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衰或實現 中國科學家破譯部分衰老密碼
央視網消息:人口老齡化及衰老相關疾病的高發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深入研究衰老機制、科學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十三五”期間,我國的衰老研究成果顯著。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和他的團隊找到了“保持細胞年輕態”的分子開關,可以通過重設衰老的表觀遺傳時鐘,使細胞老化的節奏放緩。
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團隊正在通過反復試驗發掘隱藏在人類基因組中誘導細胞衰老的遺傳信息,希望通過相應的干預抑制衰老的加速。他們目前的研究發現,人類基因組中內源性病毒元件的激活是誘導細胞和器官衰老的關鍵因素。
不久前,部分衰老密碼被科學家破譯。他們歷時七年對千萬級個人類細胞進行了培養和篩選,從2萬多個人類基因中驗證出了數十種沒有被發現過的可促進細胞衰老的基因,通過反復篩查最終確認了一個名為KAT7的新型人類促衰老基因。實驗證實,將該基因在老年小鼠的肝臟中部分失活后,可使81%的小鼠年齡超過130周,而這約等于人類的80歲。
對于衰老的研究往往冗長、繁瑣,此項研究是國際衰老生物學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而根據該研究新發現的數十個衰老調控基因,科研團隊建立了目前國際上最完善的人類衰老促進基因名錄。“十三五”以來,我國科學家的系列研究成果加深了對衰老的科學理解,為衰老的主動干預奠定了重要基礎。
自古以來人類渴望年輕抗拒衰老,而細胞衰老正是機體衰老的根本原因。以衰老細胞為靶標有望發展出針對骨關節炎、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衰老相關慢病的新型防治策略。我國“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概述中指出,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一歲。即將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的未來,在衰老研究的征途上如何實現“健康地老”是擺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中科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劉光慧:比如說我們將來在衰老的科學評估、衰老的藥物干預、衰老的基因干預、衰老的細胞干預和主動健康方面,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創新來助力實現健康老齡化,實現一個老而不衰、老而無病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