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店被曝遭供應商上門討債,集團總部人去樓空
據億邦動力網消息稱,昨日,社交電商“貝店”母公司貝貝集團總部門口云集了上百位討債的“店主”和供應商。這些“店主”和供應商大多數被拖欠貨款20~90萬不等,最多的兩家,每家拖欠500萬左右的貨款,而除了貨款之外,每家還有1~5萬元不等的保證金未退。
據報道,貝貝集團在發現大批商家和供應商進入總部維權后,所有員工臨時轉移了辦公地點。美商社從現場圖片情況來看,工位上空無一人。
公開資料顯示,“貝店”是貝貝集團旗下專注家庭消費的社交電商平臺,“貝店”官網宣稱,貝店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分享與傳播,實現消費者、店主以及供應鏈的三方連接,將精選的商品送達消費者的手中”。
通過用戶分享,達成流量裂變,實現高效率的貨找人,“貝店”這一業務模式曾被公開質疑為非法傳銷。
去年7月2日,有微博大V爆料稱:“內部消息,貝貝集團旗下會員制折扣商城‘貝店’涉嫌傳銷,被湖北荊門市場監管局處以3000萬元罰款。疑似‘貝店’交納1500萬元罰款金額后,意圖通過整改下架399元門檻費洗白上岸。”
當時,美商社對“貝店”進行了深入了解,我們發現成為“貝店”的店主入門需要繳納398元的“貝店”嚴選禮包。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表示398元的禮包根本不值398元的價格。
“貝店”的宣傳資料顯示,銷售貝店商品的傭金在10%-40%。但業內人士告訴美商社,大多數“貝店”店主并不是靠推廣商品賺取返傭,而是活躍在各個社交媒體平臺推廣自己的“貝店”邀請碼,以此來賺取所謂的“人頭費”。
為了進一步驗證,美商社當時下載了“貝店”,并按照要求填寫了手機號碼和驗證碼,發現的確需要再填寫邀請碼才能夠注冊成為“貝店”會員。
不填寫邀請碼的消費者僅可瀏覽“貝店”首頁商品,而無法進行購買,就連加入購物車都受到限制,其余“我的店”“購物車”“會員中心”等功能也都不予開放。
美商社當時致電“貝店”客服咨詢,客服稱,盡管可以免費注冊成為店主,但注冊時仍然需要填寫邀請碼,并且任意下單購買產品才可開店。如果沒有邀請碼,隨便在網上搜索一個添加即可。但一定需要填寫邀請碼才能成為店主。
客服還稱,“免費成為店主”是指成為普通店主,即能夠在“貝店”上購買、分享產品以及開設自己的店鋪,而只有成為vip店主才能夠獲得相關銷售獎勵,具體獎勵機制需向邀請人詢問。
或許是為了應對外界涉傳傳聞,2020年7月1日,“貝店”對外發布公開信,宣布將全面開放平臺供應鏈和技術力量,幫助用戶實現“無門檻、零收費”開店。
“貝店”在公開信中表示,自7月1日起,用戶只需下載貝店APP,一鍵注冊即可免費成為貝店店主,享受店主權益,開一家屬于自己的“掌上小店”,并為店主提供一站式的供應鏈及SAAS解決方案。
然而當美商社問及更新前后的差別時,“貝店”客服答,“此前用戶需通過分享、互動、簽到、購物等方式,積累一定成長值后才可免費開店,新版本則不需要了。”美商社注意到,盡管新版本“貝店”取消了門檻禮包,但拉人頭的邀請制模式仍然未改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消息稱,貝貝集團旗下社交電商貝店從8月10日起轉型做導購電商,引入了淘寶、拼多多等第三方供應鏈資源。
此外,據報道稱,“貝店”近期在全力轉型新項目希美,希美是貝店新孵化的自主品牌電商服務。
隨著新業務的展開,“貝店”還能活過來嗎?
- 貝店,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