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風采丨代表們為保健行業建言獻策
近日以來,中國進入“兩會時間”。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保健品”話題依然是熱議的焦點。不少代表、委員針對營養、保健品行業建言獻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說了什么?
李惠森 · 推動中醫藥保健食品產業發展
李惠森
全國政協委員
李錦記集團執行主席
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李錦記集團執行主席李惠森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推動中醫藥保健食品產業健康發展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動力的建議》的提案。
他建議從中草藥產地的源頭、種植生產抓起,規范中草藥選址、種植、施肥、農藥使用、采集、加工方式和儲藏等各個環節,建立質量控制體系和技術標準。同時建議大力推進中藥材種植、提取工藝、質量管理等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加強技術集成、工藝創新和生產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實現中藥材生產工藝的標準化和現代化,構建中藥材產業全鏈條的優質產品標準體系。
他還表示,將更多藥食同源的中藥材納入備案保健食品目錄,彌補注冊制保健食品審批進度緩慢的問題,以更快的速度滿足人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也給予企業更大的創新空間。 增加以中醫藥理論為基礎的中醫術語保健食品功能,如 “補中”、“益氣”、“扶正”等。同時,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科學解析中藥保健食品核心保健功能的科學內涵,建立與功能相對應的功效評價方法。
李惠森建議應鼓勵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深化研究,通過中醫學維度對人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方式進行衡量并予以推廣,據此劃分不同品類中草藥保健品的適用人群,給予更有針對性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議等等。
他還建議在政府對保健品行業開展監管的同時,從媒體角度客觀評價及體現中草藥保健品獨特的比較優勢及其潛在的社會、經濟價值,為中醫藥保健品正名。同時建議從政策、法規全方位保障中醫藥保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動力。
盧天錫 · 開展保健品市場騙老坑老專項治理
盧天錫
全國人大代表
民進江西省委會副主委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些不法商人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而辨別判斷能力相對較弱的特點,不斷翻新手段,誘導、欺騙老年人購買所謂的“保健品”。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民進江西省委會副主委、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盧天錫提出,建議開展保健品市場“騙老坑老”專項治理。
他建議,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在全國范圍開展保健品市場“騙老坑老”專項治理,加大打擊力度,建立多部門聯動的聯絡、會商機制,嚴厲打擊不法商家利用保健品“騙老坑老”的行為,重點加大對問題突出地區的精準打擊力度。同時,加強健康宣傳。面向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廣泛宣傳科學的保健知識、保健品的識別方法、保健品與藥品的區別等,讓老年人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科學認識、理性選擇保健品,提高老年人的辨別判斷能力,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力”,防止上當受騙。
在廣告管理方面,嚴格按照《廣告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審核廣告內容,杜絕夸大虛假宣傳,避免誤導群眾。加強對保健品虛假宣傳的監管,公開監督舉報電話,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此外,也要關愛老年群體,子女要多陪伴老年人,街道、社區、村組要熟悉轄區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對于空巢老年人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引導他們參與積極健康的老年活動。
盧慶國 · 加快保健食品注冊審批進度
盧慶國
全國人大代表
晨光生物董事長
“通過對市場的調研,國內保健食品的數量和功能品類遠不能滿足群眾對健康的需求。”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指出,自2016年《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實施以來,保健食品的注冊審批工作進展緩慢, 2018年僅有10款保健食品注冊獲批。2019年審批速度雖然加快,但仍有許多2015年前申報的新產品未獲得批準,2020年至2021年審批速度又有所放緩。
盧慶國建議,加快保健食品新品種的注冊審批速度,盡快審批處理多年積累的已申報未審批的保健食品新品種,滿足保健食品行業發展需要。
盡快發布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目錄、功能檢驗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和方法相關文件,完善注冊保健食品評審標準和流程。
盡快建立保健食品新原料、新功能研究指南和評審細則相關體系,鼓勵企業創新,營造市場良好發展氛圍,為保健食品新原料和新功能研究提供注冊申報通道。
柯云峰 · 規范保健品跨境電商發展
柯云峰
全國人大代表
大參林董事長
此次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大參林董事長柯云峰將建議的著重點放在“規范保健品跨境電商發展”上。
柯云峰指出,鑒于監管權力受限等原因,跨境電商產品與國內產品無法處在同一標準天平。他以食品行業來舉例:“國內除藥品和保健食品外,膠囊、口服液、片劑、沖劑等劑型,不得用于食品。而跨境電商產品可以使用藥品和保健食品的各種劑型,而且還可做組合營養包、定制營養包”。
“正因為跨境電商所擁有的優勢以及國內外監管標準無法統一的差異性,壓制了國內資本和從業者的積極性”,柯云峰強調,跨境電商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影響,不僅包括對影響國內產業狀況的所有有關經濟因素和指標的評估,還包括銷售、利潤、產量、市場份額、生產率、投資收益狀況或設備利用率存在的實際或潛在的下降,現金流、庫存、就業、工資、產業增長、籌資或投資能力均受到的實際或潛在的負面影響。此外,跨境電商產品按“個人物品”管理,使用安全性由消費者自負,維權難度大等問題亦值得重視。
為此,柯云峰從社會效益、公平發展、行業可持續性、消費者權益四個角度對跨境電商行業的業態現狀以及對國內產業市場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三條相關建議:
第一,針對群眾需求廣泛的領域(如免疫調節、眼健康、骨健康、心血管健康等),可積極開展科學探索,鼓勵對新功能、新原料、新劑型的應用研究,有條件放寬產品的準入門檻;
第二,建議采取“分類分級”的思路,完善食品功能聲稱管理體系。“比如,按聲稱強度可依次分為營養聲稱、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結構功能聲稱、降低疾病風險聲稱等多個級別。此外,允許聲稱‘傳統養生功效’的表述,并建立相對應的中醫功效評價體系”。柯云峰指出,應同時加強科學引導與正面宣傳,普及健康知識,避免在過度強調風險和欺詐之余,消費者仍然無法真正學會科學和理性選擇保健食品的尷尬局面;
第三,建議是采取多項措施,在維持跨境電商紅利同時應保障國內產業市場競爭力,“包括同步快速發展國內產業,一方面可以減少國家外匯流失,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加速國內外市場環境融合、維護市場公平秩序、促進行業發展”。
蔡威 · 補強我國注冊營養師隊伍
蔡威
全國政協常委
農工黨中央副主席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全國政協常委、農工黨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黨上海市委會主委蔡威此次帶去了一份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營養師專業人才隊伍建議的提案。
我國當前慢性病防控形勢嚴峻,針對這種現狀,蔡威指出,以注冊營養師為主導的膳食管理和營養支持是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和減少醫療費用負擔的重要手段。他表示,目前我國注冊營養師缺口巨大,急需建立一支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化、職業化營養師隊伍。
蔡威建議,將營養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按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注冊營養師作為與健康相關的職業,應該參照醫師、藥師和護士的相關管理制度,開展執業資格認定,從而規范營養師從業行為,促進營養事業發展。
進一步發揮營養學會作用。在人社部和國家衛健委的指導下,開展營養師執業資格認定,參考執業醫師、執業護士和執業藥師的資格準入制度和相關規定,由人社部和國家衛健委制定相關規定,營養學會發揮行業組織的優勢,做好營養能力建設和人才評價工作。
加強營養應用型學科建設。鼓勵高校建設營養應用型專業,加強素質教育和技能培養,促進產教融合,完善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并重的現代營養師職業教育體系。
通過營養立法,規范營養師崗位職責。鑒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比較完善的注冊營養師職業資格制度,通過法律法規,保障行業有序發展,促使營養從業者獲得更多就業機會并設立注冊營養師的專業技術職稱。
蔡金釵 · 加快營養健康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蔡金釵
全國政協委員
民建福建省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名譽主任
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
“推進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創新發展,增強營養健康食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既是民生所需,也是實現‘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名譽主任、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就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蔡金釵表示,在我國營養健康食品產業日益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比如,營養健康食品產業起步較晚,基礎研究投入力度不足,企業創新能力較弱,產品同質化嚴重;還有,營養健康食品的健康聲稱評價和管理制度仍落后于科學發展和市場需求,有待進一步健全。
針對上述問題,蔡金釵認為營養健康食品要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創新。他建議在食品工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打造一批國家級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創新中心,發展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學技術,形成若干創新型產業集群,助力食品產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
此外,為了方便消費者選擇營養健康食品,蔡金釵建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健全市場監管機制,在加大市場監管和完善產業政策法規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功能性營養健康食品的界定,修訂和完善健康功能評價方法和判定標準,明確功能定位和釋義,方便消費者選擇。
在中醫藥和傳統食療養生日益受到關注的大背景下,蔡金釵建議大力推進社區營養健康知識的普及,大幅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加快推進中醫藥、地域特色食材與營養健康食品融合發展的基礎研究,加快藥食同源市場化進程,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營養健康食品產業,推動中國特色營養健康食品走向世界舞臺。同時,加快推進營養立法工作,推動營養健康大數據平臺建設,系統、全面記錄國民健康狀況和營養需求,讓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可以更加精準有效地進行產品研發和推廣,實現科技引領下的精準智慧營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