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從“借殼”到“被借殼”,維善優曲線入局直銷市場
8月10日,安永國際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簡立信(Nasser Khan)與美商維善優公司(Vasayo , LLC)簽署合作協議,維善優公司將在中國大陸銷售精選的系列營養補充劑和護膚品。這意味著美國維善優公司正式借殼安永國際登陸中國直銷市場。
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平臺顯示,安永國際于2017年5月正式獲得第87塊直銷牌照,是一家港資企業。安永原名為“珠海保稅區永健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而后在2018年正式更名為安永(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
據了解,珠海保稅區永健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是由香港的安永國際亞洲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在2017年珠海保稅區永健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向商務部進行申牌,在獲得牌照后便更名為安永(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
維善優借殼布局中國市場
據了解,維善優公司于2016年12月開放注冊,2017年1月開始全球試運營,于2017年4月便已經進入了中國直銷市場,而他進入中國第一站便是香港。由此可以看出,維善優與其他外資直銷企業不同,從創立之初,就同步于中國市場。
此后維善優斷斷續續的在中國從事直銷活動,這幾年間維善優發展迅速,甚至吸收了不少優莎娜的經銷商團隊。
2021年4月維善優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收購了中國一家擁有直銷牌照的企業,而現在也終于得以公布。
維善優目前主打MICROLIFE系列的5大產品,其稱所有MICROLIFE系列產品均采用脂質體“Liposome”技術,據其經銷商介紹,所謂脂質體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細胞直接吸收,使產品有效成分的人體吸收率大幅提高到超90%,是繼片劑、膠囊、水狀之后的第四代保養品,是目前最新臨床醫學上發展最成熟的一類新型靶向制劑。
安永從“借殼”到“被借殼”
從“借殼”到“被借殼”,安永經歷了神奇的一幕。
安永為什么選擇委身美國維善優?這就要從安永拿牌后的直銷經營狀況說起了。2017年,我國一共只發了安永和自然陽光兩塊直銷牌照。安永在拿到牌照后,最初也想過自己起盤,公司曾經試圖啟動過直銷市場,還召開過以香港的直銷商為主體的市場活動,但一直動靜不大,沒有組建起一支成熟穩定的直銷隊伍,在市場上也基本很少有關于安永的消息。2018年,行業遭遇權健事件和百日行動整頓后,安永的直銷業務更是直接進入了消停。2019年,又遭遇了疫情沖擊,這又導致安永的直銷業務再難有起色??梢哉f,從拿牌至今,安永在開拓直銷業務方面,基本上還沒有過亮眼的表現。而經過多年的折騰之后,安永想自己經營直銷的心也就越來越淡,轉而賣殼脫困。
其實,安永要賣殼的信號在業內傳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2020年5月,知名直銷職業經理人周希儉攜旗下的平臺viiva正式入駐安永(中國),并推出了社交電商新零售消費創業平臺“viiva購”。從合作方式上來看,周希儉與安永的合作實質上就是“借殼”。因此,安永這次與維善優的合作,在外界看來,與一年前和viiva的合作并無二致,是第二次“借殼”。
維善優與安永合作以市場合作為主
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的規定,直銷企業發生重大變更事項時,需要向國家商務部和市場監管總局進行報備。直銷牌照經營主體變更屬于重大變更事項。
8月11日,今日直聞登陸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平臺查詢,暫時未發現安永與維善優合作相關內容的變更報備信息。因此,從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安永和維善優之間的合作并不屬于重大變更事項,更傾向于是市場方面的合作。
一個有牌照無市場,一個做了市場但缺一塊牌照。安永與維善優的結合,可以說是各取所需。從2018年1月份之后,我國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發放直銷牌照,也沒有再接受新的申牌企業,這導致一些對直銷看好的企業,尤其是國際直銷公司不得不曲線進入,這也表明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直銷市場。維善優在此時入局,可謂是抄底進入。當下,維善優的入局,無疑為當前的直銷市場帶來了更多的信心。
從我國直銷監管的制度和直銷市場的前景來看,未來維善優要長期在中國開展直銷業務,最終仍然需要走上成為直銷企業的道路。從這一角度來看,當前與安永的合作只是一個開始。后續事件的進展,今日直聞也將保持關注,請廣大讀者留意本平臺的動態。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