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藥品、化妝品等 國家藥監局推進建設網絡銷售監測平臺
今天(13日),國新辦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日常監測2.7萬余家網站
持續推進網絡銷售監測平臺建設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黃果在發布會上指出, 國家藥監局以信息化引領藥品監管現代化,持續實施藥品監管智慧行動計劃。建設完善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注冊備案審評審批一體化系統,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要求,實現受理、審評、審批、制證全流程一體化協同辦理,在線受理量及按時審結率不斷提高,審評審批質效大幅提升。目前,國家藥監局政務服務事項已實現100%在線辦理、局本級涉企證照100%電子化,累計制發電子證照達17萬余張,讓企業辦事上“一張網”、進“一個門”。
國家藥監局結合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網絡銷售迅猛增長的實際,持續推進網絡銷售監測平臺建設,采取“以網管網”的辦法,加強問題的發現和處置。目前,納入日常監測的有2.7萬余家網站,平均每月監測超過1000萬個產品頁面,實現網絡監測、風險預警、鎖定風險、核查處置、消除風險的跨層級協同聯動,持續凈化網絡銷售環境。
持續推出一系列激勵政策
多通道推動罕見病用藥研發上市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黃果介紹,為了滿足罕見病患者用藥需求,國家藥監局持續推出一系列激勵政策,多途徑推動罕見病用藥研發上市:
第一,鼓勵自主創新通道。通過鼓勵我國的新藥研發,解決部分罕見病無藥可用的問題。我們設置了突破性治療藥物、附條件批準、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等加快上市通道,用于罕見病藥品申報。從技術上,通過加強研發過程中的溝通指導、允許滾動遞交資料、合理確定臨床終點替代、縮短審評時限等辦法,提升罕見病藥品研發上市的效率。
第二,加快引進通道,讓更多國際上在研或在產的罕見病用藥,可以更快進入國內。一方面,支持跨國醫藥企業在我國同步研發、同步開展臨床、同步申報、同步上市。為此,采取了建立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制度、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等舉措。另一方面,鼓勵境外已上市罕見病用藥的進口,目前我們正在就《國家藥監局關于進一步優化臨床急需境外已上市藥品審評審批有關事項的公告》公開征求意見,對符合要求的藥品,采取豁免臨床試驗、納入優先審評審批,以及縮短檢驗時限、減少檢驗批次和樣品數量等措施,鼓勵申報進口。
第三,臨時進口通道,盡力保障特殊情況下的臨床急需。2022年我們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發布《臨床急需藥品臨時進口工作方案》,兩年來通過臨時進口的辦法,保障了氯巴占等罕見病藥品的急需。
建設化妝品網絡經營監測平臺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雷平在發布會上指出,國家藥監局不斷強化信息平臺建設,提高智慧監管水平。截至2024年7月底,全國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有20152家、化妝品境內責任人3145家、化妝品生產企業5846家;普通化妝品179.1萬個(其中國產173.5萬個、進口5.6萬個),特殊化妝品28326個(其中國產23775個、進口4551個)。建立化妝品安全風險會商機制,定期研判和處置化妝品領域風險隱患;建設化妝品網絡經營監測平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網售化妝品監測工作。
(來源:總臺央視記者 余靜英)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