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芒種養生:食宜清補 適量運動 充足睡眠
芒 種
今日芒種。“芒種”一詞,現存記載始見于兩漢時期的著作《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元代《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解釋:“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芒種是“有芒的稻谷類作物可以播種”的意思。“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一句民間諺語道出了芒種夏至節氣的特點,“夏倦”要開始了。
芒種時節天氣炎熱,雨水增多,濕熱之氣到處彌漫,使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離濕熱之氣,人們很容易感到疲倦,顯得懶洋洋的,懶散、頭腦不清爽是很多人的狀態。隨著夏天氣溫高出我們的體溫,體內的汗液無法發散出來,很容易發生中暑。那么,隨著季節的變換,人們的身體也需要適度調節,芒種季節又該如何做好養生呢?
苦夏不苦 食宜清補
以濕熱為主要特征的氣候是芒種時節的特點,既往有脾胃虛弱病史的中老年人、小孩等人群,比較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瀉便溏等癥狀。因此,芒種節氣在飲食上提倡清補,即清淡滋補,進食易消化的食物。
建議大家可多食蔬果、多喝粥,減少攝入冷飲及過于辛辣刺激的食物。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冷食攝入過多,寒涼之氣就需要靠脾胃來承擔,這是夏季胃腸道疾病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夏季在“五味”中對應于苦味,主入心經。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熱解暑、燥濕堅陰的作用,芒種后適當吃一些苦味食物。例如蓮子,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本草綱目》中記載:“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另外還有苦瓜、生菜、苦菜等,也對人體大有裨益,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
早晚運動 適量為宜
芒種到夏至,雖還不到最炎熱難耐的三伏天,但此時氣溫已升高,尤其是正午時分。“汗為心之液”,因此午時運動流汗容易“傷”心,不利于健康養生。雖然有人認為出汗多就是運動到位了,但是這時運動可別追求大汗淋漓,高溫下再劇烈運動會導致汗泄太多,輕則傷津,重則耗液,不但傷陰液,也會損陽氣。
對愛運動的人,建議大家在氣溫較為涼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運動。可在公園、森林等空氣新鮮的地方,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廣播操為好
午睡補眠 晚睡早起
夏天白晝較長,睡眠容易受到干擾,這時候適當的午睡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午睡時間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對于上班族而言,若不能午睡,也可以閉目養神30~50分鐘。上午11時至下午1時正是心經當令之時,心要靜養,夏季在五行中對應于心,因此夏季午睡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芒種到夏至,我們要順應夜短晝長的季節特征,由于晝長且氣候炎熱,很多人夜晚很難早入睡,那么我們索性就適當晚睡,做個“夜貓子”。芒種應“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人體適當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大自然陽氣充盛的特點,從而利于人體氣血運行。但是夏季陽光照射強烈,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從而順應旺盛的陽氣,利于氣血運行、振奮精神。
和治友德以“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為使命,經過不斷摸索與創新,結合西方營養學和中醫養生理念,以現代生命科學成果為依據,建立了“飲食養生、行為養生、心理養生”三大養生學說,幫助人們通過三大養生收獲健康。
飲食養生:
通過飲食的調節而達到養生目的
行為養生:
通過有目的的行為而達到養生的效果
心理養生:
通過心理調節而達到養生目的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