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十薈團”陷裁員、關閉危機,社區團購或大洗牌
8月22日,十薈團被曝大量裁員,將關閉多城業務。
此前,創始人陳郢發布一封內部信提到,短期內,在部分效率較低的業務區域,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并且宣布十薈團近期將與阿里MMC在部分地區進行區域整合。
除了十薈團,此前,同為社區團購“早期玩家”的同程生活停擺、食享會“人去樓空”,社區團購行業是否進入大洗牌?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快評供記者參考。
燒錢換規模、虧損換流量進入惡性循環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十薈團作為社區團購的早期玩家,從成立到迅速崛起,并且經歷七輪融資,再到衰退,可謂社區團購的一個縮影。
出現這樣的情況,跟十薈團以燒錢換規模,虧損換流量有關,產品除低價優勢外,并沒有核心競爭力,平臺缺乏“造血”能力,加上美團系、滴滴系和多多買菜等巨頭雞鴨,落于下風。
據“電數寶”(DATA.100EC.CN)電商大數據庫監測數據顯示,十薈團目前共獲得7輪融資,總金額超82.9億元,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啟明創投、鼎暉投資、華創資本、GGV紀源資本等。而近期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21年8月網絡購物小程序TOP50榜》顯示,當時入圍該榜TOP10的依次為:拼多多、京喜、蘇寧易購、京東購物、興盛優選、十薈團、橙心優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
莫岱青表示,隨著巨頭進場,同程生活倒閉,食享會曝雷,而十薈團面對競爭壓力,增長乏力,大量燒錢也讓其急需資金融入,從而使自身陷入惡性循環。
供應鏈能力、用戶運營等缺乏破壞市場價格秩序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表示,像十薈團這樣的社區團購在商業模式上存在問題。
單純靠社區團購,它在供應鏈能力和用戶運營能力方面缺乏,所以這樣一種比較單一的商業模式是很難“跑通”的。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零售應該是有到店零售、到家零售,包括社區團購現在所打造出來的到小區交付的零售形式。
從整體的市場大環境來講,他們也很難單獨的的存活,必須要走成一種融合,能形成一種到店加到家加小區交付,把這幾種形式融合在一起,會形成一種比較有價值的零售形式。
此前,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方熠智曾表示,2020年開始,大量資本涌入社區團購市場,利用資金、流量、數據等優勢,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迅速擴張、“跑馬圈地”、搶占市場、無序競爭。
這種行為破壞了市場價格秩序,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給線下社區經濟造成沖擊,損害了守法合規經營的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利益,長遠上也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各大互聯網平臺和企業,與其在“低價傾銷”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上下功夫,不如結合自身流量優勢,進行更多技術創新,在產品服務方面提升自己,在不破壞實體經濟的前提下,合作雙贏,爭取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和環境,讓整個社區團購行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
據國內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顯示,2021年上半年興盛優選、橙心優選、十薈團、美團優選等接到用戶投訴,其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退貨退款問題、商品質量、訂單問題、虛假促銷、售后服務差、網絡欺詐等。
巨頭加碼加劇競爭十薈團或會黯然出局
莫岱青表示,除阿里巴巴外,還有眾多巨頭紛紛加碼社區團購。
例如,京東投資興盛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美團的美團優選,滴滴的橙心優選等,各家巨頭的不斷加碼,也讓這一賽道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而阿里巴巴投資十薈團,目的在于縮短與拼多多、京東在社區團購方面的距離,加速布局,搶占市場份額。目前社區團購還未出現任何一家寡頭,盡管巨頭已經入局,但大家都還是有機會的。
社區團購還是低價補貼在打開市場,但是低價競爭不會是常態。十薈團出現危機或許會對阿里在社區團購的布局上有所改變,假如與阿里MMC在部分地區進行區域整合,十薈團也有黯然出局的可能。
兩極分化將是社區團購的未來走向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社區團購賽道全面進入巨頭時代后,拼價格、拼團長返傭成了常態,短期內誰也無法實現正向收益,而用戶端的服務創新、體驗創新陷入停滯,整個行業內耗嚴重。
兩極分化將是社區團購的未來走向。多多買菜、美團買菜等巨頭,擁有資本、流量優勢,互聯網思維和打法較為突出,犧牲利潤繼續在全國范圍內做大規模;腰部及以下的團購平臺會專注于自己原有的優勢區域,完善冷鏈物流,確保產品新鮮;豐富菜品種類,提供一站式的購買服務。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目前國內的社區團購玩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獨立創業類,從零到一成為獨角獸,一類是作為公司一項戰略級項目,通過美團、滴滴、拼多多這樣的綜合性電商平臺內部孵化出來。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