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逐漸成為保健主力 推動市場發展
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新興產業的崛起,我國國民生產總值逐年增加,2019年已達到990865.1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居民消費水平也有顯著提升,分別是30733元和27563元。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2015-2019這5年里,居民在醫療保健上的消費也逐年增高,2019年的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是1902元,與去年相比增長了近13%。這一系列數據說明在國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居民更愿意為健康投資。特別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引發了一場空前規模的全民健康教育,廣大消費者對于營養健康消費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數據顯示,80、90后逐漸成為保健主力,推動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發展。根據市場調研機構調查,在保健食品購買者中,90后占比達25.01% ;21.9%的90后一直在使用保健食品。在關注保健食品的人群中,有近50%都是90后。
隨著年輕人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方便、高效、直接”的保健食品獲得大量年輕人青睞。保健食品消費的逐漸日常化,使得年輕人們開始更頻繁地在非大促期購入保健食品。隨時購入隨時“補充”營養,已成為年輕人的生活常態。與此同時,年輕人早已不滿足于基礎的泛保健,“精準營養”正捕獲著他們的心。
縱觀整個食品行業,其需求亦呈“精細化”趨勢發展。
首先是感官體驗,飲食最先滿足的就是味蕾上的訴求。食品行業邊界逐漸模糊,口味在出圈,與他品類跨界融合;
第二則是功能滿足,追求功能性的滿足、品質化的生活。疫情+焦慮的社會大環境下,人們尋求更健康更自律的生活方式;
第三是成分關注,開始關注成分、追求更極致的體驗。需求更加明確具象,尋求更多的確定性。如益生菌,從奶類出圈,覆蓋更多的類目,以滿足更多人群消費需求。
不同層級的發展依賴于消費者對不同產品認知所處的階段;消費者在功能需求滿足之后,就會追求更極致的成分體驗, 所以“成分黨”在食品行業中出現。
消費方式上,隨著《電子商務法》等眾多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電商渠道購買商品,保健食品行業尤為突出。電商占比從2011年4.3%到2018年的31.6%。除此之外,自疫情后,直播電商賣貨則成為了最為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作者: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戰略研究部部長 黃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