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內衣6000元!咸寧一女子欲拿10w投資“瘦身內衣”,家人報警后......
家住咸寧崇陽的廖某
經朋友介紹了賺錢的“好”機會
便想拿出自己的積蓄搏一搏
沒想到被家人發現后……
5月5日,崇陽縣公安局接到報警稱:其母親廖某不聽家人勸說,要將自己10萬元的積蓄拿去上海投資“瘦身內衣”銷售,但他認為母親是受了傳銷組織蒙騙,請求民警幫助。
經偵大隊民警隨即到其家中了解情況:廖某稱,她經朋友介紹了解到這個“瘦身內衣”品牌,該瘦身內衣銷售以會員模式進行上線對下線的銷售,一套內衣進價3000元,對外售價高達6000多元。
因10萬元不是小數目,廖某執意要投資,家人不論如何勸解都沒用,出于安全起見,只能把廖某的手機沒收以制止該組織對廖某的“洗腦”,同時前往公安局報警。
民警判斷廖某此刻很可能正在遭遇非法傳銷,為了盡快阻止其被騙,民警當即從各個方面分析該組織盈利模式的問題,并語重心長地給廖某講解防騙常識,勸導廖某不要受騙上當陷入傳銷陷阱。
經民警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廖某終于放棄去上海投資的想法,并對民警上門勸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民警提示:
入門交會費,拉人頭入伙可以成為上線提成,這是典型的傳銷套路。廣大市民應提高警惕,切莫相信不勞而獲,遇事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核實求證,謹防上當受騙!
識別傳銷主要看三個特征 一是入門費,加入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二是拉人頭,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并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三是計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
警惕!這些都是傳銷新變種 隨著移動互聯網、網絡購物、跨境電商等網絡概念和營銷方式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型傳銷活動。
變種1:金融傳銷 特點:承諾高收益,引誘投資。這種吸收資金的行為名目常見的 有“××金融互助社區”、“××金融互助理財”、“××慈善金融互助平臺”、“××財富互助平臺”等。這種行為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流轉。現在許多金融詐騙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喧囂一時,不法分子為吸引更多的群眾,編造各種名目,或許以高息、或許以投資入股、或許以高薪職位、或許以發展下線獲提成、或假借無效合同等等。作案手段五花八門,被害人眼花繚亂,且受害后不自知,甚至煽動親朋好友入“圈套”。
變種2:網絡傳銷 特點:利用互聯網,打著電商或者微商的旗號,成本較低、發展迅速、騙人不見面。一些傳銷分子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進行非法傳銷活動,“網絡營銷”、“網絡直銷”、“網店加盟”及“循環消費”、“滿100返100”、“消費增值”、“一邊上網娛樂,一邊上網賺錢”等宣傳十分吸引人。
變種3:“旅游”傳銷 特點:打著“旅游直銷”、“低價旅游”、“免費旅游”、“邊旅游邊賺錢”等噱頭,通過加手機微信好友的形式發展下線,拉群眾入會交費,病毒式傳播,速度非常快。“只需要交少量會員費,便可以免費高端游”、“加入我們就可以免費暢游世界”、“別人旅游都是花錢,我們旅游可以賺錢”、“旅游加創業”.....目前,直銷企業和準直銷企業中并沒有旅游公司,同時,由于目前"旅游"并不在直銷許可的產品范圍內,短時間旅游公司都不可能成為合法的直銷。
變種4:“國家工程”傳銷 特點:打著“國家扶持”、“有政府背景”、“文化產業”、“精神文明”、“好項目產業大聯盟”、“農業發展平臺”等旗號,偽造國家機關文件,虛擬公司企業,打著新產業的幌子虛假宣傳。常常以“連鎖銷售”、“連鎖加盟”、“投資開發”、“資本運作”等手段,或者以考察、旅游、加盟、“發展代理”、“建立工作站”等方式從事傳銷活動。
變種5:“假冒直銷企業”傳銷 特點:直接冒用正規直企的企業名稱,開展其他傳銷活動,或者冒用直企名義,開通微信公眾號虛假宣傳、通過網絡招聘銷售人員,還有不法分子利用淘寶網店、微信商鋪銷售正規直企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假冒產品。
變種6:“假慈善”傳銷 特點:號稱自己有官方背景,打著“慈善救助”、“愛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業,筑和諧家園”、“愛心支助貧困學子”等形式,欺騙善良的群眾上當受騙。
變種7:“養老”傳銷 特點:以“消費養老”、投資養老院等為名,大量發展會員,達到融資斂財的目的。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加快,在政府鼓勵民間力量參與養老事業的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一些打著“養老”幌子的模式,實則為圈錢圈地,甚至是行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