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至寶多肽:有人迷信功效當藥吃,導致病情延誤不治身亡
近日,顏值君從市場渠道了解到,有一款名叫至寶多肽的產品特別火爆,被經銷商包裝為一種“神藥”:“至寶多肽是藥食同源,并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不過,顏值君發現,該產品主要成分與發明專利提到的成分明顯不同。更為嚴重的是,有人因為迷信至寶多肽功效,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最終去世。銷售人員宣傳“包治百病”
據悉,至寶多肽是仁德康泰(天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仁德康泰)旗下一款產品,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23日,注冊資本600萬元,實繳10萬元,法人代表為路丙申,老板叫路領群。在路領群名下,有一個發明專利:《一種溶解血栓、抗血凝的藥物組合物》(專利號:2018112558820),申請日期為2018年10月26日。據《專利說明書》,藥物組合物主要配料有水蛭素、蚓激酶、納豆激酶等(分別從水蛭、蚯蚓、納豆中提取),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水蛭、蚯蚓等都是傳統中藥材成分。來源:至寶多肽銷售人員
來源:至寶多肽銷售人員《專利說明書摘要》還提到30名患者服用藥物組合物以后,疾病癥狀(腦供血不足、血液粘稠、胸悶氣短、心絞痛、腦血栓等)消失或者明顯改善。在市場中,根據發明技術生產的產品叫“至寶多肽地龍蛋白納豆粉”,但并非藥物組合物,只是一款普通食品。據該產品的外包裝,配料主要成分與發明專利配料主要成分明顯不同,對此,至寶多肽經銷商李某解釋說“公司已對配方進行了升級。”關于至寶多肽的配料,仁德康泰官方與市場經銷商的說法各執一詞,猶如一個羅生門。官方公眾號“仁德康泰健康管理”在2020年5月18日發布的一條《重要通知》提到:因水蛭素、蚯蚓酶屬于藥物,不屬于食品范疇,禁止經銷商宣傳至寶多肽含有水蛭、水蛭素、蚓激酶等。然而,市場中,至寶多肽銷售人員宣稱得最多的就是至寶多肽有發明專利,藥食同源,含有水蛭、蚯蚓、納豆等提取物。至寶多肽經銷商張某稱,至寶多肽至少有9大功效:
來源:至寶多肽銷售人員1. 能快速抗血凝,預防血栓形成;2. 能夠12小時發揮溶栓作用,快速分解血栓的核心物質、纖維蛋白;3. 能激活尿激酶的活性、提高自身溶栓的能力;4. 能有效改善和血栓因子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比如,手腳冰涼,視力下降,高血壓、糖尿病,老年癡呆癥等;5. 能美容養顏、抗衰老、延長壽命;6. 能提高腎氣、增進夫妻感情、實現完美的性生活質量;7. 能提高腸動力、調理腸炎;8. 能提高記憶力和睡眠質量;9. 能提高身體各個排毒器官的能力。神乎其神的所有宣傳中,至寶多肽“最知名”的功效是“血栓克星”。另外,至寶多肽銷售人員稱產品對于其他30多種疾病也適用。
來源:至寶多肽銷售人員有人迷信功效當藥吃據裁判文書網,一名河北男子楊某因為迷信至寶多肽功效,延誤治療,病情加重,結果不治身亡。
據悉,楊某患有短暫性腦缺血、高血壓、腦梗死、高脂血癥、脂肪肝、頸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于2019年8月12日住院治療,8月16日出院以后一直服用醫院開的5種藥物。2019年8月26日下午,一名同姓的至寶多肽銷售人員向楊某推薦說,至寶多肽有專治腦梗、腦血栓、心血管病等功效。銷售人員通過其攜帶的血液儀器,對楊某的胳膊進行采血并檢測后,確認楊某“血稠”。2019年8月27日下午2時許,楊某購買了2盒仁德康泰“至寶多肽”產品,每盒358元,實付700元交與銷售人員(7張100元),銷售人員囑咐說每天服用一次、每次一袋,同時囑咐說之前在醫院開的管心腦血管疾病的藥都不用再吃(高血壓、高血糖的藥物可以吃),每天保證喝水4-5斤,并聲稱“使用我們的產品后能夠清理血管堵塞并且血管永遠不賭”。購買產品后,楊某嚴格按照至寶多肽銷售人員囑咐服用,直至2019年9月20日晚約20:30,于家中突發腦干梗塞,最終于2020年6月5日去世。隨后,楊某家人把仁德康泰、至寶多肽代工廠、銷售人員同時告上法庭。仁德康泰、至寶多肽代工廠、銷售人員辯稱,楊某死亡事實與產品至寶多肽無必然因果關系,沒有提供司法鑒定報告,也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楊某是因為服用至寶多肽產品后死亡的,生產的產品在外包裝處明確載明為固體飲料,外包裝也沒有宣傳過療效,也沒有推廣過任何血液檢測儀器,所以楊某的死亡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缺少必要證據證明損害結果與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與服用至寶多肽產品無必然聯系,楊某家人的訴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認為,銷售人員將產品類型為固體飲料的“至寶多肽”推銷給楊某,并宣傳“至寶多肽”有治療作用,囑咐其停用管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楊某聽信銷售人員的宣傳,延誤治療,在楊某病情加重后死亡事件中有一定過錯,應適當賠償其經濟損失。另外,楊某系成年人,應知道固體飲料與藥物的區別,但其不遵醫囑按時服藥,輕信銷售人員的宣傳,延誤治療,應承擔主要責任。根據本案實際情況,以賠償70000元為宜。因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代工廠曾2次被罰顏值君發現,至寶多肽代工廠為煙臺金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金子生物)。
天眼查顯示,金子生物曾先后兩次因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被分別罰款5萬元、7萬元。2018年11月22日,金子生物還因食品廣告出現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直接或者間接地宣傳治療作用,借助宣傳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該食品的治療作用,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被罰款3069元。另外,仁德康泰公司于2020年8月20日也因虛假宣傳被罰款6.25萬元。一名金子生物的工作人員告訴顏值君,金子生物只是至寶多肽代工廠,“至寶多肽是食品,配料中沒有水蛭、蚯蚓,我們不宣傳也不銷售(至寶多肽)。”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銷售人員把至寶多肽當作一種藥食同源的“神藥”拿來作為宣傳,這是典型的夸大宣傳、虛假宣傳!值得一提的是,據衛生部2009年第18號公告,地龍蛋白被批準為新資源食品,地龍(即蚯蚓)經挑選洗滌、水解自溶、離心分離、微濾、噴霧干燥、包裝等工藝可制成地龍蛋白,每天使用量不能大于10克,并且對質量有嚴格要求:不得檢出蚓激酶。
諷刺的是,這恰恰是至寶多肽銷售人員宣傳的主要成分。
來源:至寶多肽銷售人員就此,顏值君致電仁德康泰公司老板路領群,接聽后,他以“正在開會”為由掛斷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