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化妝品類消費品已成新消費熱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9訊(記者朱國旺 楊奇奇) “我國化妝品類消費品已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化妝品行業成為增速最快的消費子行業之一。未來我國化妝品行業應抓緊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施增品種、提品牌、創品牌的‘三品’行動,實現產品創新升級,進一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月14日,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在中國化妝品國際合作峰會上如是表示。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化妝品消費觀念逐步轉變,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據國家藥監局1月14日發布的信息,我國化妝品持證生產企業數量達5400余家,各類化妝品注冊備案主體8.7萬余家,有效注冊備案產品數量近160余萬。另有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我國化妝品類零售總額規模自2049億元增長至2992億元。2020年全年社會消費品化妝品類零售總額達3400.2億元,整體化妝品消費的市場規模呈穩健增長態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絡購物、電商直播成為很多消費品的主要銷售渠道,線上網購的營銷模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特別是5G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也隨著技術的進步發生變革。這極大地推進了化妝品消費市場的逐步擴大,為化妝品企業發展增速不少,同時也激發了我國消費者對于化妝品類的消費潛力。
化妝品行業的銷售渠道對企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多樣化的營銷方式能大力增強產品在市場上的滲透力,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提高市場份額。高延敏表示,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化妝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借助數字化手段可以大幅度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借助網絡化可以重構客戶服務和產品創新能力,培育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她進一步表示:“產品的質量品質和我國制造能力的提升是化妝品行業得以穩健發展的大前提,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高延敏認為,化妝品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轉型,企業智能制造的轉型已成為行業發展升級的重要標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制造轉型,可以減少企業的人工成本,降低資源成本,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化妝品產業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美國、日本、韓國等化妝品大國中市場份額排名前列的公司均以本土品牌為主,而我國的化妝品高端市場仍以國際品牌為主,幾乎沒有本土化妝品品牌。
怎樣跟隨追求品質消費的消費群體。使我國化妝品行業加速進入個性化、多層次的消費時代?高延敏建議:“未來化妝品企業一定要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牌、創品牌的‘三品 ’行動,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化妝品行業供給能力提升,從而提升品牌建設,與消費者建立深層次的信任度。”
高延敏還對化妝品行業的未來發展指出方向:“加大力度開拓細分市場,深度挖掘消費的潛力,只有不斷創造需求,不斷研發出具有獨特功能和使用價值升級的創新產品,進一步探索消費者的消費潛力,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span>
此次會議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和中國保健協會主辦,中國保健協會化妝品發展工作委員會和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化妝品分會承辦,國家藥監局、中國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單位參加會議,就化妝品相關政策法規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