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志牌玉香膠囊兩次因咖啡因問題抽檢不合格
保健食品宣傳療效、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等在近幾年里一直成為輿論關注和監管整治的重心。
據中食安信整理匯總,2021年上半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通報18次食品抽檢不合格通報,通報不合格食品229批次。其中共通報特殊食品不合格11批次,包括:保健食品8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3批次;涉及不合格項目14項,其中部分產品相同批次產品檢出多個不合格項。
可以看到,陜西大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減肥類產品大志牌玉香膠囊在今年4月19日和5月6日兩次抽檢中因“咖啡因”問題不合格。此外還有一款輔助降血壓的福齡花牌福齡花膠囊也因“水分”問題檢測不合格。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3-2020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其中自2017年起,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增速加快,預計到2021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增至2708億元。2021Q1,近八成以上中國老年人購買過保健品。其中,41.9%的老年人“突然想補充體內某種營養”而購買保健品,19.4%的老年人謹遵醫囑,聽從“醫生建議”而購買保健品。
值得注意的是,保健品用戶年齡已經向低齡化發展,中年、青年保健品市場成為保健品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根據艾媒咨詢對2021年中國白領群體購買保健品原因調查顯示,有51.8%白領為了補充某種營養素而主動購買保健品,也有17.8%白領是受朋友的推薦或者被促銷所吸引而購買保健品,還有12%白領是因為醫生的建議服用而選擇購買保健品。
伴隨著保健品市場的發展,隨著而來也避免不了各類的投訴。
據2021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1年上半年食品類投訴共27284件,其中,保健食品投訴總計3943件在食品類投訴中占比為14.5%。投訴類別及數量分別是:質量1547件、安全169件、價格174件、計量25件、假冒71件、合同278件、虛假宣傳831件、人格尊嚴11件、售后服務686件、其他151件。從投訴類別上看,質量投訴占比達到39.2%,遠超虛假宣傳(21.1%)和售后服務(17.4%)。
而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20年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其中保健食品抽檢38644批次,210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9.46%。
今年4月2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舉辦的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副司長梁鋼表示從食品類別看,保健食品等30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低于總體不合格率。
從不合格率上來看,保健品的產品質量有了提高,而虛假宣傳仍是保健品投訴中的一大頑疾。
去年5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專項整治的通知》要求嚴厲打擊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代用茶等特殊形態或包裝形式的食品非法添加、虛假宣傳、違規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
在今年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外發布2021年“守護安全暢通消費”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結果。從不同消費領域和問題表現來看,保健品位列消費者最不滿意的商品之首,主要原因在于個人信息被泄露、遭遇虛假宣傳等。
除此之外,也會有部分企業打保健食品“擦邊球”進行營銷宣傳。例如“防曬霜”VC軟糖、“28天橘皮皺紋減少,皮膚彈性提升15%””澳洲進口膠原蛋白軟糖、“可以喝的煙酰胺”飲品等多數功能性零食等。
在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也就是說,除擁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保健食品標志“藍帽子”產品外,其他普通食品不能就產品的功效進行宣傳。
今年年初,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2021年版)》中,已經將粉劑、凝膠糖果納入保健食品備案劑型。也就是說,未來市面上的粉劑、凝膠糖果功能性食品有望納入保健食品監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