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批次不合格化妝品曝光:韓后面膜被檢出菌落嚴重超標!
3月18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21年第2期化妝品抽樣檢驗信息的通告。通告顯示,涉及全省592批次化妝品進行了抽樣檢驗,經檢驗合格樣品576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
美商社注意到,此次被檢驗不合格的16批次化妝品中,包含10批次染發膏、2批次維E軟膏以及4批次面膜類產品。
其中,廣州市鑫姿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鑫姿染發膏2批次被檢出批件及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間氨基苯酚、苯基甲基吡唑啉酮;1批次被檢出檢出批件及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對苯二胺、間苯二酚、N,N-雙(2-羥乙基)對苯二胺硫酸鹽;1批次被檢出批件及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苯基甲基吡唑啉酮。
廣州彰彩保健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彰彩焗油染發霜被檢出批件及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對氨基苯酚;彩生態染發霜被檢出批件及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對苯二胺。
廣州市白云區龍歸名匠化妝品廠生產的2批次名匠染發膏均被檢出批件及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對氨基苯酚。
廣州市妝典美容用品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妝典染發膏則被檢出批件及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對氨基苯酚、甲苯-2,5-二胺硫酸鹽、間氨基苯酚、N,N-雙(2-羥乙基)對苯二胺硫酸鹽及對氨基苯酚、甲苯-2,5-二胺硫酸鹽、間氨基苯酚、間苯二酚、1-萘酚。
美商社查詢發現,廣州市白云區龍歸名匠化妝品廠、廣州市妝典美容用品發展有限公司已是“黑榜”常客。
企查查信息顯示,廣州市白云區龍歸名匠化妝品廠存在5次歷史行政處罰記錄。其中5次都因生產未取得批準文號的特殊用途的化妝品,或者使用化妝品禁用原料和未經批準的化妝品新原料而遭到處罰,此外,該司還未按照規定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且未如實記錄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而廣州市妝典美容用品發展有限公司自2018年至今,也存在5條行政處罰記錄,其中4次因生產未取得批準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而遭到處罰,1次因未按照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遭到處罰。
上述內容可見,添加未標識染發劑成分仍是染發劑產品的重災區,當前行政處罰力度并未引起相關染發劑生產企業重視,不少企業仍在巨大利益面前頂風作案。
而在護膚品方面,菌落超標則是另一“重災區”。通告顯示,廣州九弘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承康護童維E軟膏都存在菌落數嚴重超標的問題。
同樣,廣州普伽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Hungtzu 紅姿六勝肽修護調理冰膜和SAMKUS上官氏冰爽沁潤安瓶蠶絲冰膜以及廣州芳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Fairy Aroma呼吸面膜也存在菌落數嚴重超標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由韓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生產的韓后黑酵母水光凈透泡泡精華面膜也被檢出菌落數超標,數據顯示該款面膜的菌落總數為 7.9×104cfu/g,遠遠超出1000 cfu/g的閾值。
企查查信息顯示,韓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已因銷售不符合國家《化妝品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生產未取得批準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而遭到相關部門的處罰。
廣東省藥監局表示,針對監督抽檢中的不合格化妝品,省藥監局已組織省內各相關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有關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立案調查,責令生產經營企業召回不合格產品,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數量和流向,并將相關信息通報產品流向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核查為假冒的化妝品要追查相關經營企業的進貨渠道,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化妝品違法行為;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對企業違法違規問題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
此外,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應通過合法渠道購買化妝品,查看所買化妝品是否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件或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憑證等信息,索取并保留相關消費票據。如發現疑似非法產品,請及時進行投訴舉報。投訴舉報熱線:12315。
16批次不合格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