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GEC傳銷騙局:銀行人員發展老人用20多萬養老金投資
“炒幣”“區塊鏈”“虛擬貨幣”……這些聽著高大上的名詞背后是一個個似真似假的財富神話,背后卻暗藏著各種“陷阱”。張先生的母親,就拿著自己20多萬元的養老金投資了虛擬幣,任憑子女反復勸阻,仍然不肯退出。
養老金當投資本金,子女好言相勸也不聽
事情要從2019年的夏天說起。
“當時,家里做生意虧了點錢。年近六十的母親一心想要搞投資賺錢,在一名楊姓銀行客戶經理宣傳下,知曉了GEC虛擬貨幣,還加入了一個公益環保組織。”張先生說,注冊開通賬號后,平臺會贈送一個虛擬GEC環保幣,貨幣價值人民幣約700元。
他說,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售賣貨幣,但是通過線下電話聯系,銀行轉賬來實現。“買賣之間的現金流都是在線下操作,平臺上無跡可尋。另外,還有虛擬云礦機出售,大小不一,用戶可以進行購買。例如小礦機需7個幣,凍結3個月后,會得到14個幣,買更大的礦機,最后得到更多的幣,再進行交易。”
簡單操作就能拿到數百元,其母親嘗到了甜頭。但張先生夫婦認為這種所謂的投資并不是正規渠道,幾番勸說,母親仍然不肯退出。
“我所知的,母親已經投入了20多萬元,這些錢都是她的養老金。”張先生說,開戶時,用戶得上傳身份證號、綁定支付寶等相關信息,一旦注冊后,每日都得登陸平臺,保持用戶活躍度,一個月不登錄平臺,礦機和幣就會清零。還要進行拉人,邀請的人多了平臺就會有相應的回饋——微型云礦機。
因母親如此“著迷”,現如今,張先生家族的其他親戚都在其母要求下注冊了賬號。
做任何投資都需謹慎處置
到了2020年五六月份,張先生見母親越陷越深,便報了警。
“當時,派出所也打電話給我母親,勸其退出,但她不以為然。”張先生說,因未發生過此類案件,且當事人不認為自己受騙,案件就此了結。
隨后,張先生又在浙里辦APP進行反映,稱其母親在銀行楊姓工作人員宣傳下,購買了GEC世界環保幣,還向其母承諾其一年本金翻三倍。
張先生向記者展示辦結詳情,從辦理意見上看,投訴人張先生的母親與楊姓客戶經理早就認識,并互相有電話和微信,因看到她的朋友圈有關于創業環保基金的信息,就讓其幫忙注冊、指導交易。在明知有風險的情況下,其母仍進行交易。目前,該銀行已對楊姓工作人員進行嚴肅批評,并責令其勸說張母退出環保幣投資。
張先生夫婦還被其母拉入了一個名為“綠動地球臺州活動群”微信群,里面的各類信息均是與GEC、GC環保幣相關,還會組織各類線下活動。
記者看到,群里的信息包括各類GEC環保幣的介紹,宣傳“礦機24小時自動挖幣,幣可以隨時變現”等。“萬一有一天平臺沒了,礦機和環保幣也沒了,那就意味著投入的錢也打水漂。”現在,張先生夫婦仍在勸說其母親早點退出環保幣投資。
北京盈科(臺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衛福解釋,傳銷是指要求參與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以發展人員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張先生母親在該平臺上的行為,符合傳銷的特點,該事件疑似非法傳銷。”
陳衛福說,GEC環保幣是虛擬貨幣,其交易的合法性沒有取得認可。他建議投資者謹慎投資。
鷹鑒在此提醒廣大群眾,GEC環保幣就是典型的傳銷幣,請大家遠離,不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