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健康產業再迎重大利好:多種新食品原料和添加劑獲批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于桃膠等15種“三新食品”的公告》,其中包括桃膠等4種新食品原料、絲氨酸蛋白酶等6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C.I.顏料黑7等5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
同時,國家衛健委還發布了《關于桃膠等15種“三新食品”的公告》的詳細解讀文件。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健康原料,包括PQQ、HMO以及桃膠、油莎豆等。
1
發酵合成法PQQ獲批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主要成分為吡咯并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簡稱PQQ,是在1979年被命名的一種新型維生素類化合物,是繼煙酰胺(NAD)和黃素核苷酸(FAD)后被發現的第三種氧化還原輔酶。PQQ目前已被發現的生理功能包括保護線粒體、促進生長、調節能量代謝、影響神經功能、改善心臟功能、改善糖尿病及并發癥等。PQQ也是腦健康領域的“黑馬型”功能原料,在膳食補充劑領域常與PS、輔酶Q10、NMN等原料搭配。2022年,我國已批準合成法制得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為新食品原料。本次獲批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是以食葡萄糖食甲基菌(Methylovorus?glucosotrophus)為發酵菌種,經發酵、提取、純化、結晶、干燥等工藝制成。國家衛健委給出的推薦食用量為≤20毫克/天(即含量為98%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推薦食用量為≤20毫克/天,超過該含量的按照實際含量折算)。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飲料(40 mg/kg,固體飲料按照沖調后液體質量折算)。
2
兩種HMO獲批營養強化劑此外,兩種HMO(活性營養物質母乳低聚糖)原料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在國內正式獲批,可用于嬰幼兒配方食品等食品類別。HMO有超過200種不同的結構,不僅具有“雙歧因子”效果,還具有抗黏附、抗菌、調節腸道上皮細胞和免疫細胞,減少過度的黏膜白細胞浸潤和活化,降低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功效,并為嬰幼兒大腦發育和認知提供唾液酸作為潛在的必要營養素。
此次獲批的兩種HMO中,2'-巖藻糖基乳糖(2’FL)是母乳中含量最高的HMO,具備調節嬰兒腸道菌群平衡、抵抗病原體的黏附、免疫調節和促進嬰兒大腦神經發育等功能;乳糖-N-新四糖(LNnT)為母乳中另一種高含量HMO。并且,據國家衛健委表示,以上兩種食品添加劑都已經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盟委員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標準局等允許用于嬰幼兒配方食品等食品類別。據了解, 目前飛鶴、君樂寶等乳企已發布含有HMO的新品上市信息。
3
桃膠、油莎豆、腸膜明串珠菌獲批除前述提到的新來源PQQ外,桃膠、油莎豆、腸膜明串珠菌乳脂亞種也獲批新食品原料。
桃膠是桃樹受傷后,為了愈合傷口而分泌的一種營養物質,于夏秋采收,其成分與阿拉伯樹膠大致相同,主要有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成分。桃膠雖然未被收錄入《藥典》,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桃膠在降血糖、調節血脂、抗氧化、免疫調節、抗醉解酒、改善腸道菌群、潤腸通便、抗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等方面作用顯著, 極具開發應用價值。
目前,國家衛健委給出的產品推薦食用量為≤30克/天。
油莎豆是一種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新興油料植物。油莎豆中含有較多的活性物質如脂肪酸、淄醇和多種酚類化合物等,能夠起到降低血糖血脂、抑菌和抗氧化的作用,因此其在醫療保健領域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
此外, 腸膜明串珠菌乳脂亞種批準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使用范圍包括乳及乳制品、果蔬制品、谷物制品的發酵加工,不包括嬰幼兒食品。據悉,腸膜明串珠菌乳脂亞種主要存在于天然發酵的乳制品、干酪、泡菜等中。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