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企業上市,利好還是一秒跌停?
最近,直銷企業上市的新聞接連引人關注,奪人眼球,先是由三八婦樂集團創始人袁曉峰發起設立的康伊納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接著,全美世界停牌3年后,在新加坡復牌上市。資本市場一直有著它無窮的吸引力,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上市可以說是老板們的追求和向往,直銷企業同樣如此。但上市也并非全是好事,也會面臨諸多風險。而直銷企業上市,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敏感話題,總會受到“非法集資”、“圈錢”等質疑。那么,又為何積極推動上市呢?
三八婦樂的曲折上市路
三八婦樂的上市之路,由來已久。資料顯示,早在2005年,陜西三八婦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組建陜西三八婦樂科技集團)就與美國洲州國際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書,以“收購兼并的方式”實現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的目的。2018年,三八婦樂旗下陜西華泰藥業有限公司又被曝出將啟動籌備上市,上市目的地為香港。根據華泰藥業發展規劃,企業會在2020年實現銷售10億元人民幣,完成利稅2億元以上,并于2021年成功登陸香港主板。袁曉峰也透露,會拿出部分股權,讓更多的伙伴分享華泰藥業上市的紅利。
由此可見,三八婦樂與袁曉峰對上市有著深深的執念,早期的折戟也絲毫沒有動搖上市的決心。而最終,康伊納公司得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牌上市。而根據三八婦樂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消息,“康伊納公司是一家空白支票公司,通常也成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或SPAC,旨在通過兼并,股權交換,資產并購,股權收購,資本重組,重組或其他類似的業務組合方式來完成和一到多家實體的合并。”簡單來說,就是先完成殼公司的IPO(造殼、募資),再收購目標公司,最終目標公司與殼公司合并、成功實現目標公司的上市。接下來兩到三年內,三八婦樂一旦完成對康伊納公司的收購,將自動成為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
被做空、一秒跌停,遠離資本市場未必就是沒追求
剛上市的康伊納公司,首日的成績很理想。康伊納公司掛牌交易首日股票開盤10.04美金,成交量活躍掛牌當日超過200萬股,成交金額超過2000萬美金。首日迎來“開門紅”,企業也增強了迎接挑戰的信心。
之所以說迎接挑戰,其實對于企業而言,上市本就是一把雙刃劍,股市長紅自然是好事,但也不乏剛上市沒多久就跌停的案例。沒有核心技術、創新不足、形象差的企業,即便是費盡力氣上了市,也難逃跌跌不休的尷尬局面。
同時,上市也會企業帶來諸多弊端,企業信息變得更加透明就是其中之一。企業上市之后,此前不需要公布的信息如財報、重大決策等,必須向社會公眾披露。而美國證監會則要求上市公司公開所有賬目,包括最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公司經營計劃和策略等,還要不斷將公司的最新情況進行通報。
如此一來,上市企業很容易被一些競爭對手、機構盯上,復牌的全美世界之前便是被做空機構攻擊導致停牌。傳統行業最近、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2020年的瑞幸咖啡,因被曝出“業績造假22億的丑聞”被勒令從美國退市。而瑞幸咖啡更是因為此次財務造假風波,從有著“中國星巴克”之稱的神壇跌落,不僅成為了輿論爆錘的對象,也一度瀕臨破產的邊緣。
但被勒令退市的瑞星咖啡,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乘著火熱的咖啡賽道,通過精準的市場布局及渠道下沉的決心,實現了逆風翻盤。瑞幸咖啡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本季度,公司總凈收入達到38.9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7%。自營門店層面利潤率為29.2%,達到8.067億元人民幣,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9.4%。瑞幸咖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表示,憑借研發能力以及運營效率,相信瑞幸咖啡能夠抓住快速發展的中國咖啡市場所帶來的增長機遇。
通過瑞星咖啡的案例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離開股市之后,企業把全身心放在自身發展、創新和推出新產品上,也能夠把企業經營好,擁有更強的成長性,被更多消費者信賴和認可。抱著一夜暴富心理和上市圈錢目的的企業,也只是沉迷于資本運作,忘卻了企業發展本質和初心,最終也只能是葬送了企業的前程。
直銷企業更是如此,擁有高速增長的營收其實比資本市場融資來得更實在,做好精準的市場布局,抱定渠道下沉的決心,加之本就不差的研發實力,直銷行業遠離資本市場也未必是沒有追求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