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國直銷87家企業發展報告,新鮮出爐!
2025年的鐘聲已然敲響,對于過去的2024年你有什么樣的感受?或許很多人從收入上并沒有獲得期待中的結果,但是,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行業中醞釀著的發展之光。
在這個除舊迎新的關鍵節點,《知識經濟》雜志對中國直銷企業過去一年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盤點與統計,并將每家拿牌直銷企業在2024年的具體表現以及對2025年的發展展望整理成表格,以供業界參考。因工作量巨大,本刊在統計中難免有所疏漏或謬誤,還請給予理解與指正。
中國直銷2024年整體回暖
2024年,在好當家成功退牌后,中國持有直銷經營許可證的企業一共還有88家。2025年2月7日,本刊獲悉,三株福爾已從直銷企業列表移除,因此本統計報告以87家直銷企業為準。
《知識經濟》雜志照例對這87家企業的2024年直銷業績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87家企業在中國直銷市場的業績總計約1153億元,相較于2023年的1100億元上升4.82%。
相較于2022年的1000億元和2023年的1100億元,可以看出中國直銷市場總體還處于業績低谷期。
受行業政策敏感性影響,本刊照例不再公布中國直銷企業的詳細年度業績,但是對于企業的業績分布區間進行了統計,以供業界參考。
在企業業績分布區間中,僅有安利(中國)這1家企業業績超過100億元,并且勢頭大好,正在向200億元大關發起沖鋒。安利所代表的正統直銷回暖,也給行業未來帶來極大的信心。
在50億~100億元區間,出現了三家企業,有無限極和完美兩大外資巨頭,同時也有黑馬之姿的未來生物。完美(中國)新班子上任正值業績止跌,難能可貴;未來生物成為近年真正實現戰局扭轉的企業,正在謹慎探索由大到強的持續發展之道。
在30億~50億元區間的有7家企業,這是行業回暖的重要標志,這里面有外資企業市場表現最為穩定的企業們,更有內資強者和市場新秀。對于這些業績突飛猛進的市場新秀來說,如何通過規范運作延續發展是重要課題。
10億~30億元的企業有11家,進入“中國直銷10億元俱樂部”的企業達到22家,占拿牌企業總數的25%,占尚在運作直銷業務企業的30%。
多達25家企業的業績在5億~10億元之間,是分布企業最多的業績段,這里遍布著大量的行業骨干力量,為中國直銷未來的真正崛起積蓄著力量。
2億~5億元區間的企業有16家,他們是行業迷霧中的探索者,但已經基本解決了生存問題,成為了這個行業的有生力量。
業績不足2億元的企業有10家,這些企業往往經歷過很多故事,目前尚未走出發展泥潭,仍在默默尋找發展機會。好在直銷行業有著低廉的試錯成本,只要堅持,總會迎來轉機。
據《知識經濟》統計,這一年還有愛茉莉、寶麗、東阿阿膠、福瑞達、哈藥、華林、金日、金士力佳友、康恩貝、圃美多、以嶺藥業、云尚、致中和、中脈等14家拿牌企業完全沒有從事直銷業務,占所有拿牌企業的16%。其中,圃美多的直銷業務曾打算以樂活美多的名義重啟,但尚無結果。
據《知識經濟》全面統計,2024年有38家直銷企業實現業績上揚,占73家還在運作直銷的企業數量的52%。
關于87家拿牌企業2024年的具體表現和2025年市場展望,請看本文后附之詳細報告。
注:點擊以下圖片可放大查看;企業詳細發展概況文字版詳見下文。
87家直銷企業2024發展概況
(以企業名稱首字拼音為序)
01.
愛茉莉
2024年前三季度,愛茉莉太平洋營業收入約合人民幣155.76億元,按本幣計增長2.3%;營業利潤約合人民幣8.39億元,按本幣計增長53.1%。其中,亞洲市場(除中國外)、美洲市場和EMEA地區均實現了業績增長,大中華區則已連續下跌五個季度,2024年第三季度更是暴跌34%,愛茉莉太平洋認為主要系中國電商渠道交易結構發生變化、實體店精簡化等所致。在此情況下,愛茉莉太平洋開始重新審視全球市場戰略,并在《2024年企業價值提升計劃》中透露將改變此前以中國市場為海外市場中心的戰略,轉而重點發力美國、日本、英國、印度等市場。
人事方面,愛茉莉太平洋高層自2024年4月以來變動頻繁,其中國、美國和日本公司負責人均有所調整。2024年5月31日,樸泰鎬正式接替黃永慜成為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區總裁,這是近十年里愛茉莉太平洋在中國市場的第三任總裁。
02.
安發
2024年是安發成立26周年,12月在安發總部所在地福建寧德舉行了兩場年會,累計超萬人參會。會上安發再次強調了從2021年開始踐行的“雙核戰略”,即圍繞“康養體系”和“中醫藥體系”兩個運營核心,聚力打造“藥、食、健”三部馬車齊頭并進的新模式。
近年來安發國際市場發展不錯,全球市場分為澳新市場、東南亞市場和中國市場三大板塊,海外市場聲量逐年擴大。國內來看,大致分為東北區(遼寧、吉林為主)、華北區(山東、北京為主)、西南區(重慶、四川、貴州為主)、華南區(福建、廣西為主)四個大區,其中華北區和西南區市場在2024年較為亮眼。
2024年底,安發與同濟大學續簽合作,延續此前從2014年起建立的合作關系,繼續聚焦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研發,在之前完成的27項科研項目基礎上持續創新。2024年1月,高益槐、高煒父子還應邀出席了重慶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作為僑商代表發言。
03.
安惠
2024年是安惠“五五”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在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社會責任方面均有所建樹,市場表現不錯。
科技創新方面,安惠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推出了一系列新品,進一步豐富了產品品類。同時基于其在食藥用菌領域的研發成果,安惠榮獲“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示范企業”榮譽稱號,入圍“點贊2024我喜愛的中國品牌”百強榜等。
團隊建設方面,2024年,安惠著力為惠二代、惠三代打造了創新創業訓練營——安惠新創營,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青年成長生態圈,也為安惠的后續市場發展積蓄力量。
社會責任方面,2024年,安惠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以“健康中國、安惠在行動”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此外,“西南助學、陽光沐浴”計劃、文明交通志愿服務、義務獻血和捐資助學等公益活動也在按照計劃順利開展。
2025年,安惠提出將積極擁抱數字化經濟和智能化時代浪潮,以開放和創新的心態、思維,持續推動食藥用菌產業發展。
04.
安利(中國)
安利在2024年業績增長7%,實現連續四年增長;營銷經理及以上營銷人員數量比去年增長5%,創下9年以來新高峰;高級營銷主任及以上營銷人員增長8%,創下8年以來新高峰。安利中國董事長兼總裁余放表示,這是安利持續發力健康社群的結果。2020年安利開始聚焦大健康賽道,創新健康社群,并因此實現業績大反轉。
2024年是安利全球成立65周年。安利老將邁克爾·尼爾森就任安利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履新后市場走訪的第一站放在了中國,彰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2024年也是安利紐崔萊品牌90周年。安利經過近兩年的篩選,宣布在中國投資建立首個紐崔萊自有有機農場,該農場最終選定在四川落地,這也是安利全球第五個自有有機農場。
2025年,安利中國也將迎來30周年。中國已經連續二十年成為安利全球的最大市場,在中國,安利已經建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端到端的運營體系。目前中國是安利全球的增長引擎,也是安利戰略創新的引擎。
05.
2024年,安然的植物干細胞項目再次取得亮眼成就:9月27日,航天中心醫院聯合安然集團將植物干細胞及不定根種子送上太空,正式開啟安然納米植物干細胞太空育種新時代。這也是安然布局植物干細胞以來的里程碑式成就。
目前,安然正在申請與植物干細胞技術有關的4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依托人參干細胞技術生產的產品已經實現規模化生產。
同時,安然發布了一系列新的市場舉措,成立安然市場委員會(AMC),實現企業與市場同頻共振、攜手向前的發展局面;發布“一個核心、三條主線、九大舉措”發展思路,以2024年提出的“心鏈”賦能市場伙伴、夯實單元運作,升級安然事業平臺。
據本刊了解,2024年安然業績再次實現微弱增長。
06.
安永(中國)
安永(中國)近年的直銷歷程不太順利,2019年之后,僅剩下小規模消費團隊維系。2021年,美國維善優中國公司曾經試圖與安永合作,但因外事問題很快夭折。有消息稱,2024年,安永仍然運營著一些電商團隊,并和多家申牌未果企業旗下團隊進行了接觸,吸引了彭墩電商原總裁張將祖團隊的加入。據悉,安永和鳳凰高科的合作一度迎來曙光,但最終功敗垂成。
07.
寶健(中國)
2024年是寶健成立的第28周年,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30周年,一向低調的寶健逐漸活躍起來,不僅在年初舉辦了百城啟動會,還在下半年開啟了羅馬千人旅游研習活動。產品方面,寶健上新節奏明顯加快,連續推出沛麗芬露紫金版、破壁靈芝孢子粉、燕窩花膠、健廚炒鍋等新品。此外,寶健還在2024年積極擁抱AI,推出了首個專屬數字形象“麥寶”。但在市場業績上,寶健持續低迷。
2024年12月15日,寶健召開高階領導人峰會,在會上發布了2025年五大戰略舉措,包括:加大新品研發力度、構建更簡潔高效的事業模式、加強領導人培養、借助AI實現數據化、舉辦招商會議和表彰會議。
08.
寶麗(中國)
POLA集團是日本知名企業,旗下品牌主要包括POLA寶麗、ORBIS奧蜜思、Jurlique茱莉蔻等,其中,寶麗在2024上半年的銷售額約合人民幣22億元,同比下降7.6%;營業利潤約合人民幣2.5億元,同比下降25.2%,寶麗方面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受到日本寄售業務以及以中國為中心的海外地區業務表現不佳的影響。
在中國市場,因寶麗發現在中國開展直銷與他們在日本開展直銷的方式并不一樣,因此獲得直銷牌照后幾乎從未正式啟動直銷業務,而是以設立商場專柜、線上商城、POLA美容概念店的方式進行經營。2024年12月26日,寶麗將注冊資本由2000萬美元增至3030萬美元。
09.
葆嬰
2024年,王生升任USANA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將USANA葆嬰的發展圍繞“健康家庭”戰略展開,提出“五個1行動”,并打造一條“USANA葆嬰之路”,以此持續賦能市場。
這一年,USANA葆嬰舉辦了“最美大學”走進廈門大學活動;推出了國內首創、行業唯一的“母嬰健康指導員”認證,已有4000多人獲得該認證,以及有2萬多名經銷商獲得公共營養師認證;發起“全家一塊走”活動,為“愛加餐助成長”公益項目助力;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了優化升級,打造了全新的商務團隊,以此更加高效地賦能區域和經銷商,推動市場發展。USANA葆嬰2024年度全國領導力峰會上,王生透露USANA葆嬰連續4年業績穩健增長,2024年活躍客戶增長6%,新客戶數據大幅度攀升。
2025年USANA葆嬰將在卓越產品、豐富內容、業務計劃、數字化工具、業務模式五大方面進行升級,聚焦營養健康,建立內容中央廚房,提升激勵機制,簡化線上購買程序,以雙C戰略(線上社群和線下社區)挖掘新客戶、留住老客戶,共同推動USANA健康中國戰略的實現。
10.
北方大陸
自2015年拿牌以來,曾被譽為“直銷黑馬”的北方大陸可謂是跌宕起伏。2022年9月9日,北方大陸宣告與正昇康“聯姻”;不到兩年,正昇康涉傳案發,2024年5月13日,北方大陸宣布與正昇康“解綁”,退出投資。
2024年7月,有消息稱,湖北省天門市公安局已針對正昇康商城開展網絡傳銷活動的云端線索進行立案偵查,目前調查結果尚未公布,而曾與其有過合作的北方大陸也未能獨善其身。
11.
長青(中國)
2024年恰逢中馬建交50周年,源于馬來西亞CNI長青國際集團的長青(中國)積極履行中馬友誼“民間大使”職責。
目前,長青大中華區總裁白鏡亮已處于半退休狀態,長青(中國)直銷業務由董事魏建雄負責,主要業績來源于此前由馬來西亞企業愛康國際獨立運營的長青(中國)西海岸分公司。有消息稱,此前由愛康國際、CNI長青國際和東寶實業共同打造的“元氣植”品牌目前已全面納入長青(中國)麾下,以規范經營。“元氣植”品牌自2023年3月啟動以來一直發展良好,2024年更是采用“前店后網”的營銷策略,全國門店呈爆發式增長;元氣植生活館還強勢入駐抖音,利用抖音直播+團購的引流策略,為線下門店帶來了不錯的收益。
12.
春芝堂
2024年,春芝堂市場業績稍有回春。在25周年慶典暨“健康百年工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春芝堂發布“六五規劃”,并成立以培養卓越市場領導人為目標的“雙百計劃委員會”。
春芝堂始終將科技戰略放在企業發展核心地位,除了行業前沿的“春芝堂研發中心”與“生命健康科學實驗室”,2024年初,春芝堂還宣布成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勁松作為首席專家,帶領食用菌領域權威專家入駐工作站,和春芝堂攜手共促科企聯合和跨學科研究,提升食用菌產品功效。
13.
大溪地諾麗
大溪地諾麗是一家注冊在重慶、卻在上海運營的美商直銷公司,在中國的業績一度高達5億元,但在疫情期間,大溪地諾麗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自馬春林于2023年離任大溪地諾麗中國區負責人后,大溪地諾麗長期不在中國設立市場負責人。2024年2月1日,周逸儒出任Partner.Co大中華區及日本區總裁;3月18日,Partner.Co正式官宣中文名為“百雅康”。2024年9月,Partner.Co舉行的第二屆PXP年度盛會在中國澳門啟動,此后依次走進美國奧蘭多、意大利米蘭、日本東京,參與人數超過8000人,規模超過了在2023年舉行的第一屆PXP年度盛典。
14.
東阿阿膠
東阿阿膠業績重回高速增長軌道,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3.29億元,同比增長26.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2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超越湯臣倍健。其業績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阿膠系產品毛利率增長、廣告投放提升產品銷量、剝離毛驢養殖銷售項目等。
2024年10月,東阿阿膠發生人事“巨震”,原董事長白曉松卸任,“華潤系”營銷高手、原總裁程杰出任新董事長,這是東阿阿膠自2019年以來的第五次換帥;“80后”孫金妮上任為新總裁。本輪人事變動后,東阿阿膠管理層中的“東阿系”基本出清,華潤醫藥五大事業部高管全面進駐。直銷方面,自秦玉峰離職后,東阿阿膠的直銷牌照已塵封多年,目前東阿阿膠對直銷業務基本放棄。
15.
東方紅
東方紅由具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華潤集團背景的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有32.706%的股份,董事長邱斌個人持有21.0347%的股份。因此,東方紅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和航天科技集團、華潤集團保持著良好的互動。
2024年,東方紅依托線上航e商城,推動直銷業務平穩發展,據聞其業績較2023年增長了約15%。2024年9月10日,東方紅官方公眾號文章顯示,該公司執行副總裁已經變更為王雪翔。
16.
東方藥林
2024年3月,東方藥林發布文件任命何濤為東方藥林執行總裁,全面主持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工作,繼續兼任營銷總部全球總裁。何濤上任后給東方藥林制定的戰略是把東方養生文化和現代科技充分融合后,以東方養生產品帶領東方藥林走向國際。
之后東方藥林進行了不少項目的整合,市場業績增長非常突出,但是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和糾紛。東方藥林在其官方公眾號上多次發布聲明,涉及不法分子冒用東方藥林名義銷售、侵權、規范經銷商活動等內容。
2024年,東方藥林在馬來西亞建立了第一家國際分公司,所以目前主要是在開發馬來西亞市場,未來也將在印尼、泰國等地建立分公司,爭取拿到當地直銷牌照。
17.
東升偉業
進入2024年后,東升偉業的市場動作逐漸恢復,已經停更一年半的官方公眾號再度更新,復更后第一條推文就是東升偉業受邀參加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3·15圓桌座談會。2024年12月7日,東升偉業舉行了千人規模的會議,可見它的市場和團隊仍在運營和發展中。
18.
福能源
隨著業界知名經理人李南及一眾管理人才與市場精英的加盟,福能源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2024年,福能源以“質煥新生”十二字方針:強文化、精產品、打全域、立品牌,開啟福能源直銷新篇章。
福能源重新梳理了“本草科技養生,生態發展集群”這一新的企業定位;對產品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升級,先后發布三款新品;福能源存真學堂正式上線,賦能經銷商培訓;啟動了“新中醫進萬家”公益行動,推動中醫藥服務資源下沉基層,走進家庭。
福能源對2025年度的定位是深耕本草科技養生,錨定“穩”字訣,持續深耕本草科技領域,從品牌、產品、教育、市場、營銷、全球六大維度精進,借助AI數字化力量賦能市場,傾心打造“小福臻選”線上商城,開啟私域電商新篇。
19.
福瑞達
福瑞達直銷板塊“瑞達商城”暴雷后,公司暫且放下直銷,選擇以分銷事業部的方式進行經營,主攻營養保健品和美妝市場。2024年上半年,一家自稱“福瑞達紅棗樹”的平臺疑似因違規操作引起相關部門注意,4月8日,福瑞達發表聲明稱“紅棗樹”的一切行為與福瑞達公司無關。
相較于體量小、舉步維艱的直銷板塊,福瑞達的傳統醫藥和美業板塊做得風生水起。2024年前三季度,福瑞達營業收入28.03億元,歸母凈利潤1.71億元,雖然同比分別下降17.45%、28.09%,但主要系剝離房地產業務所致,其化妝品板塊營業收入17.08億元,同比增長3.25%,毛利率62.32%,業績主要來源于頤蓮和璦爾博士兩大明星品牌。此外,福瑞達在2024年6月18日進行了換屆選舉,原福瑞達生物股份董事、總經理高春明當選為新一任福瑞達生物股份董事長。
20.
福維克
2024年,新上任福維克中國區商務總監的Branko Petrovic(白多維)只短暫工作了半年就黯然撤回。他是意大利人,曾帶領福維克意大利可寶事業部創造過非凡成績,上任被寄予厚望,但對中國市場還是水土不服。
福維克中國區總裁查生正式退休。本土知名經理人施振康就任福維克中國區總經理兼福維克中國區總裁。施振康曾在百事、紅牛、法國雅高集團、OYO酒店等擔任高管職務。施振康上任后提出以銷售為導向,所有職能部門精準服務前線銷售的策略,并表示福維克德國總部依然將中國市場定位為福維克全球最重要的市場,繼續投資中國市場發展,并給予了他足夠的話語權。但據經銷商反映,福維克2024年市場聲浪很小,拓展市場依然困難,目前美善品經銷商可以兼職經營可寶產品。
21.
富迪
2024年是富迪的30周年,國內直銷受挫,主要深耕東南亞市場。5月19日,富佑集團啟動馬來西亞分公司;7月28日,富佑集團啟動泰國分公司;10月2日,富佑集團籌備啟動越南分公司,由此搭建好了公司在東南亞的基本版圖。人事方面,原高級副總裁董德離職,目前直銷業務主要由富迪健康科技執行總裁吳文廣等人負責。產品方面,富迪在1月舉行愛尚淳新品發布會并推出多款私護新品,6月舉辦陽元生產品戰略發布會,目前公司主推的核心產品主要包括負離子衛生巾、小分子肽、蘋果低聚果糖和陽元生人參固體飲料等。2025年1月19日,富佑集團香港分公司開業,繼續擴大富迪海外事業版圖。
22.
哈藥
哈藥直銷業務仍處在冰封狀態,傳統渠道則在2020年觸底后重回增長狀態。
2024年,哈藥股份交出了自2020年以來最漂亮的成績單,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22.56億元,同比增長6.63%;歸母凈利潤5.08億元,同比大漲74.97%。從財報看,凈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醫藥工業板塊業績的提升以及業務和產品策略的優化,哈藥股份表示,公司通過調整銷售組織架構、優化業務模式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成本。雖然凈利潤增長明顯,但利潤率(凈利潤/營收)僅為4.1%,反映出哈藥產品薄弱的盈利能力以及高昂的銷售費用。2024年前三季度,哈藥股份的毛利率僅為28.23%,低于行業均值。
23.
海之圣
2024年,海之圣董事長王元圣將海之圣全權交由劉家齊、張甲子二人運營。2024年初,在二人的引領下,海之圣召開抗衰生態2.0全球啟動大會暨2024春季表彰盛典,推出2.0戰略并多次進行戰略升級,積極拓展Angelo HZS海外版圖。但據知情人透露,海之圣2024年雖已在美國洛杉磯、白俄羅斯、敘利亞、非洲肯尼亞、南非等地成功落地多家國際分支機構,成效初顯,但整體市場拓展情況并沒達到最初與王元圣約定的業績目標,還因經營理念不同而導致團隊內部產生分歧。
2025年,海之圣董事長王元圣正式回歸掌權。2025年1月3日~4日,隨著海之圣兩場戰略會議落地,劉家齊、張甲子二人各自率領自己的隊伍重新開啟海之圣“直銷元年”,正式打響2025年的內部“PK戰”。
24.
漢德森
漢德森在李延亮離開后由代餐轉做精準健康,依托母公司的基因檢測技術優勢,通過基因檢測引流后搭配精準營養方案,再進行產品銷售和市場推廣,以小額報單為主。經過幾年摸索,漢德森發展平穩,2024年業績在1億元左右——能夠在沒有經理人、依靠市場自我驅動的情況下完成如此業績,實屬不易。董事長常亮的重心雖然放在上市板塊,但也表示不會放棄直銷。
公司方面,漢德森會對市場團隊進行扶持,包括提供會議指導、費用補助、產品支持等,同時由公司負責培訓教育板塊。2025年1月5日,漢德森在江蘇靖江召開600人規模的年會,以表彰為主,聯席執行總裁王博等人出席。此外,漢德森已經正式推出化妝品系列,由常亮控制的“江蘇江山聚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研發生產。
25.
和治友德
2024年,和治友德在“和治友德便攜舒絡儀”創新產品帶動下,市場比較活躍,業績發展不錯,據知情人士透露,基本完成中國區業績目標。
2024年5月,和治友德集團舉辦了17周年暨啟航中國8周年慶典,總計5000人參加,其中有來自10多個國際市場的經銷商代表。年會結束后,來自國際市場的800余名經銷商從天津國際郵輪母港始發,開啟日本福岡和韓國濟州島的郵輪之旅。此活動登上央視新聞,據報道,這是自2023年9月復航以來,全國母港航線中最大規模外籍游客的登輪旅游。
2024年11月,和治友德功能食品制造廠三期工程啟用,該工程建設規模12728.06平方米,是和治友德全面深化提質升級的又一里程碑;12月,和治友德數智中醫云平臺項目合作簽約,將為消費者提供基于AI的數字化健康服務平臺。
2025年,和治友德全球健康事業將迎來十八歲成人禮。韓金明表示,將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堅定推動數字化轉型戰略,以支持全球市場提質升級為核心,持續投入基礎建設,在智能化、數字化、高端化、綠色化、低碳化、增產擴能等方面持續努力。
26.
華林
河北華林曾經是內資直銷中規模較大的企業,2019年受到權健事件的波及,市場停滯。經過數年后,相關案件在2024年上半年塵埃落定,華林董事長劉德林重回商界。不過,因為前期影響,對于是否重啟直銷,華林內部還有不同聲音。
27.
薈生
2024年10月11日,在白龍操控下,臨高康保獲得了薈生(廣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持有的30%薈生股份,持股比例從28%增至58%,成為薈生第一大股東。知情人表示,這意味著白龍為首的團隊擬控制公司大權。
白龍于2018年12月19日通過簽署對賭協議獲得薈生公司30%的股份,并于2019年5月13日將當時所持股份轉讓給自己控制的黑玥生物公司(后更名為薈生(廣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2023年5月22日,作為白龍方利益代表人的董秋紅收購臨高康保72%的股份,實控臨高康保公司。通過2024年的股權變更,薈生原最大股東金蘆薈公司退居第二。這一系列股權變更,引發了原控股股東的不滿,導致了原控股股東與白龍關于企業掌控權的爭端。
2024年10月27日,央視財經、央廣網等媒體曝光“薈生ZFK-5D生物芯片能量艙”儀器,引發外事事件,也引起了市場的動蕩。
28.
吉美生物
吉美生物在直銷市場上一直很低調,近幾年,其主體市場一直難見起色。
在陳立波的領導下,吉美生物一直專注于家庭健康領域。2023年底,業界知名人士陶國林率隊加盟吉美生物,意在與吉美生物共同推進“健康中國健康家”計劃。在提升員工的業務知識、專業素養和服務水準等方面,吉美生物結合公司戰略發展和業務需求,2024年全年累計開展了五次企業員工內訓會議。據最新消息,陶國林已率隊離開,吉美生物再次陷入低谷。
29.
佳萊
2024年開年到6月,佳萊的注冊信息頻繁變更。2024年1月4日,佳萊股東廣東喜喜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退出,其10%股份轉讓給新增股東肖豐政,熊峰、但耀唐仍然分別保留80%和10%的股份,陳紅兵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經理,熊峰不再擔任法定代表人,并將主要精力放在海外市場;2月4日,受到監管方面影響,佳萊的股東恢復原狀,法人、執行董事兼經理也改為熊峰;6月6日,佳萊法人再度變更為陳紅兵。
雖然佳萊國內市場在疫情后有所下行,但墻里開花墻外香,佳萊的海外市場一直發展得不錯。2024年12月9日,佳萊召開數千人規模的全球嘉年華,邀請了海外的優秀經銷商參會。
30.
嘉康利(中國)
2024年10月,嘉康利全球董事長羅杰·巴納特受邀帶領世界直銷協會聯盟成員,參加了總局在上海舉行的2024年直銷監管與執法國際研討會,以全球視野為中國直銷發展建言獻策,并接受央視采訪,為直銷正名。
基于此前的數字化戰略,嘉康利2024年開始強化社群影響力,從美國總部開始向全球推廣 。中國作為嘉康利數字化轉型先鋒市場,率先響應號召,以完整的社群運營工具賦能市場伙伴。中國區總經理冉永夫2024年奔波在市場一線,和全國各地事業伙伴共同助力市場拓客、傳播健康理念。
為了和快速發展的市場配套,嘉康利中國在2024年10月正式成立“健康一代大學”,由冉永夫擔任校長,5位市場精英及行業專家擔任講師,助力創客快速成長。一整套組合拳之下,嘉康利中國市場目前穩中有進,2024年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31.
金訶藏藥
金訶藏藥是全國唯一一家經營藏醫藏藥的直銷企業,旗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一級博物館,近年直銷板塊發展態勢良好。目前,金訶藏藥的直銷板塊集中在由張義智、張小甫等人負責的金訶藏藥(山東)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旗下,直銷系統主要是由營銷副總裁、直銷事業部總裁李長鴻領導的彩虹系統。金訶藏藥還在浙江省杭州市布局了“金訶甄選”電商板塊,據聞由張小甫負責。
2024年7月,四川志德傳先公司透露金訶山健將在成都落地西南產業總部,并與志德傳先開展中醫藥、大健康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32.
金科偉業
2024年,在馮柏喬和劉淑蓮的帶領下,金科偉業被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評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并實現了業績的穩步增長,經金科偉業2024年會盛典披露,其業績同比增長了30%。此外,2024年,金科偉業還舉行了第十五屆國內旅游研討會和第十六屆海外旅游研討會,明確市場方向,增強經銷商與公司的粘性。金科偉業副總裁薛麟兼任廣東省直銷協會會長,為企業增色不少。
33.
金木
進入2024年,金木集團顯得較為活躍,于4月7日在總部正式啟動2024年全國醫藥營銷中心工作,重慶南川基地開始服務市場,旗下多家企業統一規劃、統一品牌、統一行動。此后,金木集團于2024年8月在浙江省杭州市開啟了金木甄選板塊,并在2024年8月2日開展直播首秀。
34.
金日
自2023下半年銷售水機產品的最大團隊離開后,金日直銷業務一落千丈,2024年直銷板塊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也沒有參加直企3·15圓桌座談會、上海直銷國際研討會兩場重要會議。
金日一直將重心放到傳統藥品板塊上,旗下多款西洋參產品在京東平臺上的總銷量超過10萬件,是企業主要收入來源之一。2024年,金日制藥積極拓展外部合作,4月與廈門大學共建實踐基地促進校企合作。此外,金日集團總裁李冠華一直熱衷于香港、廈門的會議和活動,擁有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廈門市政協常委、港區委員召集人、廈門市僑聯副主席、廈門市海絲慈善會執行會長等頭銜。
35.
金士力佳友
2024年,金士力佳友的直銷業務仍處于停滯狀態。
已成立二十余年的金士力佳友,由天士力集團(占股51%)和韓國直銷企業韓國佳友集團合資成立,是一家以保健食品、護膚品、家居產品三大產品線為主的直銷公司。2019年,在行業整頓和模式轉型升級之憂下,創始人閆希軍及其妻子吳迺峰退出金士力佳友,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均由田雨接任,其直銷業務日漸式微,按下暫停鍵。據查,田雨曾任天士力集團董事,曾在天士力集團多家下屬子公司擔任董事長。
36.
金天國際
2021年,由金天國際發起并起草、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并歸口,經工信部批準的雪蓮養護貼行業標準(QB/T5630-2021)發布,從此雪蓮養護貼市場發展步入快車道。憑借在雪蓮養護貼領域的技術創新,2024年12月,金天國際被認定為山東省瞪羚企業,成為山東省內高成長性企業的杰出代表。
市場方面,2024年,蓄勢已久的金天國際海外市場動作不斷,3月11日正式宣布雪蓮養護貼全球三維連鎖專營模式起航,同時發布了六大市場舉措;4月,印尼、孟加拉國等國際市場考察團到訪金天國際,進一步推進雪蓮養護貼出海戰略與全球化業務布局;6月,金天國際舉行東南亞市場與國內市場聯合頒獎盛典;9月,新加坡國際市場總部正式啟動。
2025年,依托雪蓮養護貼的市場粘性和在海外市場的成功經驗,金天國際將全力開啟新的直銷發展階段。
37.
九極
九極企業情況比較特殊,其直銷市場十分低調,以求穩為主,老板邱偉杰等人已退居幕后,由九極執行董事、全球CEO李達兵負責具體事務。雖然九極公司本身沒有大動作,但與之相關聯的真美系統在2024年進行了一些市場活動,包括3月在武漢召開萬人規模合伙人年會、9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真美國際五周年慶典、10月在武漢和蘇州召開全球業務峰會等。目前九極真美主推產品系列為蕾薇爾美體內衣和悅己集精油。
38.
康寶萊(中國)
根據康寶萊發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其中國市場前九個月累計業績為2.3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95億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2.4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94億元),跌幅3.1%。縱觀康寶萊全球市場,僅中國市場和北美市場出現業績下滑情況,其他地區均呈現增長態勢。
2024年10月,位于大連市的康寶萊商務服務(中國)交付中心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康寶萊在中國首家服務交付中心。有消息稱,借由交付中心的成立,康寶萊進行了大規模裁員。
2024年康寶萊對其品牌文化進行了全面升級,革新“全面健康”理念,并基于原有的營養俱樂部,進一步夯實社群的影響力,全年舉行多次線上+線下社群活動。
康寶萊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已經進入2.0時代,推出AI概念驗證項目——AI營養助理,以數字化手段踐行新質生產力號召,賦能營銷人員。康寶萊在中國成立了全球首個數字化辦公室、首個數字化商學院、首個線上業務中臺,以康寶萊中國成功經驗輸出全世界。
39.
康恩貝
康恩貝集團旗下浙江康恩貝集團醫療保健品有限公司在2014年初就獲得了直銷牌照。但是在獲牌后的幾年,康恩貝直銷業務并沒有太顯眼,業績始終起伏不穩,并于2019年宣布全面停止直銷業務。
40.
康爾
自2015年投入直銷行業以來,康爾活躍有之,沉寂有之。2024年,康爾非常活躍,不僅上線全新戰略布局——私域電商平臺“神洲友品”,還在全國分站舉辦“生態健康神州行”全國峰會、成立首屆市場戰略委員會并召開首屆領導人戰略峰會,但其市場表現仍舊不佳,且經理人頻繁變動,康爾原副董事長高宇早在上半年選擇退出。
2024年11月,康爾召開年度表彰暨2025營銷戰略發布大會,會上,康爾發布了2025年戰略規劃,但是具體戰略內容并未披露。據爆料,就在會議召開后的12月30日,總裁谷峰帶著自己的管理團隊撤離,原因不明;其銷售隊伍還留在康爾,目前康爾直銷業務由董事長鄒圣燦親自負責。2025年2月6日,康爾舉辦了2025全國市場業務新春啟動大會,繪制2025年發展藍圖。
41.
康力
康力在2024年持續發力易萃享引領下的AI助力精準健康賽道。因為市場發展一般,加上康力在研發上的過度投入,導致企業運營壓力過大,入不敷出,因此康力對公司研發和運營人員進行了優化。2024年整體市場業績大約近2億元,團隊有部分流失。
2025年1月,康力將原本隸屬于不同系統的500多位系統領導人合并在一起,成立康力大系統。康力希望在康力大系統的引領下,能夠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專業、更加高效的競爭力體系。另據康力公司透露,之前的易萃享機器在使用中還不夠完美,有不少細節需要升級,康力最新一代的易萃享機器由韓國LG設計事務所全新設計,將于2025年3月~4月推出。
42.
康美
2024年4月發布的2023年報顯示,康美藥業在2023年營業收入48.7億元,業績增長近20%,凈利潤1.03億元,這是自康美藥業重整以來的首次扭虧為盈。
2025年,康美時代將全力打造“線上+線下”立體式服務矩陣:線上精心打磨康美健康生活體驗營+訓練營,線下高頻開展“健康中國萬里行、中醫溯源之旅、減脂營”等主題活動,并制定了有節奏的培訓計劃,確保各健康管理中心配備一名持證的家庭健康管理師。同時,康美時代針對市場提出三大關鍵詞“絲滑、效率、激勵”,以五大舉措解決復購問題,四大措施應對市場展業問題,全方位提振市場。
事實上,廣藥入局后,雖然一定程度解決了康美時代此前的歷史遺留問題,但也因其體制問題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市場激勵機制。2024年8月30日,廣藥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廣東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此次事件進一步影響了廣藥管理層,對市場的管理風格就更加謹慎,因此與其他直銷企業相比,康美時代市場始終欠缺靈活性,近幾年業績一直低沉。
43.
康美來
2024年康美來最大的變化即宣稱暫停直銷業務,將業務核心全面轉移至電商板塊,但據悉該電商板塊仍然帶有制度,電商總部位于杭州,主要載體為綠色生活商城。在創始人兼董事長余春富的主導下,康美來王牌產品“破壁靈芝孢子粉”及其他直銷產品均已轉至電商渠道,公司還在下半年重點推出了化妝品新品“千紅嬌牌紫金靈芝抗皺系列”,目前主要產品覆蓋靈芝系列、農產品及化妝品。盡管宣稱暫停直銷,但康美來仍然在2024上半年召開了疫情以來的首次年度總結表彰會,并出席了10月份舉辦的上海直銷國際研討會。
44.
康婷
自2023年8月康匯醫院正式開業后,康婷集團將大部分精力用在了醫院的建設與運營上,立志將康匯醫院打造成民營醫院的旗幟。康匯醫院的落成為康婷直銷市場帶來了強有力的背書,康婷2024年在化妝品、保健品、食品、日用品等多個領域也都推出了多款新品賦能市場,但是康婷直銷從2023年開始逐漸恢復以來發展一般,主要由陽光旗艦系統運作,雙方已合作18年。
2024年還是康婷生物醫學研究院成立10周年,該研究院主要在細胞治療、外泌體治療、基因檢測、生物抗衰等領域深耕細作,累計獲省部級、區級科研項目資助近900萬元,并創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逾300項。2024年還獲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
2025年康匯醫院二期工程將開建,目前已經啟動招標;干細胞技術也將推進在康匯醫院臨床應用。
45.
克緹(中國)
克緹直銷在2023年底重新起盤,新盤名為“慷碩”,總經理為宋云崴;但由于新盤在大陸市場有些水土不服,因此一年過去業績平平,據說克緹與不少團隊積極接洽過,但最后都無疾而終。新盤產品線主打肌膚保養、抗衰和口腔健康,在2024年7月召開了一場“金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