工信部、中央網信辦發布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培育一批區塊鏈名品、名企、名園,建設開源生態,堅持補短板和鍛長板并重,加快打造完備的區塊鏈產業鏈。具體舉措有:建設行業級聯盟鏈,打造一批技術先進、帶動效應強的區塊鏈“名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塊鏈“名企”,培育孵化區塊鏈初創企業,鼓勵打造獨角獸企業;結合“監管沙盒”理念打造區塊鏈發展先導區,支持基礎條件好
6月7日,工信部和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的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我國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初具規模。區塊鏈應用滲透到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在產品溯源、數據流通、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培育一批知名產品,形成場景化示范應用。 2025年區塊鏈標準體系初建 兩部門在對指導意見進行解讀時表示,當前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已經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在防偽溯源
當前,區塊鏈正在快速發展并逐漸滲透到我國經濟發展各個領域,成為助力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手段。2020年,我國區塊鏈專項發展政策不斷出臺,扶持政策密集發布,各行業使用率逐步提高,產業規模穩步提升。展望2021年,政策扶持引導、創新應用仍然是區塊鏈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區塊鏈與其他新技術的協同發展將為產業發展開辟新的道路,我國區塊鏈將逐漸形成國家發聲,地方落實,自主創新,產業引領,合理監管的新發展格局。
2019年5月,吉林法院作為最高法院首批區塊鏈試點單位,率先接入最高法院司法鏈平臺,積極開展吉林法院區塊鏈創新業務應用場景建設工作,并對電子訴訟和全流程網上辦案過程中生成的文書、電子卷宗、電子檔案、業務數據、用戶身份等信息,通過司法鏈平臺加以固定,實現了互聯網電子訴訟證據、微法院訴訟證據、訴服中心電子訴訟材料和法院文書的存證驗證功能。截至2021年2月5日,我省司法鏈平臺存證數據量達2.6億,
本報訊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對第二批4個擬納入蘇州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創新應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可以看出,4個創新應用中有2個為區塊鏈應用,分別為“基于區塊鏈的輔助風控產品”和“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服務平臺”。記者了解到,蘇州同濟區塊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濟區塊鏈研究院”)為“基于區塊鏈的輔助風控產品”提供底層區塊鏈技術支持。該產品是由同濟區塊鏈研究院的梧桐鏈打造,應用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2020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由于區塊鏈在
有句話說得好:一入幣圈深似海,從此套路伴一生。 2021年開局以來,加密市場還在熱鬧的發展著,而另一邊的資金盤也早就虎視眈眈,開始了肆虐收割之路。近段時間,接到粉絲爆料稱,“比特信使BIM”項目方霸道封殺投資者整個團隊,只因為推廣了除“比特信使”之外的其他項目。 一人犯錯,全隊封號,不光將近4個月的推廣做了無用功,而連帶價值上百萬投資也全都凍結,項目方侵吞用戶財產,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啊!!
老百姓到政務服務中心辦事,最被人詬病的就是材料的重復提交、大量材料證明“我是我”、忘帶證照。對于政府,最頭疼的就是證照核驗難、人工審查效率不高、事后紙質存檔量大、過程監管溯源困難、跨部門數據共享權責不清和安全隱患問題。當下電子政務的核心是打通數據壁壘,構建“一張網”,而一張網之下的的核心數據庫之一,就是電子證照庫,需要實現電子證照“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 區塊鏈的理念和技
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計劃安排,7月23日下午,山東省衛生健康委舉辦“大學習”第三十六講,邀請山大地緯董事長、山東大學李慶忠教授為機關黨員干部作區塊鏈與衛生健康專題講座,委規劃處處長遲蔚蔚同志主持講座。學習活動期間,李慶忠教授圍繞區塊鏈的發展背景、基本概念、如何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多場景應用案例、存在的困難和挑戰等方面,對區塊鏈進行了較為系統地闡述,特別是區塊鏈在公共衛生、診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