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健康|護膚已“卷”到兒童市場?這家“國貨之光”布局深、勢頭猛……
剁手黨的狂歡節618年中大告一段落,國貨護膚品牌逐漸成為賣貨主力。
未來網記者發現,日前華熙生物在電商平臺銷量亮眼。“618”預售首日,有媒體根據產品價格和銷量機構對預售額進行了估算。其中,華熙生物旗下產品米蓓爾和夸迪合計預售額約為2.15億元,可見其勢頭之猛。
作為全球化的玻尿酸企業的龍頭,華熙生物顯得格外低調。旗下產品包括玻尿酸原料、功能性護膚品、可食用玻尿酸等等。就連兒童護膚市場都已經布局,很多人都在用的產品,原來都是來自這家企業。
玻尿酸全球市占率36%的“國貨之光”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玻尿酸又名透明質酸,是一種酸性粘多糖。透明質酸以其獨特的分子結構和理化性質在機體內顯示出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潤滑關節,調節血管壁的通透性,調節蛋白質,水電解質擴散及運轉,促進創傷愈合等。
透明質酸因其良好的保水性、潤滑性、黏彈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被廣泛應用于骨科、眼科、軟組織填充等領域的各類生物醫用材料中。
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全球的透明質酸原料市場格局中,華熙生物作為透明質酸生產龍頭,華熙生物以36%的市場份額奪得頭把交椅,市占率前三中的另外兩家分別是焦點生物占12%和阜豐生物占10%。
除此以外,今年3月,華熙生物與濟南高新區管委會簽下一份戰略合作協議,將投資200億元在濟南建造一座世界透明質酸谷。“建成之后,全球玻尿酸70%-80%的產能都將集中在這里(濟南)。”濟南市高新區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知名券商醫藥研究員劉先生認為,“玻尿酸原料這一塊最大的競爭就是技術還有規模,華熙生物已經實現了規模效應,也有明確的護城河。從其業務布局來看,企業本身還是比較有危機意識的,預計未來其市場占有率還將持續提升。”
根據年報顯示,華熙生物為歐萊雅、雅詩蘭黛、寶潔、聯合利華等全球一線日化企業供貨。
未來網記者發現,華熙生物并不甘心只做幕后的生產企業,于是逐步開拓玻尿酸終端市場,其中不乏可食用玻尿酸以及兒童護膚。
一方面,2021年1月7日,國家衛健委宣布批準了華熙生物提交的擴大透明質酸鈉(即“玻尿酸”)的使用范圍行政許可申請。從此,透明質酸鈉可擴大使用至普通食品。我國可食用玻尿酸的“國產”時代來臨。
另一方面,在“精致養娃”風潮帶領下,華熙生物開辟了兒童護膚的產品線。華熙生物研究院旗下母嬰品牌潤熙禾研發寶寶專研玻尿酸護膚,據其官網顯示,致力于為準媽媽、嬰幼童肌膚健康量膚定制護理方案。在今年“六一兒童節”,華熙生物還聯合云南山區學校舉辦了捐贈活動。
研發、建廠、玻尿酸實現國產替代
玻尿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彼時透明質酸主要的制取方法還是從雞冠等原料中進行生物提取。由于原材料有限,產量也較小,國內透明質酸一度依賴國外進口。同年,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從事研究的教授郭學平的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實驗終于成功,這讓玻尿酸的制取成本大大降低,也讓郭學平一度被冠以“玻尿酸之父”的稱號。
1998年,看到商業機遇的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院長帶領包括郭學平在內30多名科研人員成立了山東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從事玻尿酸原料生產。
圖源:華熙生物官網
但成立后福瑞達連續虧損了兩年,于是院長向企業家趙燕尋求投資。“一個透明質酸分子能夠鎖住1000個水分子”,受邀參觀企業的趙燕因為這句話看到了在化妝品市場的廣闊前景。當即決定以原始投資為基礎乘1.5倍的價格,收購了這家連續虧損兩年的企業的50%股份,華熙生物初具雛形。
在之后的經營中,郭學平主研發,趙燕主經營。企業一手申請資質認證,一手深入研發。最后趙燕給公司出資建廠。華熙生物開始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2000年華熙生物正式成立,首年產能達到0.8噸,成為使用微生物發酵法產業化生產透明質酸的企業。2003年華熙生物投資2億元建廠擴產能,2005年華熙生物的第一個廠區投入生產,2007年就成了全球最大的生產研發企業。
圖源:華熙生物官網
根據華熙生物2021年年報,其醫藥級產品質量高于歐洲藥典、日本藥典及中國藥品質量標準,主要質量參數核酸、內毒素等雜質水平分別是歐洲藥典國際標準規定值的1/50和1/20。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底,華熙生物產能就已達到320噸,華熙生物的玻尿酸發酵率便從3 g/L提升到了12g-14g/L。
從原料到應用,玻尿酸全產業野心漸顯
2008年,為了繼續做大市場的華熙生物選擇登陸香港資本市場,被投資者奉為“醫美龍頭”,然而不甘心只做“幕后”的華熙生物,并致力于摘掉“醫美公司”這個標簽。
“在香港上市,我給公司定位是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公司,因為原來我們做B2B做的比較多。”對此,華熙生物實際控制人趙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好不容易到2012年做了終端以后,市場又把我們從原料公司定位成一個醫美公司。”因此,華熙生物2017年從香港資本市場退市完成私有化。
國內玻尿酸市場正在逐步擴張。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玻尿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類玻尿酸終端市場規模達到57.7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類玻尿酸終端產品市場規模將達到147.1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20.6%。
華熙生物2021年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48億元,同比增幅87.93%。當前其主要經營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三大業務主線。其中,2021年原料產品貢獻營業收入9.04億元,同比下增長28.62%,產品毛利率為72.19%;醫療終端產品貢獻營業收入7.00億元,同比增長21.54%,產品毛利率為82.05%;功能性化妝品貢獻營業收入33.19億元,同比增長146.57%,產品毛利率為78.98%。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華熙生物客戶由B端轉向C端,為了在C端市場打開知名度,華熙生物近年來銷售費用一直保持較高增長。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5.32億元、10.99億元及24.36億元,2021年銷售費用增長121.62%。
從產品推廣上看,從各大電商平臺的線上種草與推廣,到利用明星效應贊助婚禮伴手禮等方式帶貨,再到故宮合作口紅的現象級推廣,華熙生物的品牌效應加速崛起。
而2021年開年作為普通食品添加劑的透明質酸獲批,華熙生物業務產品增加為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化妝品產品、可食用性玻尿酸產品。也終于完成了趙燕一直強調的“從三輪驅動到四駕馬車”的跨越。
截至6月17日收盤,華熙生物收于148.29元/股,當日漲幅為4.97%,動態市盈率為89.29,對應總市值為713.40億元。
華熙生物從幕后轉臺前,扎扎實實邁出了透明質酸原料、醫美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食用級玻尿酸的透明質酸國產替代”四步走“。華熙生物站在一個十字路口,能否基業長青,吃下全產業鏈?或許答案很快就要揭曉。
來源: 李斌 未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