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中成藥產品拖累業績終賣掉 康恩貝寄望保健品扮演“蓋世英雄”
康恩貝的業績依然在下跌。在近日發布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中,它實現營業收入31.20億元,同比下降2.36%,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49.20%。2019年和2020年的上半年,收入分別是36.5億元和31.95億元。
而就在發布財報的同一天,康恩貝也正式公布了擬轉讓所持貴州拜特全部股權的信息。從2014年開始,它共計以28億元分批次地拿下了貴州拜特100%的股權。
可以說,康恩貝近三年的業績下滑受到貴州拜特很大程度上的影響。這家公司所銷售的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康恩貝的核心產品,2018年和2019年的業績貢獻分別為17.83億元和 14.11億元,占總營收比重超20%。
但在2019年7月,這款中成藥被列入到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中。當年,康恩貝便首次出現負增長,凈利潤同比下降了57.27%。之后,該藥不出意外地紛紛退出各省級地方醫保支付目錄,再疊加疫情影響其他藥品渠道銷售。2020年底,康恩貝不得不對該藥進行了停產處理。這也是今年上半年業績繼續下滑的核心原因。
市場對康恩貝的關注也一再降低。它的股價已經由2019年中期的11.11元降至現在的4.29元。
在中成藥監管和集采的大趨勢下,中成藥企業的轉型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天士力、步長制藥等這樣體量大的,有近百億元年營收的龍頭企業,都在不斷地“買買買”,進入到包括生物藥、化藥、醫療器械、互聯網醫藥等多個領域。而康恩貝顯然被動得多,營收規模不及對手,且核心業務被“停掉”。在尋求新的增長極時,現有的資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試錯的空間。
康恩貝并未對外過多透露接下來的戰略規劃,只是在去年7月,提出將“打造中醫藥健康產業主平臺”作為未來五年的戰略目標。具體到業務上,以2019年營收為基數,至2025年健康消費品業務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0%以上,這是整個戰略的重中之重。
康恩貝健康消費品事業部總經理胡北則對此的解釋為,著眼點是該市場對應的潛在空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接觸健康消費品,使得健康消費品市場的成長維度空間有了巨大的合理預期?!?/span>
關于“健康消費品”,康恩貝并沒有明確定義。從業務劃分上看,現在的“健康消費品”部分是由“大健康產品”演化來的。自去年開始,這一業務已經成為公司的主營收入來源。財報顯示,保健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1.15億元,同比增長 12.39%,占總收入比重為 53.13%,較2019年增加了11.96個百分點。
這并不算是康恩貝的優勢賽道,在最早的業務劃分上,以C端為主的健康類產品只是被歸納到了“其他產品”類別。不過康恩貝并不是沒有C端經驗,腸炎寧、珍視明滴眼液等幾款直接面向大眾的消費端產品,在各自賽道都算得上中成藥第一品牌。
從中成藥到消費品,完全顛覆了以往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流程。公司管理層也坦言,健康消費品事業部要轉變傳統產品自上而下的開發模式,從消費端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痛點。
中成藥企業“跳到”保健品并不稀奇,步長制藥也在加碼這個賽道。只是資金實力更雄厚,一上來就與一家澳大利亞品牌達成戰略合作。去年底完成引入全國代理之后,步長制藥總裁趙超稱,第一批國內上市的產品有7個,后續還將上市20余款產品,涵蓋心腦血管、骨骼健康、免疫力等多個領域。
不過保健品跟中成藥的銷售渠道大有不同??刀髫愔霸谥谐伤幒头轮扑幧系匿N售主要基于30萬個以藥店為主的終端,而以目前健康消費品的渠道來看,線上的渠道占比越來越高。包括湯臣倍健在內的多個專業化保健品品牌,近幾年在資源分配上明顯偏重于線上。據胡北介紹,康恩貝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也已經部署了多個電商平臺,同時也在進入線下的傳統渠道。
目前可預見的是,康恩貝還要經歷幾年的“陣痛期”,在核心的中成藥產品銷售受阻的情況下,轉型迫在眉睫,這也是為什么保健品一下子被抬升到了“救世主”的檔次。但面對的新市場,意味著大量的組織架構以及銷售和渠道策略的變動,如何在“止血”的同時,騰出資源讓公司有“造血”的能力??刀髫愂稚系馁Y源并不多,甚至不容許有絲毫的差錯,經觀大健康會持續關注這家公司在保健品市場上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