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也涉傳?律師有話說!
6月2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依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申請,凍結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帥六將”)、云數據(海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數據(海南)”)、桐城金財匯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桐城金財匯智”)、杭州心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心選電子”)資金共計4400萬元。因本案涉及電商巨鱷阿里系企業,此裁定一出,引起了業界極大轟動。多篇文章均報道了上述事件,有業內人士評論稱:無論站在你背后的是阿里爸爸還是阿里媽媽,在打擊傳銷面前一律平等。
據悉,三帥六將系淘小鋪的運營公司,云數據(海南)和金財匯智系淘小鋪的第三方代付平臺,而心選電子則由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的全資持股,系淘小鋪項目供應鏈支持方,4家公司被凍結共計4400萬元
(附裁定書部分內容)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淘小鋪被法院下達行政裁定書,凍結相關財產,并不意味著其已經構成傳銷,僅僅是法院認為根據辦案機關提供的證據材料,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可以凍結的情形。在最終行政處罰文書下達之前,任何文書均不具有定性效果。此外,即使最終的行政處罰文書認定淘小鋪構成傳銷,當事人仍舊可以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作為當事人的淘小鋪,在法律上應該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從而摘掉涉嫌傳銷的帽子。筆者認為應該有以下幾步:
第一步:第一時間派出律師前往辦案機關了解本案的實際情況,了解本案處罰對象是公司本身還是相關代理商,并對可能涉嫌的傳銷行為進行了解,確認是《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中三種傳銷行為:拉人頭式傳銷、入門費式傳銷、團隊計酬式傳銷中的哪種傳銷。
第二步:申請查閱本案相關案卷,對相關證據進行了解,應著重了解三個層面的證據:
1、對于“返利模式”證明的相關證據,多為相關微信截圖,公司公告,代理商口供。需要核實該返利模式描述和公司真實的返利模式是否有沖突,是否存在他人冒充公司發布返利模式的情況。
2、對于“會員數據”證明的相關證據,多為阿里云調取的電子數據,需要核實該電子數據的取證程序是否合法,所取得的電子數據是否有保全措施,是否有被篡改污染的情況。
3、對于“銷售產品”證明的相關證據,多為供應鏈相關采購數據,需要核實該數據是否真實,辦案機關是否存在故意使產品利潤虛高,打壓產品價值的行為。
第三步:對案件進行研判,制作法律意見書。法律意見書建議從三個角度來進行論述:
1、對于是否構成傳銷違法,應結合實際案件情況,對傳銷的構成要件進行逐級論述,對于淘小鋪案件,建議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一條、第二條,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從沒有欺詐性的角度進行論證。
2、本案所涉及的證據在采集方式、過程、手段、目的上是否存在瑕疵。
3、本案辦案機關是否符合《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第九條:對于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處罰由平臺所在地管轄的規定。
相對傳統電商,社交電商具有鮮明社交性質,并可借助其社交性質,提升買賣雙方信任感。社交電商所利用的,是人們在社交生活中更偏向于信任熟人購物評價慣性,可對用戶族群進行精準定位,并通過社交群內口碑,提高用戶認可與忠誠度,從而使商品獲得更高轉化率與更高復購率。
古人曾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淘小鋪背靠阿里,緊跟商業熱點,對標強勁對手,不料也難逃涉嫌傳銷的命運。網傳淘小鋪曾修改過制度,購買一款425禮包產品即可成為掌柜,收益包括:掌柜直推掌柜獲得100元傭金,并可獲得直屬掌柜銷售普通商品傭金6%的獎勵。然而從加入形式、計酬模式等多方面分析,依舊逃不出可能涉傳的三座大山:拉人頭、入門費、團隊計酬。目前案件尚未定論,淘小鋪及相關企業應當積極應對進行妥善處理。
在理曜律師承辦的“”涉傳”行政、刑事案件中,包括直銷、微商、社交電商在內的不少企業,甚至有些是知名傳統企業轉直銷、社交電商,往往因為對行業生態的不了解、對法律法規的認知不充分,在設計商業模式時未經專業人士充分論證,將拉人頭、入門費、團隊計酬、產品價格虛高等元素納入其中,并在招商會或者社交媒體上大肆宣傳,待形成一定規模后才因為遭受處罰或通過多方渠道了解到其模式違法,面臨斷臂療傷導致市場受損以及雪球越滾越大的涉傳風險的兩難抉擇。
近些年,各地執法部門對涉傳企業的打擊力度在不斷加大,在辦案過程中也變得越來越專業,淘小鋪事件實際并非偶然,相關企業資金被凍結引起如此大的轟動也并不僅因為涉案資金過大或者模式創新,而是其背后的投資方足夠吸人眼球。加上法律的滯后性,十多年前出臺的《禁止傳銷條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跟不上經濟環境的發展,但在其未被廢除或修改之前,模式創新企業還是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從源頭把控風險,將風險防范意識貫徹始終。
風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當風險來臨時還一無所知,若仔細分析本次事件很值得做一些總結,如:
1、模式存在可能被認定涉傳的元素,并直接在官網或者官方宣講渠道公示。
2、自爆與其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若其模式被認定涉傳,還可能涉及各項稅務等問題。
3、頂層結構設計對關聯公司未進行風險隔離,一旦被認定構成傳銷,對投資方將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分析成因,總結教訓,結合相關辦案經驗從本案進行反思認為:
第一、在項目啟動前期,堅守法律紅線,應對模式進行充分論證,做好各項內部風控、合規管理工作;
第二、無論是直銷還是社交電商,均應回歸銷售本身,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并且應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建立退換貨制度,積極處理與消費者、代理商之間的糾紛;
第三、嚴控產品價格,產品定價應當合理,而非“道具產品”,避免被認定價格欺詐;
第四、若需與消費者建立代理合作或者其他合作關系,此時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已經發生法律關系的轉換,應當根據合作模式簽訂合法有效的協議,且交易模式應當合法合規、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第五、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進行銷售,均應當依法納稅。
理曜律師結合多年辦案經驗,從眾多涉及到不同商業模式案件中歸納監管部門的合規要點,對何為傳銷違法、何為傳銷犯罪有著獨到、全面的理解,為品牌方、投資方、運營方等合規運營提供專業、中肯建議,主要包括:
1、內控方面:首先注重頂層結構風控,從投資方到商業模式,避免企業因為股東行為或者模式原因涉傳;其次,重視對企業員工或代理商的普法教育,避免出現違反廣告法的虛假宣傳、夸大宣傳;再次,建議企業做好稅務籌劃,依法納稅,避免因為稅務問題導致企業遭受處罰等。
2、外事方面:首先建議并幫助企業構建外事部門,對外事人員進行專項普法教育,提升外事人員對法律的認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其次,在企業出現輿論危機或者投訴時,為企業提供專業咨詢,建議企業積極面對各項事件,妥善處理危機;再次,告知企業正當經營,友好處理與同行、競爭對手的關系,避免出現不正當競爭導致企業遭受損失等。
淘小鋪內部風控暴露的問題引發的重大危機,對其危機公關人員的專業性,其外事系統是否能夠經受考驗是一種挑戰。
本次山東執法機關的亮劍行動,也是為行業敲響警鐘,無論淘小鋪全身而退還是遭受行政處罰,都應當進行反思與總結,注重合規與風控體系建設,只有依法依規、注重風險防控的企業才能在社交電商的賽道上走得更遠。
目前案件還在辦理的過程中,我們將與各界人士共同關注本案。
- 阿里系,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