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又有新動態 化妝品行業標準化信息時代到來
2021年9月24日,為推進化妝品監管信息化建設與數據共享,國家藥監局組織編制完成《化妝品生產許可管理基本數據集》《普通化妝品備案管理基本數據集》《特殊化妝品注冊管理基本數據集》《化妝品監管信息基礎數據元(注冊備案及生產許可部分)》《化妝品監管信息基礎數據元值域代碼(注冊備案及生產許可部分)》等5個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1年10月23日。
據了解,這是國家層面首次針對化妝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出臺系統文件,預示著行業監管將邁入標準化信息時代。
據相關人士介紹,上述5個征求意見稿是藥監局信息系統的構建標準,主要是解決監管部門之間的系統對接、信息互聯互通的問題,對企業的影響不大,企業只需要按照構建的體系進行信息填寫即可。
但對于行業進行標準化數字化管理卻具有重要意義。
自2021年1月1日起,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正式實施,化妝品行業全面進入監管2.0時代。
強監管的背后,是化妝品市場的一片欣欣向榮。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市場規模為3958億元,2021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到4781億元,千億化妝品市場蓬勃發展。
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加強內部信息系統整合的同時,也在積極開展各類新信息系統建設。
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是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性工作,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信息化標準體系是實現市場監管信息化一體化的基礎,是加強市場監管信息化統一規范、提高數據質量、有效開展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保障。
當然,化妝品市場也不例外。國家對化妝品行業的監督管理進入了全面且數字化、信息化的新階段。
建立行業基本數據采集標準,統一管理尺度,更有利于行業實行全面監管。
上述5個基本數據集的征求意見稿分別從化妝品生產許可管理、普通化妝品備案管理、特殊化妝品注冊管理、化妝品監管信息等4個方面的數據采集進行了標準化的規定,內容涉及了基本數據集的分類、摘要、數據子集等,此外還規定了化妝品監管信息基礎數據元值域代碼(注冊備案及生產許可部分)。
從生產備案到經營管理,全面實施統一管理尺度。
比如,《化妝品生產許可管理基本數據集》中的數據集主要包括化妝品生產許可管理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基本數據集,包括化妝品生產許可申請、辦理、審批等方面的內容。《普通化妝品備案管理基本數據集》的內容包括:產品名稱、備案編號、備案人、成分、備案后監督檢查情況等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4月1日,行業翹首以盼的新化妝品注冊備案系統(化妝品注冊備案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自2021年5月1日起,舊平臺不再接收特殊化妝品注冊申請和普通化妝品備案資料提交。另外,在剛剛過去的9月15日,普通化妝品備案系統備案后檢查通道也已經正式關閉。
此前,就有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線的新系統,是在為化妝品監管信息標準化做準備。另外,化妝品征求信息化標準有利于統一化妝品注冊備案、生產、經營的管理尺度。確定數字化標準,監管才能有跡可循。
其實,早在2019年,國家藥監局就曾發布關于公開征求《藥品生產企業追溯基本數據集(征求意見稿)》等5個標準意見的通知,來推進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
至于未來化妝品是否會建立同藥品一樣的產品追溯體系,從長遠來看,向更嚴格的標準發展是趨勢,所以,化妝品建立標準化追溯體系是早晚的事,但不可否認,過程一定是曲折的。
另外,數據共享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數字經濟時代,要善用數據生產要素,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從而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萬物互聯的當下,數字經濟生態基本覆蓋了社會生產的方方面面,數據不再只是單純的經營活動副產品,還成為了開發新型商業模式的基礎資產和創造未來發展機遇的戰略資源。
如若在統一的數據標準之下,實現信息系統與大型電商平臺互聯互通,對于行業和平臺之間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總之,對化妝品行業信息系統標準的規范,有利于實現統一管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