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又炸了!直播間收割老年人引官媒群批
近日,《新京報》對保健品直播亂象展開了調查報道,更是用兩個整版進行了刊發, 隨即引發了眾多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評論,直播間“保健品”收割老年人再次引發熱議。
庶正康訊市場智庫王大宏認為,媒體針對直播間亂象的報道從未停歇過,但出現如此大規模爆發式評論背后的誘因,值得業內深入分析。我們認為:一方面,我國老年健康消費市場規模正在“膨脹”,保健需求極為迫切但高質量供給嚴重不足,導致出現了“病急亂投醫”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保健市場主流渠道被嚴格管控的情況下不法分子無處遁形,于是悄悄轉向更為隱蔽的灰色地帶,這種新局面極大地考驗著監管系統的決心和能力,此刻嚴肅媒體有組織的輿論攻勢,成為了必要的社會救贖力量。
我國老年健康消費正在成為最大的市場板塊,但是目前市場進入門檻低、行政監管滯后,加上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差,這些都給老年健康服務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嚴峻的考驗!
庶正康訊市場智庫王大宏認為,老年人高品質生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科學的營養支持是實現高品質的關鍵之一!可以預見,老年營養健康新需求會更多元更旺盛,其市場地位開始從邊緣轉向主流,營養健康產品相關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大有可為!
新京報“保健品”直播亂象調查
隨著技術普及,老年人上網群體也日漸增多,原先常在線下針對老年人售賣“靈丹妙藥”的那些人,開始盯上直播間里的老年人。新京報記者以“直播間”“保健”為關鍵詞,在某網絡投訴平臺進行檢索,發現眾多相關投訴信息。投訴內容包括出售三無產品、虛假或夸大宣傳等,投訴平臺則包括多個可以直播帶貨的平臺。
此類直播亂象仍在持續發生,記者調查發現,如今仍有不少主播在直播時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宣稱可以包治百病。為了躲避平臺審查,主播們通過替換違規詞、劇情演繹或展示圖片的方式暗示假藥假保健品的治療功效,且為了防止直播間突然被平臺警告或關閉,主播們往往使用多個賬號同步開啟直播,隨時切換。
《新京報》報道隨即引發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評論。
直播間“保健品”花式坑老是違法行為
《廣州日報》文章認為,從直播平臺角度論責任,保健食品銷售不是“走鬼檔”,不是阿貓阿狗想賣就能賣的。首先,保健食品本身要有“藍帽子”專用標志;其次,銷售者要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資質;再次,還要在銷售專區設立“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等消費警示用語,這樣看來,那些把“三無”保健食品當神藥賣的直播間有多少是合規的?
《勞動報》文章認為,直播間以保健品花式坑老,毋庸置疑是違法行為。無論是廣告法還是食品安全法,都規定了保健品廣告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嚴禁虛假宣傳?!侗=∈称窐俗⒕居谜Z指南》《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等,都明確規定未經審查不得發布保健食品廣告,并就直播營利行為提出規范性引導。
《每日甘肅網》相關評論文章中律師表示,主播將非保健品說成是保健品、把保健品的功效夸大,甚至以假充真、制假售假,這些違法行為不僅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還可能損害消費者的健康權。如果平臺參與此類違法行為,共同知假售假,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和被行政處罰的責任,情節嚴重的,可能承擔共同犯罪的刑事責任。主播如果知道或應當知道帶貨產品為偽劣產品,仍進行銷售,符合法定入刑條件的,將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等罪名。
直播間“坑老”危害大,監管難度更大
《濟南日報》、《羊城晚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直播間成為“坑老”新平臺,社會危害顯著提升的同時監督和打擊直播間“坑老”,則面臨更大的難度。
直播間成為“坑老”新平臺,社會危害顯著提升。屏幕將銷售者和消費者的空間完全隔開,主播們有了更多造假的空間,造假更加肆無忌憚。一些主播雇“托兒”混跡于粉絲中,制造爭先恐后購買產品的假象,老年人更加容易上當。尤其是,網絡具有跨地域等特點,一場直播,可以影響數以萬計且身處不同地方的老人,危害顯著擴大,線下保健品“坑老”由于受到場地等限制,再怎么發展也無法具備直播間“坑老”的波及面與破壞力。
同時,監督和打擊直播間“坑老”,則面臨更大的難度。為了躲避平臺審查,主播通過替換違規詞、劇情演繹或展示圖片等方式,暗示假藥或假保健品的治療功效;為了防止直播間突然被平臺警告或關閉,主播使用多個賬號同步開啟直播,隨時切換,可謂狡兔三窟,很難抓現行。此外,主播們還引導粉絲加微信,然后通過微信分散銷售產品,直播和交易分離,取證更加困難。
治理亂象需多方合力
《河北新聞網》文章認為,與線下銷售相比,直播間銷售更具隱蔽性,調查取證和舉報維權都比較困難。這使得直播間成了坑老保健品橫行的新陣地,既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電商平臺秩序。
遏制直播間里保健品花式坑老需多向發力。平臺方應當好“守門人”,承擔起主體責任,積極完善直播帶貨規則和舉報功能,敢于對各種直播亂象說不,營造風清氣正的直播環境。有關部門則要依法加強監管,嚴肅查處直播間坑老案件,比如,要把不法主播列入個人誠信記錄,實行失信聯合懲戒,提高其違法違規成本,形成有效震懾,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老年人要提升科學素養,擦亮眼睛、理性購物,有效擺脫各種侵擾。
《東方網》東方快評認為,作為一把雙刃劍,網絡在豐富和方便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直播間里的“保健品” 花式收割老年人,就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直播間“保健品” 花式收割老年人,涉及到網信、衛健、公安、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有關部門應建立協同機制,加強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一方面,充分運用《廣告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嚴厲查處虛假宣傳、銷售三無產品行為;在此基礎上,對于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責,并納入失信懲戒黑名單,切實提高違法成本。
參考資料:
1、2023年12月25日《新京報》:直播間里的“保健品”網上花式收割老年人
【鏈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23-12/25/content_839262.htm?div=-1】
2、2023年12月26日《廣州日報》:別當被收割的“優質韭菜”
【鏈接:https://gzdaily.dayoo.com/h5/html5/2023-12/26/content_869_845536.htm】
3、2023年12月26日《勞動報》:“保健品”花式坑老不能再在直播間上演了
【鏈接:https://www.51ldb.com/shsldb/tj/content/f80cb062-71de-471c-b0a5-53ab88d35bf1.html】
4、2023年12月25日《每日甘肅網》:【絲路話語】別讓“保健品”花式坑老在直播間上演了【鏈接:https://comment.gansudaily.com.cn/system/2023/12/25/030930345.shtml】
5、2023年12月26日 《濟南日報》:對花式“坑老”直播做好嚴密監管
【鏈接:http://news.e23.cn/jnnews/2023-12-26/2023C2600025.html】
6、2023年12月26日 《羊城晚報》:對直播間花式“坑老”要有“定式”監管
【鏈接: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3/12-26/10135268.shtml】
7、2023年12月26日《濟南日報》對花式“坑老”直播做好嚴密監管
【鏈接:https://news.e23.cn/jnnews/2023-12-26/2023C2600025.html】
8、2023年12月26日《河北新聞網》微評丨遏制直播間坑老需多向發力
【鏈接:https://hebei.hebnews.cn/2023-12/26/content_9119156.htm】
9、2023年12月26日《東方網》:東方快評|合力遏制直播間“保健品”收割老年人
【鏈接:https://j.eastday.com/p/1703555583041668】
本文內容由庶正康訊編輯整理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