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知特殊食品 | 深圳:專家“問診把脈”源頭嚴格監管 多措并舉扎實做好特殊食品監管工作
讓保健食品企業簽訂預防養老欺詐承諾書;創建專家監管隊伍,編制特殊食品自查作業指導書和風險清單,從源頭上監督企業加強質量管理;系統排查產品的質量風險隱患,飛行檢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這些都是深圳市市場監管部門對特殊食品監管的做法,不僅提升了特殊食品的監管效能,還創新了特殊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
▲市場監管人員在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生產車間檢查。
組織專家進行調研
深圳目前涌現出一批初具規模的本地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為了摸清當地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行業發展及質量安全防控底數,2020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組織深圳市分析測試協會開展《深圳市保健食品行業分析報告》課題研究。該課題項目組專家全面分析研究了國內外保健食品市場發展概況,在生產環節對深圳市10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在流通環節對10家大型連鎖商超總部、10家中型商超總部和10家連鎖藥店總部進行了調研;在網絡平臺上,也隨機對50家網店保健食品銷售情況進行調查;在消費終端對233名保健食品消費者進行了隨機詢問。精準的調研,為科學監管、精準施策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另外,結合近幾年來深圳保健食品抽樣檢驗結果,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撰寫《深圳市保健食品行業分析報告》,剖析了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8個潛在因素,并從7個方面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提出了扶持深圳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對深圳保健食品行業“問診把脈”打下了良好基礎。
做好飛行檢查和源頭管控
近兩年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130家次特殊食品(含保健食品)銷售企業開展了飛行檢查,累計檢查條款1491項次,發現部分特殊食品經營企業在經營過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人員管理、經營條件等方面存在不足。2021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專題調研和定向性檢查后,針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容易忽略的原輔料入庫、進貨查驗、溫濕度控制、實驗檢測、檢驗數據復核等具體問題,組織專家為深圳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提供貼心技術服務,把保健食品的精準監管落到實處。
為從源頭幫助保健品企業的質量管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開展《深圳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原材料質量控制風險清單》研制工作,通過標準化表格調研和專家現場調研兩種方式,將深圳全部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近3年的采購、入貨、備料、存儲、制作、檢驗、出庫等全流程資料與產品執行標準、注冊工藝流程進行全面對比分析,找出了深圳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在原輔料采購、原輔料進貨驗收、倉庫儲存管理、成品檢驗、檢驗人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高風險點。
針對發現的高風險點,相關專家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系統排查出企業的質量風險隱患,同時通過針對性飛行檢查所發現的實際問題,開展了一對一企業技術幫扶;針對企業關鍵原材料質量不穩定會直接影響企業終產品質量的情況,開展了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原材料質量控制風險清單研制工作,加強源頭質量控制,提出了原材料質量管控關鍵措施。
組織企業簽訂不欺詐承諾書
在保健食品領域,針對老年人的詐騙行為多發。為此,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建立長效機制加強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經銷商管理的意見》,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做好經銷商管理作出詳細規定,督促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加強對產品銷售環節的管理,切實防范保健食品領域養老詐騙違法犯罪行為。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還組織深圳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簽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預防養老欺詐承諾書》,9家在產企業全部作出鄭重承諾:重信譽、講誠信,認真落實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相關要求,承諾不利用廣告對保健食品性能、功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以及假借專家義診、免費旅游、健康咨詢講座等方式推銷“保健”產品,如發現涉嫌養老服務領域的詐騙線索,積極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前不久,深圳一批商超、藥品零售企業、母嬰店等不同類型的特殊食品經營商家,在經過監管部門的推薦、實地指導、企業自查、評估確認等環節后,獲得廣東省特殊食品經營示范店的稱號。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在特殊食品監管方面,該局堅持源頭管控,大力推進特殊食品監管能力建設,創建專家監管隊伍,深入研究特殊食品行業安全問題,著力防范特殊食品安全風險,提升了特殊食品監管效能,有效解決了特殊食品監管對象多,監管任務重,監管資源不足等難題,切實保障了消費者的健康權益。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