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行業代表參觀考察成都“樓宇循環農業”
瓜果種植在樓宇里,要把農場搬進城市去!如何實現這樣的夢想?在成都,有這樣一座小樓里正在開展的科研實驗,就是想一圓這個夢想。
這座小樓位于成都市雙流區彭鎮新安社區,它是一個空中菜園,它是一個立體農場,它是一個把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在一起的未來建筑新模式。
6月29日,這棟小樓吸引了中國首屆直銷行業高質量發展暨助力鄉村振興圓桌會議的代表們,他們走進小樓和小樓附近配套的農場一探究竟,親身感受這棟小樓的神奇之處,他們長期從事健康產業秉承可持續發展,現場體會和學習了這種全新農業循環模式帶來的全新理念。
農場全融合 生產生態生活共享
一大早,代表們走進成都市雙流區彭鎮新安社區,一棟四面透著綠色植物的樓宇就在眼前。院門兩側的木刻楹聯上,“生態生產生活,生生不息;碳和人和世和,科道之和?!备裢庑涯?,“三生永和”的橫批則揭示了這里的科研主題——“三生永和樓宇循環農業系統”模式。
在項目負責人谷兵帶領下,代表們首先來到小樓附近和“樓宇循環農業系統”遙相呼應的生態農場,綠油油的稻田里,幾只白鷺正在翩翩起舞。
蔬菜地里,工人們正在采摘新鮮的有機茄子。道路旁的李子成熟了,大家在采摘品嘗著脆甜的李子時,發現這里還種植著黃花、芥菜等中藥材,多種植物生長在一起仍舊非常和諧。果樹上隨處可見一張張黃、藍顏色不同的紙張,檸檬樹上還掛著一個個假檸檬果。谷兵介紹,這些涂有誘餌的假檸檬和彩色紙張是物理驅蟲。
養殖場內,幾頭身材碩大的安格斯牛格外醒目,小牛們朝著人群咩咩直叫,豬舍內一排排電風扇不停扇動著。養殖場劉師傅介紹,這些電風扇最大的功效不是降溫,而是物理驅蚊,整個農場內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
特別讓代表們稱道的是,在一片不同品種不同成熟季節的桃園里,以椅子、茶幾等家具造型的桃樹,不僅可以伸手采摘紅紅的桃子,還可以幾人圍坐在桃林里休閑喝茶。
谷兵介紹,在“三生永和樓宇循環農業系統”這個模式里,桃樹柔韌性較好,被彎曲造型成為各種家具的模樣。代表們端坐在桃樹造型的椅子上拍照留影,這里儼然就是露天會場。會場的對面搭建了一個舞臺,舞臺背景墻上,“我們可以零成本,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白色大字格外醒目,似乎宣揚著這個循環農業實踐所追求夢想。谷兵解釋,這些桃樹凳子,植根沃土,是綠色生態的;還能結果子,可以生產銷售;在這里喝茶休閑,踏青游戲,一種愜意的生活。生產、生態、生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正是“三生永和樓宇循環農業系統”形象表達。
農業進樓宇 人與作物和諧共生
從農場回到辦公樓。谷兵帶領代表首先走進地下室一探究竟。地下室面積并不大,這里匯聚著幾個巨大的養魚池、兔籠、雞舍和豬舍,還有污水處理池。養魚池里養著各種各樣的魚,其中多為虹鱒魚。谷兵介紹:“虹鱒魚對水質要求極高,水質不少很難成活。
活蹦亂跳的兔子見到人群顯得格外興奮,小黑豬們則不停地拱著豬欄。身處這樣一個動物集中的地方,代表們聞不到一點畜禽糞便味。谷兵突然打開一個電源開關,真空負壓系統開始嗡嗡作響。他解釋,通過這套系統就把動物糞便全部抽走,進入遠處的沼氣池進行處理。樓上還有不少住戶,同樣要產生廢水。這些廢水經過處理變成液態肥,用于澆灌各個樓層種植的蔬菜瓜果。經過植物的根系及土層過濾,又成為干凈的養魚用水。養魚的水含有豐富的磷等養分,會重新進入樓宇水網循環系統又去澆菜,始終循環往返。
乘坐電梯從一樓道六樓屋頂,房間內住家、辦公與普通樓宇毫無二致。但樓道和陽臺卻非同一般。環繞著整棟建筑外,到處都栽種著時令蔬菜和果樹。低矮的桃樹上掛滿了成熟的桃子,茄子、豇豆、西紅柿遍布,還有當地有名的二荊條辣椒也成熟了。
由于采用了特制的外立面結構,很多特制的花盆得以安置在室外步道的兩側,這好比在建筑上人工制造出了大面積的耕地?!叭篮蜆怯钛h農業系統”項目研發人宋志遠介紹:“這座建筑面積300多平方米的小樓,通過如此巧妙的設計,制造出了3500平方米的菜地?!彼沃具h認為,傳統的建筑模式,蓋一座樓就少一塊耕地,如果推廣使用這個新的建筑模式,理論上在全國范圍將可以增加幾億畝的土地。正是基于這一認識,宋志遠執著研制和實踐“樓宇循環農業系統”項目已經長達20余年。
宋志遠還介紹,小樓居民做飯用的是沼氣。只需要在傳統建筑管網系統中加一根中水管,就能把有機生活廢水和無機生活廢水分離。通過真空管網抽走大小便進行發酵,就能獲得優質的沼氣來洗澡做飯。管道埋在地下,地面沒有異味,既做到低碳環保,又做到能量循環。
樓宇里的作物怎么采光?天寒地凍的北方如何保溫?參觀考察完后,代表們就三生永和樓宇循環農業模式現場進行了座談交流,宋志遠和他的同事們進行了詳盡解答。宋志遠感嘆,把農業搬到城里,在高樓大廈上種瓜草蔬菜,這個模式還能系統地解決城市環境污染、食品安全、投資浪費和城市垃圾處理、傳統投資模式效率不高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