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萬天價罰單被撤銷,花生日記成社交電商規范化發展新樣本
曾轟動社交電商行業的花生日記被罰案件終于塵埃落定。
近日,廣州市監管部門對花生日記2019年“天價罰單”案件結案:撤銷7456.58萬元的處罰,最終對花生日記作出904萬元處罰。花生日記目前已經全面整改并繳納罰款。
社交電商一直在爭議中不斷前行,發展過程中也有不少企業經歷了罰款案件,但像花生日記這種天價罰單被撤銷,且在各級政府部門指導下全面整改的案例并不多見。花生日記的案例無疑給整個行業的合規化發展提供了范本和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案件持續了將近3年。2019年3月,原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就花生日記的傳銷(直銷)違法行為作出處罰決定,并開出7456.58萬元的罰款,成為了當時國內社交電商行業最大一筆罰單。
3年之后,靴子落地。監管部門對花生日記的罰款金額從7456萬元降至904萬元。罰款金額“打折”事件令社交電商行業波瀾不止。該案例既透露出監管部門“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為社交電商行業釋放出積極信號,也將花生日記再次卷入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羅振宇曾在跨年演講中提到:人類的“感覺世界”和“真實世界”常常存在著一條鴻溝,而認知和現實的落差往往容易形成偏見。
有很多人質疑花生日記,但是卻有更多的人相信花生日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0年,在輿論危機與疫情的交織影響下,花生日記不僅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實現了逆勢發展。
2019年初被罰時,花生日記的會員規模是2000萬,如今會員規模已經超過1億名,累積20多萬個社群,年銷售額破千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市場愿意去重新認識和接受花生日記?
摘掉有色眼鏡,我們不吹不黑的看看花生日記。
01
從火里來
2017年,社交電商潮起,拼多多年活躍用戶超3億,GMV突破1412億元。云集微店成立3年,年銷售額超過100億,“自購省錢,分享賺錢”成為一句時髦口號。
這一年的7月,在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的一個辦公室內,花生日記app上線?;ㄉ沼泟摌I團隊在回憶創業初心時稱,“就是想做一個app,讓每個人都能找到生活所需的各種優惠,還能在優質產品的分享過程中獲得收益?!?/span>
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app上線之后用戶呈爆發式增長,目標是吸引100萬名用戶,但是上線不到三個月,花生日記平臺內注冊用戶就超過了200萬。
2018年5月,上線不滿一年的花生日記獲得數千萬美元天使輪融資,2019年又獲得3億元人民幣投資。就在花生日記發展得熱火朝天、尋求上市的關鍵節點,監管突至。
花生日記在廣州市各級部門的指導下全面整改,如將“會員”和“超級會員”進行合并,即普通用戶一經注冊就成為超級會員,不再收取費用;取消以“運營商為金字塔塔尖,構建運營商—購物會員的上級會員—購物會員”的三層傭金計提規則。同時,在監管部門指導下,花生持續加強在個人信息安全、網絡數據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廣告宣傳等方面的合規工作。
有人認為,徹底取消入門費和改變層級制度的花生日記,失去了其誘人的魅力,市場也終將枯萎。但事實恰恰相反。2021年初,花生日記的會員規模從被罰時的2000萬發展至超過1億,業務模式從CPS到多元化發展,直播、全域品牌營銷、私域流量運營等多點發力,全平臺總銷售額持續保持高增長,在剛剛結束的2021年貨節當中,花生日記銷售額同比增長18%,同比2019年增長33%。
花生日記做對了什么?
02
到風里去
社交電商主要是利用社交流量創造價值。社交電商以“人”為紐帶,利用互聯網社交工具,以人際關系網絡為渠道進行商品交易或提供服務。在隨著傳統電商流量縮減、運營成本走高的困境下,社交電商以其較強黏性、互動性、精確用戶細分以及較低營銷獲客成本迅速發展起來。
但社交電商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爭議中不斷前行。此次花生日記2019年歷史案件結案,天價罰單被撤銷,這與廣州市相關部門的包容審慎監管態度密切相關。此次,廣州市相關部門對花生日記為代表的新業態實行創新監管,主動幫助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也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讓行業發揮出更大的活力。
另外,廣州市政府近年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鼓勵新經濟、新業態發展。2020年3月30日,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以視頻方式宣布啟動廣州直播帶貨年,助力經濟復蘇,促進消費升級,花生日記借助改革東風,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2020年10月,花生日記在“首屆全國消費扶貧月”舉辦助銷大埔蜜柚系列活動,通過產地溯源、因地制宜制定具體幫扶計劃,此舉獲得廣州市相關部門點贊。
除了監管部門給予的支持與鼓勵外,花生日記能夠持續增加用戶,說到底還是因為自身的創新。
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全國,社交電商賽道逐漸降溫,花生日記在守住導流電商業務主線的同時,打造出“App+社群+直播”的營銷生態。一方面,花生日記借助人人可參與的商業模式,釋放個人商業價值,支持寶媽等人群實現靈活就業。另一方面,借力直播為新國貨品牌、傳統商家、一線大牌賦能,提供定制化、多元化營銷服務,實現與消費者的深度連接,打造口碑、提升銷量。這一系列舉措讓花生日記跳出了社交電商企業發展的衰亡周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實現企業穩健發展,打造出社交電商發展的“花生樣本”。
2020年9月,在淘寶直播的花生直播間,花生日記開展了一場“點燃國貨高光時刻”的直播。除了在直播間有秒殺、紅包雨、話題互動等玩法,花生日記還給傳統微商韓束進行了一次“綜合出圈行動”,通過在朋友圈/APP/社群大范圍曝光,“種草”了大量新用戶,點對點、點對面多維觸達實現最終超高轉化。據介紹,這場直播創造的總GMV超1500萬。
在幫助廣州老字號煥發新活力方面,花生日記堅持以新設計、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賦予老品牌新形象,近年來,花生日記成功幫助多家本地知名品牌拓展線上營銷市場以及助力本地中小品牌數字化轉型。如廣州本地企業“卜紛”,其是廣州番禺一家以OEM為主的小型工廠,前期僅專注于代加工與線下銷售,近年受到電商極大沖擊。此前,卜紛開始與花生日記合作,逐步向線上銷售發力,首次合作便成功協助卜紛售賣出10萬多單即600多萬顆洗衣凝珠,產值達到300多萬人民幣,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此外,花生花生日記還為紅色小象、認養一頭牛、榴芒一刻等等,通過溯源活動與產品體驗官等多種形式的營銷,讓商家實現了品牌與銷量的雙爆發。
四年來,花生日記與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唯品會、飛豬、美團、餓了么等大型平臺建立深度合作,通過平臺間無縫連接,共同打造集“衣食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超級生活入口,真正為用戶實現了購物省錢、分享賺錢,滿足了網購愛好者對品質好貨與極致性價比的追求。
通過梳理花生日記近年來的破與立不難發現,該平臺立足于提供真實的商品與服務,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己任。因為具備真實的價值,用戶才會選擇跟隨與相信,堅守與分享,這也許才是花生日記在遭受質疑之后,依然發展強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