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警方偵辦“動物世界”APP涉傳銷案:以網游為名發展下線
今年11月以來,全國多地警方針對一款名為“動物世界”APP發出預警。
這款網絡游戲軟件,打著“金融投資”的旗號,吸引了不少玩家參與。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錫山分局警方提示:“動物世界”APP實際上是把購買虛擬動物作為快速投資理財產品,并通過短期高額回報讓群眾受騙。其中部分虛擬動物的年化收益率高達1080%。
用戶在該款軟件平臺付款搶購“動物”,經特定的培養周期后將“動物”售出,可賺取差價獲利,號稱5天賺15%,9天賺18%。玩家每天都需購買“太陽”后方可搶購“動物”。
用戶還可以通過發展下線賺取“管道收益”。根據每個人的資本和介紹人數不同,分為普通玩家、馴獸師、動物園園主、盟主、龍王等不同級別,可獲得1%~10%的收益提成。
11月19日,軟件無法登錄,玩家陸續報案。多地警方相繼發出警情通報,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立案。據安徽六安市公安局官網消息,全國涉案地公安機關根據公安部部署,開展立案、偵辦、抓捕等工作。
無錫警方稱,這類騙局往往利用網絡通信工具迅速發展人員,聚攏網絡資金,一旦投資者變少,平臺就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支付高額收益,就會停止運營。
目前該案仍處于偵查階段,相關組織者和核心骨干人員相繼被警方控制。
四川警方發布警情通報。圖源官網
以“培養動物”為噱頭的網絡傳銷
11月19日前后,每日固定的動物搶購時間,很多玩家發現,動物世界APP登錄不上了。三天后,11月22日,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公安局針對該情況發布了一則警情通報。
滎經縣公安局稱,針對動物世界APP的情況,以組織和非法領導傳銷罪立案偵查,并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核心骨干人員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滎經縣公安局告訴新京報記者,該案目前仍在偵查中。自11月22日發布警情通報以來,已接到大量玩家的報警電話。
佛山、無錫等多地公安局也接連發出警情通報,提醒用戶注意和防止上當受騙。
據安徽六安市公安局官網12月21日消息,針對該案,全國涉案地公安機關根據公安部部署,開展立案、偵辦、抓捕等工作,主犯王某、檀某、張某、徐某等組織者已被四川警方抓獲歸案。
該款APP崩盤后,玩家組建了大量維權群。記者獲取的一份維權統計表格顯示,一維權群中有近200人進行登記,其中被套牢資金最高的達93萬元。
如今該款APP被各網站禁止下載,軟件頁面也無法顯示。據多位動物世界的玩家介紹,“動物世界”APP出售包括“梅花鹿”、“金絲猴”、“中國龍”在內的10種虛擬動物,游戲明確規定每種動物的價值、合約時間和收益率,動物的培養周期從1天到15天不等,收益率最高的達30%。所謂“培養”,即用戶購買動物后等待固定周期,便能以更高價轉手賣出,賺取差價。
“動物世界”APP界面。圖源受訪者
預約是第一步,用戶花錢購買“太陽”后才有資格進行搶購預約,太陽只能通過私人轉賬的方式向自己的上級,即群主購買。平臺每天會放出一定數量的不同種類虛擬動物,數量有限,一天固定的10場搶購時間,預約成功后,一個賬號每個場次只能搶購一種動物。
以平臺價格最高昂的“中國龍”為例,用戶消耗48個太陽(即48元)提前進行搶購預約后,每天15:55開搶,留給玩家的搶購時間僅有五分鐘,“中國龍”金額在8001元到24000元不等,玩家搶到一條8001元的“中國龍”之后,經過15天的培養周期后若轉手賣出,玩家能獲得30%的收益,即2400元。
今年7月,在一個麻將群里,貴州貴陽的林燕燕第一次接觸到“動物世界”APP。
林燕燕花了500元試水,買了平臺最便宜的動物——“報喜鳥”,三天的培養周期后,動物賣出,賺了45元。當天下午,她又立即花8000元買入一條“中國龍”,半個月后賣出,賺了2000多元。
平臺實行等級制,發展下線獲取收益提成
林燕燕下載軟件后,就被推薦人拉進名為“樊姐姐暴富區”微信群。
每天一到搶購時間,玩家們都會守在手機前準備開搶。多位玩家提到,在11月之前,該款軟件動物搶購堪稱火爆,“到了那個(搶購)時間段,一直點,幾天搶不到一個”,林燕燕說。
群主會建議玩家注冊多個賬號同時搶購,微信群內還衍生出了代搶的業務,搶購成功收取特定傭金。“投資”資金不足,群主也會極力勸說成員進行網絡借貸套取現款。
為搶動物,林燕燕準備了兩部手機、開了8個賬號。她通常以購買龍為主,偶爾會買大紅鷹、金絲猴,都是利潤高的動物。收獲豐富的時候,她光是每天輾轉于8個賬號間收付款,就要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
除賣動物獲得的收益,拉人頭也是一種獲益方式。根據每個人的資本和介紹人數等因素,平臺分為普通玩家、馴獸師、動物園園主、盟主、龍王等不同的級別,達到馴獸師的級別后,就可以拿到1%~10%的“管道收益”。
“動物世界”APP利潤來源,圖源受訪者
林燕燕所在的“樊姐姐富人區”的微信群中,群內有500人,按照動物世界的級別劃分,群主樊蕓屬于團隊中的“動物園園主”。
抱著“有錢大家一起賺的想法”,林燕燕將自己的推薦二維碼給了哥哥嫂子表妹等5位親戚,將他們拉入“樊姐姐富人區”,他們都成為了樊蕓的團隊成員。
按照平臺規則,被林燕燕“拉入陣營”的這些人,他們賣動物獲得的每筆收入林燕燕都能額外獲得10%的提成——任意一個人賺了3000元,她的個人賬號上就能自動到賬30元的“動態獎勵”。
“我想要每天收入破千,甚至是兩千,就會想努力去推廣了”,大學生楊琳最初加入的時候,5000元的本金投入,一天能收益幾百塊。
玩動物世界一個月后,她也把家里的親戚、同學介紹進來。她的九位同學每人出幾百上千元,湊了一萬多元給楊琳共同“投資”,很快,楊琳發展了包括親戚、同班同學在內的10多名“下線”。
一份“動物世界”APP內部使用說明稱:所有跑路的平臺,無一例外,都是錢被鎖定在平臺里不支持提現,或者系統不支持現有收益,平臺才會圈錢跑路。
而“動物世界”平臺這種買家和賣家一對一實名付款,錢在會員之間流動的運作模式,被其用來為平臺的安全性吹噓:“公司不碰錢,沒有圈錢的可能”。
在多個“動物世界”APP的微信群中,當玩家出現動搖心理的時候,群主都會向群成員介紹平臺的三年規劃:會發展虛擬貨幣,兩三年后再繼續發展實體,集成擁有巨大會員數量的團隊,“那才是真正賺錢的時候”。
在“團隊長”的朋友圈內,不乏類似的“暴富”文案:“恭喜榮升馴獸大師,開啟管道收益。一個月躺賺好幾萬妥妥的。”“買房了,首付39萬,動物世界全報銷。”
11月初,林燕燕一鼓作氣追加投入:20萬元本金,此前四個月賺得的8萬元利潤,再用信用卡刷了2.5萬元,總計超過30萬元投入其中,“全部買龍”。她的8個賬號里買了十幾條“中國龍”,單價從8千元到1萬2不等。
多地警方針對此類平臺發預警信息
楊琳既沒有等到新投入的12萬元利潤的收獲,也沒有等到新發展的下線帶來的利益收成,11月19日,準備繼續搶購的她發現軟件登錄不上。多個微信群里,玩家也都發現了這一情況。系統癱瘓后,“動物”賣不掉,成本收不回,眾多用戶的資金都被套牢在平臺中。
商州市公安局11月23日發出預警通告稱,該平臺運營公司位于安徽合肥。直到目前,該軟件的眾多玩家們仍無法查到APP的確切運營商,警方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控制了部分核心骨干人員。
林燕燕所在群主樊蕓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正在配合貴州警方接受調查。否認了自己拉人頭的收益,并稱自己同為受害者,在該款游戲中也損失幾十萬元,包括數萬元的本金。
一個微信群內登記維權人員有200多人。圖源受訪者
西安市公安局一負責該案的民警提到,類似的資金盤騙局十分常見,他提醒,投資者不要貪圖小便宜,非銀監局、證監會等正常監管的產品,其投資產品的漲跌、價格變化平臺都可以自行操控,風險極高。
事實上,在今年11月初,青海祁連縣警方就“動物世界”“落馬交易所”“拇信”等多款網絡投資平臺發出預警,稱疑似涉嫌非法集資罪。在動物世界崩盤之前,今年8月,央視也曾曝光造成6000多人受騙,涉案金額達上億元的云養貓“喵喵”APP,記者發現“動物世界”APP與“喵喵”APP有著如出一轍的運行規則。
反傳銷人士李旭認為,該款游戲設置2000元的門檻、層層返利等情況符合傳銷繳納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的特征。
“借新還舊,前面入場者賺取后面入場人的錢,一旦入場者速度慢或者人數減少,就會崩盤”。李旭稱,該種資金盤也被稱為互助盤,像擊鼓傳花一樣,將入會者的錢層層傳遞,如果沒有人接盤或者操盤者跑路,后面進場者就血本無歸,也稱龐氏騙局。
李旭稱,傳銷轉戰互聯網,異地模式越來越少,網絡傳銷門類也直線上升。常見的有互助盤,共享經濟和打造區塊鏈等資金盤。因為互聯網傳銷傳播速度快,跨區域、難取證。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也讓其更加隱蔽。
而像“動物世界”這類游戲中,采取“錢不經過平臺,直接打入用戶賬戶”的這種方式,實際上是平臺方為規避風險,讓后期警方追查時難以掌握其資金流向,“要是經過平臺,就很容易查到錢轉到哪里去了”,李旭稱。但是平臺能夠通過用戶購買“太陽”這種收取手續費的形式獲利。
(文中林燕燕、楊琳、樊蕓為化名)
文丨新京報記者魏芙蓉 實習生鐘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