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助眠食品認準“小藍帽”
目前,電商平臺上的助眠食品非常豐富,不僅有助眠軟糖、助眠巧克力,還有各種助眠飲品。隨著“特困生”數量不斷增加,助眠消費需求也在快速增長。這些被冠以“助眠”標簽的食品真能成就“特困生”們的美夢嗎?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
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看到,諸如助眠軟糖、助眠奶制品、助眠果汁、助眠巧克力等打著助眠旗號的食品十分豐富,而且銷量巨大:一款助眠軟糖月銷量超過8000瓶;一款助眠富鐵濃縮飲料月銷量也達400多單。
效果因人而異
從各電商平臺的銷售記錄中看到,在各種助眠食品中,保健食品銷量最大。其中含褪黑素的保健食品數量較多,這些產品多是片劑、膠囊、軟糖類。通過小紅書搜索發現,關于褪黑素的筆記就有7萬多篇;在另一家電商平臺上搜索褪黑素,得到了900多個產品的搜索結果。
北京消費者趙軍說:“我常年給睡眠不好的父親購買褪黑素片,最近自己也因睡眠不好開始吃。這種產品非常方便,而且性價比高,多數產品核算下來一天也就花費兩三元,但是一些助眠飲料的價格就比較貴?!?/span>
北京鴻瀚投資有限公司分析師劉青表示,目前,助眠市場上口服類產品的占比很大,購買人群的年齡分布也比較廣,從青年到老年都是消費群體。這一市場無論從價格到產品細分都比較完善,可以滿足不同消費需求、消費水平的消費者。
通過調查發現,正在服用助眠食品的消費者對于產品效果褒貶不一。仔細閱讀不同品牌的產品說明書發現,目前市場上助眠食品中的助眠成分主要是褪黑素、氨基丁酸、L-茶氨酸等。那么,這些產品真的有助眠效果嗎?是否有副作用?
在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北三街天天瑞康大藥房,當消費者詢問吃什么可以緩解失眠時,兩位坐堂藥師分別拿出一款含有褪黑素成分的保健食品和兩款非處方藥。其中一位藥師說:“保健食品的助眠效果因人而異,有的顧客吃了就能入睡,有的顧客吃了幾個月都沒效果,還有的顧客剛開始吃效果明顯,慢慢又沒效果了。如果迫切需要睡覺建議購買非處方藥。”
對于上述助眠產品改善睡眠的效果,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對含有褪黑素的產品認知度比較高。
該人士介紹,褪黑素被定義為由松果體產生的一種胺類激素,在調節晝夜節律及睡眠、覺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诜a充外源性褪黑素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入睡困難等睡眠問題,但長期補充外源性褪黑素可能影響人體自身褪黑素的分泌。氨基丁酸具有鎮定功能,藥品中也會使用。特殊食品中的氨基丁酸與藥物中的使用濃度差距很大,沒有副作用。L-茶氨酸天然品存在于綠茶中,可松弛神經緊張,起到放松的作用。原國家衛生計生委2014年第15號公告批準茶葉茶氨酸為新食品原料,但使用范圍不包括嬰幼兒食品,每天食用量不超過0.4克。含有這些成分的助眠食品只對某些失眠患者有一定的助益。
網店宣傳有點“過”
目前,線上助眠食品種類十分豐富。在網上看到,各種助眠食品的宣傳語給人的感覺是吃了就能睡個好覺,這些產品上有的印有保健食品“小藍帽”標志;有的則沒有“小藍帽”標志,僅僅是食品。而食品安全法規定,普通食品不能宣稱保健功能。
調查中發現,在天天瑞康大藥房僅有1款助眠保健食品;在北京八大處叮當快藥店鋪中有3款保健食品;在北京模式口恒和百姓平價藥店中有4款保健食品。同時,在走訪了6家線下商超發現,只有山姆石景山店有5款助眠類食品在售,均為進口商品,沒有“小藍帽”標志。在藥店銷售的所有助眠保健食品都有“小藍帽”標志。
實體店中關于助眠食品的宣傳彩頁上,產品包裝說明也都十分規范,在效果上僅提到“有助于改善睡眠”。但是線上店鋪的產品宣傳卻十分吸引眼球,例如“挑戰30分鐘入眠”“快速入睡”“安睡一晚”……
北京匯祥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濤分析說,對于保健食品以及食品的宣傳有著非常嚴格的監管要求。沒有取得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應該當作普通食品來判斷。保健食品可以聲稱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如果聲稱保健功能則是違法的。廣告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和保健食品廣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其他廣告,應當在發布前由有關部門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未經審查,不得發布。因此,部分產品為了避免直接宣傳療效,便提出了一些新的說法,例如“挑戰30分鐘入眠”。
劉濤還分析道,廣告違法的認定過程中,應該結合廣告的整體進行判斷,而不僅僅是依據某個特定的詞語切割進行判斷。因此,針對廣告宣傳過程中的擦邊球行為,不僅要聯系上下文來確認其是否構成廣告違法,還要調查其表述內容是否具有科學依據、是否真實。
(李燕京)
《中國食品報》(2023年04月12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