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國家級“直播售貨標準”完成專家審查 中國電商迎來標準化時代
2021年4月16日,全國電子商務質量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63) 2021年度工作會議、“‘雙循環’新格局——電子商務標準化的機遇和挑戰,標準化工作研討會”在杭召開。會議就“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背景下,電子商務標準化在數字經濟、鄉村振興、跨境綜試區等領域的發展方向展開了充分討論。
全國電子商務質量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電子商務領域國家標準歸口管理機構,已發布國家標準10項,目前在研國家標準14項。
會議表決審查了跨境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評價結果交換指南、產品追溯信息共享指南、在線爭議解決單證規范、出口商品信息描述規范、出口經營主體信息描述規范等五項國家標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會議上,首個直播電商國家標準《電子商務直播售貨品控管理規范》(以下稱《規范》)完成了最后的專家審查工作。也就是說,未來,直播電商行業有望走向標準化!
據了解,《規范》從直播平臺、運營公司、主播及賣家等多個方面進行標準化規范。《規范》的推出不僅是為了落實直播主體責任,規范直播行業標準,也能夠讓消費者在直播購物時更安心。
近幾年,伴隨著直播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直播電商更是在2020年迎來井噴式發展,但是隨著電商行業高速發展,亂象也隨之而來。直播電商行業夸大宣傳、虛假營銷、主播素質參差不齊等諸多問題也隨之呈現,這為各大電商直播平臺的可持續發展敲響警鐘。因此,國家及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新規,不斷完善涉及直播業務的法律法規。
2021年3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出臺的《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在央視“3·15”晚會現場正式發布。市場監管總局明確表示,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電子商務法》部分規定較為宏觀,在實踐中需要進一步細化。作為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的重要部門規章,《辦法》對完善網絡交易監管制度體系、持續凈化網絡交易空間、維護公平競爭的網絡交易秩序、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021年4月,廣州發布《網絡電商直播常見法律糾紛處理指引》,旨在規范電商直播領域頻發的糾紛處理,為消費者維權提供指引。
而針對如何推動電商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2021年4月8日的發言中指出,2021年,商務部將完善制度建設,積極會同相關部門推動電子商務領域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工作,健全電子商務的法律體系。加快B2C電子商務平臺、直播電商等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引導電子商務企業規范經營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正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和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動力”逐步成長為“關鍵動力”。電子商務平臺經濟在社會發展全局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對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提升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就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化研究部署加強平臺經濟監管,為新發展階段平臺經濟更好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電商平臺質量管理模式與傳統企業質量管理模式存在顯著的差異,雖然近年來國家標準委先后發布了幾十項電子商務相關標準,但對于常用的電子商務業務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亟需制定統一的電子商務管理標準。
“標準化作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制度,大力推進電子商務標準化,對平臺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比珖娮由虅召|量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邵新華說。
大力提升電子商務標準化水平,對于提升電商平臺治理水平,保障平臺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基礎作用。隨著全國電商標技委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電子商務交易保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先后落戶杭州,極大提升了杭州電商標準化水平,在當前平臺經濟規范整頓中,標準化工作要發揮出重要作用。
下一步,邵新華表示:“TC563將進一步發掘電子商務平臺和供應鏈端的一線優勢,以多種形式展開深度合作與互動,在后疫情時期更好地服務與規范電商平臺,調動電商平臺參與標準制定的積極性,推動標準在電商平臺的普及?!?/span>
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推進電子商務標準化水平已經刻不容緩,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需要標準來規范。直播帶貨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也需要相關政策進行約束與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