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市場 會否成為未來直銷行業主旋律
八月上旬,安永國際與美商維善優的合作引發關注。有人指出,維善優是借殼安永登陸中國直銷市場。似是武斷的言論,其實不無道理。在中國政府暫停直銷牌照發放的環境下,除安永與維善優外,理想與華萊、天美仕與新生命也在今年“牽線搭橋”地走到了一起。另外有信息提到,大溪地與愛睿希也或將“合體”。
企業間的合作,通常是指不同的企業通過協議或其他聯合方式整合優質資源,共同開發產品或市場,以獲取整體優勢的經營活動。而聚焦于安永、維善優,理想、華萊,天美仕、新生命,大溪地諾麗、愛睿希,它們的合作在外界看來,一言以蔽之的則是牌照與市場的互補,這是它們亟需的、對方又正好擁有的核心資源。
安永、維善優
安永(中國)原名為珠海保稅區永健保健食品有限公司。2017年7月5日,商務部直銷行業信息管理系統網站公示珠海保稅區永健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信息。2018年6月20日,商務部直銷行業信息管理系統網站發布珠海保稅區永健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重大事項變更調整信息:永健調整企業名稱由珠海保稅區永健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變更為安永(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
安永作為拿牌直銷企業,卻在獲牌三年后的當下選擇攜手美商維善優,或許與其直銷市場的運作狀態不無關系。有信息指出:獲牌之初,安永也曾嘗試自己起盤、啟動直銷市場并開展過以香港直銷商為主的市場活動。以現今眼光回望當初,其產生的效能應當是有限的。安永始終沒能成功組建起一支活躍、穩健的直銷商團隊,且在后來的2018年、2019年接連遭遇“權健事件”、“百日行動”和新冠肺炎疫情。幾經波折后,安永的直銷路也愈發黯淡。
與安永不完全相同,維善優在發展直銷的過程中雖然也并非一帆風順,但對于未來,其仍然充滿了憧憬。
據悉,維善優創立于2017年1月,總部位于美國猶他州。創始人Dallin Larsen(達林·拉爾森)擁有十分豐富的直銷從業經驗,創辦維善優是其聯合創辦蒙納維后的第三次創業。
或許是看好中國市場的廣闊前景;或許是受到屆時維善優聯合創始人兼亞太區總裁朱丹的影響;亦或許,兩者兼有。在創立之初,維善優就與美國市場同步開啟了中國市場的業務。據相關信息顯示,維善優最初三年在中國發展得頗為順遂,但在2020年,伴隨朱丹的出走,維善優在大陸市場的運作便陷入了停滯。2021年下半年,維善優迎來新的轉機與征程。曾在嘉康利、如新、優莎娜等多家外資直銷企業任職過的、對中國直銷市場熟悉非常的新任大中華區總裁黃海濤走馬上任。
“我與維善優創始人達林·拉爾森是舊識,都曾服務于優莎娜,雙方有著基于長久而可持續的經營理念共識。”黃海濤曾如是表達。而對于維善優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黃海濤首要強調“合法經營”。他認為,想在中國長久合法的經營下去,“直銷牌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鑒于此,安永、維善優的合作顯現出充分的前提。“我們正在積極的收購國內的直銷企業”。這是黃海濤在今年3月舉行的一場招商會上表達的內容。作為外資企業,在目前中國商務部暫停發牌的環境下,想來對優莎娜、葆嬰的模式不無考量,以收購中國本土拿牌直企的方式曲線獲牌,或許是其理念中“保障合法經營”的重要一環。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5月,周希儉曾攜旗下平臺viiva入駐安永(中國),并推出了社交電商新零售消費創業平臺“viiva購”。屆時,業界有聲音指出,周希儉與安永的合作實質上是“借殼”。而此番,安永攜手維善優,在外界看來,與一年前安永與viiva的合作并無二致,是安永的二次“借殼”。
理想、華萊
這邊廂是云南,那邊廂是湖南。同樣的宜山宜水,同樣的盛產國飲——茶。2021年7月,理想正式牽手華萊,理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為華萊大股東,占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東持股比例51%,張先枚與陳四連分別持股32%、17%。“云南普洱”碰撞上了“安化黑茶”。
站在雙方已經攜手的既定事實上復盤此前的“蛛絲馬跡”。2021年6月28日,華萊黨委組織冷市、萬隆兩個黨支部走進梅山文化園召開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并在梅山文化園董事長張青娥的陪同下參觀園區及紅色文化展示館。此次活動,華萊特邀理想焦家良出席。
2021年7月19日,“理想華萊”邀請媒體嘉賓在湖南安化召開媒體溝通會,梳理過往、展望未來。會上,理想華萊總裁張先枚表示:同樣作為茶企,理想、華萊早有淵源,兩家企業高層間也經常走動交流。他提到,早在2007年,理想科技就曾應安化地方政府之邀來洽談合作,只是條件未成熟未能達成。2009年,華萊開始創業之旅。兩家合作的“種子”也就此埋下。
時間的沖刷、風雨的磨礪,理想和華萊在各自發展的征途中經歷了不同磨煉。當初的“種子”到如今的生根、發芽,就像是機緣所至。
2014年1月7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公示理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的信息。屆時,理想將第42張、西部第1張直銷牌照收入囊中。多年來,理想在直銷行業的耕耘我們不難看到,但對于企業發展過程的困難,“局外人”還是難以言之鑿鑿。不過理想高層對此似乎頗為灑脫。理想華萊媒體交流會上,理想科技集團董事何文博士面對媒體“理想當下究竟遭遇了什么困境”的提問時回答:企業的發展就像四季,也像人生,總會經歷高峰低谷,但只要想辦法總會戰勝困難。
何文博士口中戰勝困難的辦法是不是“攜手華萊”,我們不得而知。但從華萊過往歷程卻不難看出其對直銷的熱忱。2015年10月9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公示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直銷的申明。而后,或因多方面因素影響,華萊獲牌并不順遂。如今,同樣因商務部暫停直銷審批備案工作,華萊獲牌的可能性幾乎歸零。值得一提的是,企業申請直銷牌照需同時滿足多項要求。其中包括企業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 8000 萬元;企業申請直銷應提交其在指定銀行開設的保證金專門賬戶憑證,金額為2000萬元,保證金為現金。從一定程度上看,有意申牌的企業都具備一定的實力,且初心是愿意腳踏實地、規范運作的。
正值理想華萊牽手,業界有聲音如是評論:“華萊啥都不缺,就缺一塊牌。”這從側面反映出華萊市場的蓬勃,也或是兩者“合體”的原委。
天美仕、新生命
2021年3月6日,新生命在臺灣高雄巨蛋開展大中華區慶典大會。會上,一則重磅信息引人關注:新生命香港公司通過與中國大陸的獲牌直銷企業天福天美仕(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將在中國政府允許的范圍內采用直銷模式,在特定區域銷售新生命香港公司授權的產品。
關于此次合作,天美仕總裁陳福松談到,未來兩家公司會合作成立“天美仕新生命公司”。新生命公司創始人阿列克謝·戈登斯坦(Alexy Goldstein)表示:此次合作將有利于公司支持中國大陸的新生命家人與會員,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
經筆者了解,New U Life(新生命)是由Alexy Goldstein(阿列克西·戈德斯坦)在美國創建。2017年,阿列克西·戈德斯坦與現在的總經銷商Joe Juliano找到直銷渠道,正式啟用“New U Life”公司名稱及品牌,并發展直銷業務。
2018年、2019年,新生命進入發展快車道。2018年,僅SomaDerm一款產品,新生命就銷售了50萬瓶,創造出約6000萬美元的銷售額;2019年,新生命啟用位于猶他州的新總部,積累經銷商超過180000名。同時,不只滿足本土市場的新生命開啟了海外擴張。其第一個目標就是中國香港。
為加速發展中國大陸市場,2020年3月,新生命開通跨境電商,將產品直接送到了中國會員的家門口,以更快的速率觸達中國消費群體。
但無論如何,想要以直銷模式合規地發展大陸市場,還是那個繞不開資格——直銷牌照。
有著以茶文化創享生活之美愿景的天美仕成立于2009年10月22日。2013年5月底,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公示天福天美仕(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信息。屆時,天美仕成為我國第37家拿牌直銷企業。
據相關資訊顯示,天美仕在獲牌至今的近十年里屢屢陷于負面輿論。其中包括:2013年與維鑫系統團隊合作而鬧得滿城風雨的“一企兩制”;2019年與VV群智合作之后的涉傳舉報;2020年,推出NMN相關產品天美仕逆轉因子綜合蔬果壓片,消費者送檢后發聲,該產品中竟不存在β-煙酰胺單核苷酸(NMN全稱)成分……
泥濘中的天美仕焦急的需要轉機。這一切,與新生命正好不謀而合。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新生命的中國直銷商曾對網信視點提到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新生命實際上是全資收購了天福天美仕,對外宣稱的是合作形式。”
大溪地諾麗、愛睿希
大溪地諾麗、愛睿希的情況與上述“三對”企業略有不同。一方面,兩者攜手只是業界流傳、揣測的,官方并未發布確切信息;另一方面,兩者就算攜手,“合并”一詞或許也更為精準。因為它們有共同的母公司——新世紀公司。
分別來看,大溪地諾麗于1996年在美國猶他州成立;2003年其產品獲得歐盟新型食品證書,打開了歐盟市場;2005年,大溪地諾麗在廣州設立大溪地諾麗飲料(中國)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獲得國家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
拿牌的順利,沒能延展到大溪地諾麗直銷事業的發展中。或許是因為2015年商務部較為密集地發出了19張直銷牌照,大溪地諾麗未能搶得優勢資源;又或許作為外資企業大溪地諾麗在文化、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在中國大陸“水土不服”。總而言之,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多年里,大溪地諾麗表現平平。
2018年12月,大溪地諾麗被新世紀公司收購。
愛睿希林林總總的資訊有兩點讓筆者印象深刻,即“超強的開拓力”和“為牌照付出了10年努力”。
據悉,愛睿希成立于2011年初,總部位于美國猶他州。在業務發展方面,愛睿希2015——2019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17%,業務深入到35個市場。在美國知名直銷媒體《直銷新聞》發布的“DSN2020全球直銷公司100強”榜單中,愛睿希以2.3億美元的業績位居第35名。其中大中華區作為愛睿希重要的市場,2017年,公司高管曾透露,愛睿希在國內的業績每月可達到8000萬元。
對于直銷牌照。信息顯示,愛睿希從成立之初就以中國為主要市場,2013年12月,愛睿希香港分公司收購天之源生物技術(天津)有限公司,而后又兩次對其注資并將該公司更名為愛睿希(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有言論指出,這些舉動是愛睿希致力打造國內生產基地從而滿足申請直銷牌照對生產基地的要求。
2016年,愛睿希在天津著手直銷牌照工作。但伴隨權健事件的風波,在商務部暫停直銷審批備案工作后,愛睿希和心中熱切期盼的牌照無疑漸行漸遠。
2020年7月20日,新世紀公司宣布與愛睿希達成收購協議,同時,愛睿希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 Fred Cooper 加入新世紀公司董事會。
一個有牌照,一個有市場,大溪地和愛睿希在同一個“屋檐”下神奇的互補著。這也不由得讓人揣測,這是否就是新世紀公司先后收購它們的緣由之一。畢竟作為航母集群式的企業,收購合并、優化業務結構無疑是新世紀的拿手好戲。
企業合法、合規地開展合作,整合彼此的優勢資源,共享、共建產品、品牌與渠道,在筆者看來是不錯的現象。畢竟國內數十家直銷企業拿牌后也并非每每都能在市場如魚得水,有的歷經努力后仍然無法突破瓶頸、有的屢屢受挫心灰意冷,困頓的拿牌企業和受到申牌“限制”卻干勁滿滿的無牌企業,若能規范的、良性地攜手發展,想來也是極好。“牌照+市場”的合作方式,未來會否成為市場主旋律?相信無論答案如何,毋庸置疑的是,中國直銷行業已然在不斷的復蘇。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