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新藍海!直銷企業的新紅利就藏在這個新賽道里......
95后女生張敏這兩年經常因為“失眠”煩惱,平均每天睡眠不到6小時,好不容易睡著后還多夢易醒。“所以我只能求助外力,試過了許多助眠產品,比如眼罩、耳塞、睡眠香薰、精油、褪黑素等,甚至去年年底我還特意去睡眠體驗店試了試。”張敏算了一筆賬,兩年里她在助眠方面花費超過1萬元。
圖片來源:《2024助眠力洞察報告》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睡眠問題而煩惱。3月6日,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睡眠研究會聯合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發布的《2024助眠力洞察報告》顯示,消費者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時長已接近7小時,但是,睡不著、睡不深、睡不夠以至于白天易疲憊困乏成為很多人的典型問題。3月19日,由喜臨門睡眠研究院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研創、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4》(簡稱“報告”)發布,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人們雖“早睡早起”,但并未讓睡眠質量得到實質改善,2023年居民睡眠指數為62.61分,為近三年來最低。
睡眠經濟應運而生。各大企業推出多樣產品“掘金”賽道,各大機構則完善相關數據庫促進市場更好地發展。相關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中國睡眠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增長44.42%,203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
名詞解釋:睡眠經濟是指睡眠質量差或失眠等有睡眠障礙的人群所造就的需求經濟。此處的睡眠障礙并非是精神內科嚴格定義上的睡眠障礙,更多是指像失眠、易醒多夢、入睡困難和睡眠質量差等睡眠問題。睡眠經濟類產品可分為家居類助眠產品、睡眠環境類產品、助眠保健類產品以及AI科技類助眠產品。
專家認為,睡眠產業已成為新的藍海,睡眠科技呼喚從0到1的原始創新。
新需求,多樣助眠產品涌現
在國際社會公認的健康標準中,充足睡眠位列第一,其次是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黃志力日前在公開場合強調,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睡眠效率,才能保證人們充足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精力。
圖片來源:艾媒咨詢
睡眠對工作和生活至關重要,被睡不著、睡不好困擾的人們卻不是少數,“一夜好眠”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同訴求。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睡眠——覺醒周期既有規則又有節律,對機體內各系統的穩態有重要影響。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有失眠經歷的人達45%,慢性失眠者超過15%。
在多個社交平臺上,“失眠”是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在豆瓣“睡吧-和失眠說再見”小組,聚集著7萬多位被失眠困擾的網友,在“#那些失眠的夜晚#”話題下,內容超2000多篇,瀏覽量超167萬次。在小紅書,除了使用助眠產品之外,許多網友分享了助眠小妙招,其中包括平緩情緒、調整呼吸、按摩穴位等。
某電商平臺助眠產品銷量。截圖
需求是生產的動力,逐漸壯大的失眠人群推動了越來越多助眠產品的涌現。在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搜索“助眠”關鍵詞,會出現一系列五花八門的產品,包括褪黑素、睡眠儀、酸棗仁膏、安神補腦液、睡眠貼、精油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睡眠體驗店近年來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美團搜索“睡眠體驗店”關鍵詞,會出現“采耳靜心助眠”“推拿睡眠調理”“靜心冥想睡眠提升”等,人均消費少則一兩百元,多則上千元。
中國家居質量研究院秘書長關培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睡眠產品非常多樣化,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大的市場經濟形式,主要歸結于兩種原因:
一方面,隨著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對于居家環境和家居家電的品質和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大眾更注重生活體驗感;
另一方面,現在居民的工作生活壓力普遍比較大,很多人睡眠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而且睡眠不好成為困擾很多人的一個痛點,睡眠不好嚴重影響著生活和工作。
新藍海,萬億睡眠市場潛力巨大
3月17日,由中國睡眠研究會、中國睡眠大數據中心、國家衛健委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指導的“中國睡眠大數據中心全國睡眠障礙篩查項目階段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旨在通過大數據手段,深度剖析國人睡眠現狀,推動全國睡眠障礙篩查項目工作的全面開展,共筑健康中國夢。據介紹,中國睡眠大數據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在睡眠研究領域的科技進步和數據整合能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該中心將通過匯集全國范圍內的睡眠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解讀國人睡眠現狀,為政策制定、學術研究、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中國睡眠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已從2616.3億元增長至3778.6億元,增長44.42%。
隨著消費者改善睡眠質量的需求日益增長,助眠產品供給品類增多和科技水平提升,睡眠經濟領域發展潛力充滿后勁,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2027年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有望達6586.8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
業內專家指出,我國的睡眠市場是個尚未充分開發的產業新藍海。隨著國民對提升高質量睡眠的訴求越來越清晰,以及傳統家紡的產業化升級、睡眠醫學及智能技術的跨界融合,睡眠產業或迎新發展機遇。
圖片來源:艾媒咨詢
“相對于20年前,我剛提出睡眠產業和睡眠經濟時的一片質疑聲,現在這個領域已成為新的藍海。”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睡眠產業分會執行會長、中國睡眠大會秘書長汪光亮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涌現出了類似喜臨門、慕思等一大批名牌企業,他認為這些企業的發展壯大,就是中國睡眠產業高速發展的一面鏡子,它們這些年的市場增速和業績增長可圈可點。“睡眠科技和其他行業一樣,缺乏從0到1的原始創新。如果實現科技自主可控,把大數據、物聯網、新算力和量子科學、人工智能技術充分應用到睡眠相關產品當中,睡眠產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黃志力表示,中國睡眠研究會將積極發揮引領作用,加強睡眠科學研究,提高公眾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將攜手各界力量,推動政策制定和完善,為改善國民睡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貢獻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