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行業新 “金礦” ?功效化妝品賽道正火熱
如今化妝品行業的風向似乎有所轉變,這從行業人士見面時談得最多的話題可以看出一二,以前是面膜,而今除了面膜,談得最多的,可能就要算功效化妝品了。
全行業競逐功效化妝品賽道
早期,功效化妝品賽道上的人是很少的,當我們談及功效化妝品的時候,更多談的是薇姿、雅漾、理膚泉等國際大牌,那個時候,這些國際大牌占據了這條賽道。
轉機,發生在薇諾娜崛起的這些年里。
▲薇諾娜
薇諾娜,在功效化妝品賽道上撕開了一個大大的口子,且在這個賽道上開辟了一個新的子賽道——主打敏感肌護理的皮膚學級護膚品賽道,依靠硬核的功效護膚產品力、營銷力和強大的渠道力迅速崛起,跑在了外資品牌的前面,在市場份額上扳回一局,打破了功效化妝品市場長期被外資品牌“統治”的市場格局。去年3月25日,薇諾娜母公司云南貝泰妮在創業板上市,成為“功效性護膚品第一股”,開創功效護膚新紀元。時至今天,貝泰妮市值超過1000億,成為A股中最值錢的美妝公司。
功效化妝品市場的潛力讓人咂舌。
當我們還在苦苦追尋下一個風口的時候,薇諾娜卻在功效化妝品賽道上“悶聲發大財”,“偷偷”地做成了一家市值千億的美妝“巨無霸”。
長期以來被行業忽視的一座“金礦”——功效化妝品賽道,一時之間吸引了一大票品牌扎堆入局。
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澤品牌是比較早入局這一賽道的;“玻尿酸第一股”華熙生物在功效化妝品領域開疆拓土,相繼推出了潤百顏、BM肌活、米蓓爾、夸迪等多個品牌;同為玻尿酸大廠的福瑞達也推出了頤蓮、璦爾博士等功效型護膚品牌……一眾品牌在功效護膚賽道上你爭我趕,好不熱鬧。
▲潤百顏
無一例外,這些主流功效護膚品牌的表現都優于其他賽道的品牌,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明星”品牌;華熙生物旗下的功效化妝品品牌為華熙生物貢獻了業績的“大半壁江山”,成為新的業績增長極;福瑞達旗下的頤蓮表現也不落下風,增長勢頭強勁;一眾優秀的功效化妝品品牌大都獲得了資本的垂青和加持。
數據顯示,今年618,功效化妝品品牌迎來了集體大爆發,捷報頻傳,銷售開啟第一天,與去年同期相比,薇諾娜增長238%、玉澤增長823%、逐本增長7753%、潤百顏增長308%、夸迪增長12637%、HBN增長298%、優時顏增長1261%、百植萃增長1542%、璦爾博士增長436%,UNISKIN優時顏成立短短兩年內,其天貓店鋪的業績增速已經翻了8倍,2020年優時顏全渠道總銷售額1.5億元,而2021年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超350%,僅2021年3月單月就賣出了超過4000萬元產品,高于2020年雙十一的銷售額,近期更宣布完成A輪億元融資……種種跡象顯示,功效化妝品賽道迎來了紅利爆發的機會窗口。
▲UNISKIN優時顏
行業人士言必稱功效化妝品。入局者越來越多,賽道越來越熱鬧,也越來越擁擠,全行業都在功效護膚賽道上競逐,下一個薇諾娜也許就藏在這些風頭正盛的品牌當中,但他們更可能的是,成為第一個自己,易;成為下一個薇諾娜,難。
成為下一個薇諾娜的機會有多大?
功效化妝品賽道雖然火熱,機會紅利尚存,這給入局者起盤的機會,但要占據一席之地卻并非易事。
首先是因為領跑者已經在這條賽道上樹立了較高的進入門檻:一是硬核的技術和研發,他人無法替代或超越;二是核心原料、成分和技術的獨占性,典型如華熙生物和福瑞達;三是雄厚的資本。后來者,甚至是已經在這條賽道上賽跑的品牌,跨越這些門檻都有相當的難度。
其次,功效化妝品在公域流量的爭奪已經白熱化,大部分品牌可能會“耗死”在流量爭奪戰中。
數據顯示,功效化妝品品牌中,有90%以上集中在線上電商平臺,而這些品牌將90%的錢都花在了流量上。
而伴隨著電商平臺紅利的逐漸消失,線上流量和獲客成本將大大提高,功效化妝品的線上流量爭奪戰將可想而知的慘烈,對于功效化妝品而言,無異于一個較高的門檻,大部分功效化妝品可能僅僅止步于做貨賣貨,只有極少部分能夠“出圈”做成品牌。
其三,相對于傳統護膚品牌,功效化妝品品牌看起來機會一大把,但打造一個功效護膚品牌的難度系數會更高,因為功效護膚品面對的那群消費者更加難“伺候”了,教育成本、解釋成本、運營成本也會更高。
功效護膚品面對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消費群體?
這部分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她們不再被瘋狂的營銷左右,也不會再過度迷戀品牌;
當傳統化妝品品牌用性價比、顏值、明星代言等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時,功效化妝品卻在用和哪些醫院哪些醫生合作、在什么期刊上發表了論文、申請了多少項技術專利、使用了哪些新原料等“法寶”來俘獲“成分黨”的芳心;
研究發現,功效化妝品是一個極其依賴高復購率帶動的賽道,品牌往往要在研發投入上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打造一個爆款“單品”,消費者一旦“愛上”便會有極高的品牌忠誠度和粘性。
這是功效化妝品的優勢,劣勢則在于用戶群體過于縱深,讓品牌“破圈”更不容易。
建立起消費者信任,這是傳統化妝品品牌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去做的,而對于功效化妝品來說,這個過程會更難。
今年5月化妝品新規實施后,要求所有功效型化妝品都要做功效評價測試,變相地將不合格或實力不濟的小玩家阻擋在外,拉高了后來者的入局門檻,對功效化妝品品牌而言,這也意味著,一旦品牌和產品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其護城河會非常深。
當下來看,功效化妝品持續的上升通道已經打開,活得滋潤的品牌大有人在,但機會伴隨風險,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功效化妝品能逃脫這樣的周期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