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國社交商業十大悲情人物 || 年度盤點
2021年既是大事頻發的一年,也是重構商業格局和秩序的一年。
本文來源 | 財鯨島 · 社交商業研究院本文作者 | 喙鯨靈編輯整理 | 新零售經濟網專題部
2021年,對于社交商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大事頻發的一年,也是重構商業格局和秩序的一年。
查稅風暴令網紅主播聞風喪膽。雪梨、薇婭被罰遭封禁,查稅風暴一夜之間席卷整個社交商業圈,引發補稅潮,據稱有成千上萬的網紅直播主動自查并補繳稅款。
破產重組、暴雷跑路前赴后繼。在過去的一年里,破產成為了社區團購的代名詞,同程生活、呆蘿卜等相繼倒下,十薈團、橙心優選、美菜網、京喜拼拼劇烈收縮調整。“燒錢大戰”下的社區團購賽道,逐步變得一地雞毛。
涉傳遭查處此起彼伏、凍結資金以億元計。前有嗶嗨啤涉傳被凍結資金2億,后有TST涉傳被凍結資金6億,社交商業似乎難逃涉嫌傳銷的厄運。
反壟斷大棒之下所有大廠無一幸免。2021年被譽為中國反壟斷“大年”,在頂層設計完善的同時,監管層對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監管措施不斷加強,阿里巴巴、美團、騰訊等知名互聯網企業接連遭到反壟斷處罰。
如何讓社交商業規范、健康發展,成為行業新的命題。諸多事情都表明,2021年也是社交商業發生結構轉折的一年,變革無處不在。
為此,財鯨島、社交商業研究院將選取過去一年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政策進行年度盤點,總結這一年以來社交商業的整體特征、發展軌跡,以及踩過的、坑趟過的雷,為2022年的良性發展提前做好規范措施。
今天,我們先來梳理一下“2021年度中國社交商業十大悲情人物”,希望這些代表性人物的所做所為能給大家一點警醒。
張庭
公司涉傳被凍結資金6億
明星身份不是違法護身符
2021年12月23日,張庭公司達爾威被爆出利用網絡從事傳銷活動。調查發現,其公司自創品牌“TST庭秘密”采用多層級上下線銷售模式,且團隊計酬模式符合傳銷性質。其實,關于張庭的“TST庭秘密”涉嫌傳銷之事自從成立以來一直就沒斷過,被監管機構查處只是早晚的事。
據悉,張庭的微商帝國成立于2013年。2020年6月,直播帶貨興起后,張庭也加入了直播大軍,且業績相當不錯。據不完全統計,張庭的7場直播專場的總銷售額高達6.4億,其中有3場的單場銷售額破億。
回看張庭公司達爾威的發展史,曾是年繳稅12.6億坐擁青浦第一的納稅大戶,2018年度繳稅總額更是高達21億元,并于2019年榮登“上海市青浦區百強優秀企業名單”榜首。但據多家媒體報道,達爾威公司此次被查處凍結的資金高達6億元。
一直以來,張庭公司的產品和商業模式都備受消費者質疑,在2016年甚至還爆出消費者使用其產品后出現爛臉,但在公司毫無底線的辟謠和眾多明星光環的籠罩下,這些負面消息被淹沒了。
俗話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12月29日,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表示,該傳銷組織從2013年就已經開始,存在跨度時間長、涉案人員多、涉案資金大三大特點,目前此案已進入財務審計階段。由于受到涉嫌傳銷的影響,有關張庭的所有社交媒體賬號已經被全部封禁。
“TST庭秘密”并不是第一個被傳出涉嫌傳銷的微商品牌,但也絕對不會是最后一個,希望張庭事件能給廣大微商行業從業者提個醒,切不可重蹈覆轍。
龔文祥
自曝偷逃稅被罰傾家蕩產
微商老炮從炫富走向賣慘
2021年11月30日,微商老炮龔文祥在自己個人的社群里發布了“致全體老會員最后的一封信。”在信中龔文祥表示收到了工商、稅務、公安、法院等專案組的聯合調查,追繳了高額的稅款,他也因此負債累累、傾家蕩產。消息一出各界嘩然,有人唏噓有人感慨,有人質疑真假有人拍手稱快,更多的人則是大喊:這個騙會費的家伙終于涼了。
在微商勢頭最猛的那幾年,龔文祥迅速崛起,并且自封微商教父。那時的龔文祥極其高調,炫富程度不亞于郭美美,聲稱身邊美女如云、一副眼鏡10萬、在深圳一天買一套豪宅、買房如買菜、每個月零花錢600萬、每年發微信紅包300萬等等。
甚至在2017年12月,龔文祥還煞有其事的通過微博官宣了自己的收入明細,其中包括:每年1000個交2萬元會費的觸電會會員;10個每年36萬元的年度客戶及10個觸電報年度客戶;50個10萬元每次的出場費;500萬論壇收入;每天5條8000元一次的私人號廣告等。
創業十二年,龔文祥可謂是多次踩中了風口,吃到了時代紅利。這一次龔文祥自曝因偷逃稅遭查處,并稱已到了身無分文的地步,開始進入賣慘模式。隨著查稅風暴乍起,饒是龔文祥這樣一個微商老炮也難逃國家法律的監管和嚴懲。
吳召國
再次深陷涉傳輿論漩渦
思埠集團再被凍結2億
2021年12月29日,隨著“TST庭秘密”涉嫌傳銷被查的消息被各大媒體口誅筆伐之時,廣東思埠集團有限公司與王老吉品牌合作推出的“嗶嗨啤”項目也因涉嫌傳銷被河南省獲嘉縣市場監管局申請凍結賬戶2億元,與之相關的7家關聯公司賬戶也均被凍結。
這并不是思埠集團第一次因涉嫌傳銷被查。在2019年,吳召國打造的社交電商平臺“未來集市”APP就曾因涉嫌傳銷被湖南省衡陽市法院裁定凍結13個銀行賬戶,吳召國本人也因此在互聯網上消失了有一年之久。
與其他社交電商APP的運作一樣,未來集市是一種“自用省錢、分享賺錢”的方式。該模式與備受媒體質疑的貝店幾乎一樣,同屬拉人頭裂變的模式。以至于上線不久,就因涉嫌違規分銷,微信公眾號被騰訊封號。
未來集市沒能搶占社交電商的天下,次年吳召國帶著思埠集團回歸,入局直播行業,并作為首批主播入駐生活有魚。但生活有魚的經營模式與吳召國此前經營的未來集市類似,同樣采用了傭金返利以及拉人頭賺錢的模式,只不過這次的平臺在直播電商。
時至今日,市面上也再難聽到有關未來集市和生活有魚的更多消息,取而代之的是“吳召國的思埠集團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2億元”。
從傳統微商到社交電商,吳召國選擇的路線均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相符,但無論是未來集市、生活有魚,還是嗶嗨啤涉傳事件,他都需要好好再思考一下自己項目出現問題的原因在哪里,不可在一條錯誤的路線上行走三次。
一切都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提,法治社會,容不下違法鉆營的“秘密”;法律之傘,只保護守法本分的經營。
2021年12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顯示,國家對打擊傳銷力度逐漸加大,新技術手段的出現有助于甄別新形勢下以電商、微商、消費返利等名義開展的新型傳銷行為。在這個監管日漸趨嚴的時代下,人人都不可心存僥幸。
雪梨
因偷逃稅被處罰近億元
當紅主播牽出查稅風暴
2021年11月22日,雪梨、林珊珊偷稅漏稅事件被正式公布。據報道,兩人因偷逃稅款被依法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分別計6555.31萬元和2767.25萬元,共計近億元。
事件曝光之后,當紅主播雪梨、林珊珊二人的微博、抖音、小紅書、公眾號等均被封禁。
同年12月12日,雪梨和林珊珊的淘寶店鋪被強制下架,現已無法搜索到他們的店鋪。而至于雪梨一手創辦的宸帆電商,也走上了“前途未卜”之路。
此次查稅事件發生之后,引發行業波動,成為許多行業人士重點關注和討論的焦點事件。企業直播電商的收入模式和分成模式受到廣泛討論,對于許多品牌和企業而言,企業自播或將成為新趨勢。淘寶直播將大步走向去中心化,更多垂直類的中腰部網紅將崛起,直播流量有望得到再分配。
雪梨偷逃稅這一事件不僅給直播帶貨行業帶來極強的震懾作用,更是牽扯出后續一系列查稅風暴,其余威甚至蔓延至娛樂圈。通過這一事件,能看出國家查稅的決心,并對日后遏制主播刷單和進行數據造假等行為,形成了震懾作用。
薇婭
因偷逃稅被處罰13.41億
“直播一姐”遭全網封殺
2021年12月20日,據稅務部門公布,網絡主播黃薇(網名:薇婭)偷逃稅款,被依法追繳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同日,薇婭發布致歉信,稱愿意為自己的錯誤承擔一切后果。其丈夫兼合伙人董海峰也發布致歉信,表示自己在稅務上的不專業,聘用的專業機構存在稅務統籌等問題。
因其性質惡劣,影響嚴重,距離事件爆出僅過去6個小時,薇婭的淘寶直播間就被凍結,隨后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媒體賬號均被封殺。
據悉,薇婭于2016年5月正式成為淘寶直播的一名主播,四個月后引導成交額達到1個億,此后一路風生水起,還被評為“脫貧攻堅奉獻獎”“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多個榮譽稱號。
從普通電商,到頭部主播,薇婭用了9年,卻在一夕之間遭到全網封禁。
至此,“直播一姐”薇婭倒下,整個直播電商行業更是風聲鶴唳。根據新華網報道,截至今年年初,已有上千位直播主動自查并補繳稅款。
辛巴
一年內兩次被封禁
沒了流量過不安穩
2021年初,辛巴及其團隊因售賣假燕窩遭處罰并封禁,9月又因出言不當被二次封禁。
假燕窩事件一直從2020年年底持續到了2021年初,辛巴及其團隊迫于市場壓力不得不就該事件承認錯誤并進行賠償,除賬號停封60天外,還有200萬元的行政處罰。3月底封禁期結束后,辛巴高調回歸直播帶貨。
但解禁5個月后,辛巴又因出言不當再次被平臺封禁。
不少網友發現,辛巴曾在2021年4月深夜連線徒弟蛋蛋的直播間,稱自己“內心被資本打敗了,被流量打敗了,被某些平臺打敗了”,并向粉絲“告別”。甚至在“618賣貨節”期間,被譽為快手第一主播的辛巴還在直播時控訴平臺限流,稱自己8000萬粉絲+2500萬元流量換來的結果是直播觀看人數不足100萬。
隨后,作為“網紅”的辛巴又發表了一系列不合規的言論,且多次忽視平臺的提示,最終結果是被平臺二次封禁。而這次被封又會持續多久,是否會被永久封禁?官方并未給出明確說法。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每個網紅都想爆火,每個帶貨主播都想要一“戰”成名,但若不能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那么這些網絡紅人很快就會“過期”,嚴重的甚至受到打壓,逐漸喪失流量。這一點,辛巴就是最好的例子。
被限制了流量的辛巴又經歷兩次封禁,這個2021年他過的可謂太不安穩。沒人知道他下一次回歸直播間是什么時候,但至少辛巴的人設已經徹底崩塌,直播圈的唯流量論正在逐漸被打破。
張良倫
經營不善拖欠貨款超6000萬
電商黑馬最后卻要靠跑路躲債
從傳統電商、社交電商、特賣平臺至自由電商品牌,多輪轉型受挫的貝貝集團如今因經營不善導致總部人去樓空,旗下“貝店”拖欠商家貨款超6000萬元后被堵門討債。
商家表示,被拖欠的貨款基本都在50萬元至60萬元,20萬以下的很少,更不乏有的供應商被拖欠四五百萬的大額貨款,并且每家還有1-5萬元不等的保證金未退。
相關資料顯示,曾被譽為“下一個劉強東”的電商黑馬張良倫在2017年建立了貝貝集團,并推出了“貝店APP”。貝店運營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業內譽為“黑馬APP”,曾是十分炙手可熱的電商企業之一,且旗下擁有貝貝網、貝店、貝倉、貝省等業務平臺,先后獲得多家知名風投機構的投資。
作為前幾年母嬰電商平臺風靡一時的風口,貝貝集團也曾在獲得融資后跑馬圈地,但因企業模式不夠清晰,沒有完善長線戰略,最終倒在大浪淘沙之下。
從2021年3月砍掉貝倉線下店,到4月部分商家開始陸續反應無法從貝貝網后臺提取貨款,再到8月商戶上繳保證金的界面被隱藏,引發供應商的大量投訴、維權……創始人張良倫一直未曾露面。
本應可以成為商業奇才的張良倫,面對集團的沒落,選擇了撒手不管,卷錢跑路。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商人雖以賺錢作為最終目的,但也需講求道德原則,不應該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侵犯他人利益的基礎之上。
劉書樺
拼拼有禮崩盤被立案偵查
公司遭圍堵老板投案自首
2021年9月4日,拼拼有禮被傳崩盤,同月6日,上百用戶圍堵總部。9月15日,創始人劉書樺主動投案,目前案件處于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拼拼有禮成立于2020年8月12日,作為“拼團”項目的鼻祖之一,拼拼有禮曾憑借著一套“購物不花錢,還能賺錢提現”的說辭,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掘金玩家。但注冊拼拼有禮必須要邀請碼才能注冊,且用戶可通過拉新人的方式獲取收益。下線達到5個能獲得其在平臺收益的12%;達到25個,收益達18%;達到125個就有24%的收益。
其實早在2021年8月份,就有大量自媒體對“拼拼有禮將崩盤”一事發出預警,且平臺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無法提現。從9月4日開始,不少用戶開始反映自己的錢被壓在拼拼有禮中無法提現。次日下午,圍堵在總部現場的人數達近百人。
據相關數據顯示,拼拼有禮已有用戶600萬,其中活躍用戶達300萬,日交易流水量高達2億,提現金額日超3000萬。而在拼拼有禮之前,企業還曾開發出惠鯨、拼拼優米兩款拼團APP,現如今這兩款產品早已崩盤。
9月15日,拼拼有禮法定代表人劉書樺主動投案。經依法調查,公安機關對劉某樺、張某桐等人涉嫌犯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李陽
低估生鮮電商燒錢速度
獲7億融資也難逃破產
2021年10月20日,呆蘿卜宣布停業公告,表示企業未能引入重整投資人,難以為繼,即日起停業,陸續閉店。
創立于2015年10月的呆蘿卜可以稱得上是生鮮新零售的領導者,從出生到崛起用了6年時間。但細數呆蘿卜發展經歷,卻發現這一路走來,它并不平穩。
2018-2019年,呆蘿卜獲得兩輪融資,總金額約7億元。2019年初,呆蘿卜的店門數量突破1000家;9月,進入潛力獨角獸榜單;11月,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上千家門店關閉。2020年3月,合肥中院受理呆蘿卜破產重組一案;9月,收到一份1000萬美元的投資意向書。2021年10月,發布停業公告。
可以看到,持續兩年的資金問題最終還是讓呆蘿卜成為了強弩之弓。創始人兼CEO李陽在呆蘿卜第一次出現資金問題的時候曾表示:低估了生鮮“燒錢”速度。快速增長的業務終是讓呆蘿卜入不敷出,7億元的融資也燒不來社區團購的未來發展。
何鵬宇
社區團購第一個倒下的獨角獸
從更名到破產只用了一個晚上
2021年7月6日凌晨,同程生活創始人、CEO何鵬宇宣布放棄原有社區團購業務,啟用新品牌名“蜜橙生活”,切入團長供應鏈服務端。卻在第二日晚,蜜橙生活宣告破產。
成立于2018年1月的同程生活曾在三年內獲得8輪融資,總融資額近4億美元。而僅生存了三年半,同程生活便申請破產。
回看同程生活的發展歷程,會發現一切都太順利了,與當時行業同企業相比,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直到2020年下半年巨頭的紛紛入場,才讓同程生活感受到了不適。
2020年底,何鵬宇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同程生活2020年的GMV接近百億規模。但2021年4月,同程生活就被爆出退出湖南市場;7月,辦公大樓遭人圍堵討債。
現在再回看同程生活會發現,創始人何鵬宇并沒有做好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以及內部擴張節奏發把握。有資金,有時間,卻沒有建立起企業自身的核心優勢和競爭力,這不是資本的錯,而是企業領導者不會花錢的錯。
盡管面對公司破產,何鵬宇承諾會再次創業,并盡個人一切努力償還債務,但對于資金鏈緊張的人而言,或許等不到那一時刻。
三年半的深耕最終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沒有讓資本看到盈利的希望,何鵬宇現在能做的,也只能是在各種罵聲和譴責聲中負重前行了。
- 社交電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