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國市與天士力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共建世界數字中藥都中心
熱直銷網快訊:7月2日,“新時代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報告會”召開。國家、地方重點實驗室與河北省中藥質量研究院科研聯動發布,河北省中藥質量研究院、中藥材質量檢驗檢測聯盟揭牌儀式,安國市政府與天士力控股集團全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同日舉行。
按照疫情防控的有關規定,會議在線上設分會場,線下設1個安國數字中藥都主會場,4個分會場,共230人與會。會議通過網絡面向社會做了全程視頻直播。
本次報告會是在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召開的一次重要學術盛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一濤,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理工大學生科院院長梁宗鎖,分別作了《抗擊疫情的中醫藥貢獻》、《中藥材品質提升工程研究》《中藥創新平臺建設:探索與進展》、《高品質原料藥材生產與評價體系建立》的專題報告。他們圍繞中醫藥守正創新抗擊疫情、中藥材品質提升關鍵技術、質量為先導的中藥產業創新與國際拓展、高質量原料藥材評價體系建立,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獻計出力。
張伯禮院士做主題報告
我國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與瑰寶。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祖國中醫藥事業,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中醫藥工作指明了方向。中藥產業作為我國也是全球的朝陽產業,無論是發展規模、速度還是產業效益上,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臨床證據和中藥質量是中醫藥傳承發展的兩大瓶頸”,張伯禮院士在報告中指出。中國中藥協會執行副會長劉張林認為,此次疫情中,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全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醫藥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早期介入、全程參與、有效發揮作用,彰顯了寶貴臨床價值,成為了疫情防治“中國方案”的最大亮點之一。作為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基礎的中藥材,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更要把好質量關。
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表示,標準不統一和行業無序競爭導致的道地藥材異地種植、摻假、農殘超標等質量問題,使中藥的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導致“中醫或亡于中藥”的論斷不絕于耳。聚焦中藥材產業存在的問題,用現代化手段改變“傳統、粗放、低效”的生產方式,用產業平臺化的發展思路取代“散、小、亂”的發展模式,用“品牌立市、誠信為本”的質量意識重塑市場規則,是中藥材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草到安國方成藥,安國是北方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國務院命名的“中國中藥材之鄉”。天士力控股集團作為我國現代中藥產業的龍頭企業,是全球首例進行了美國FDAⅢ期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大規模臨床試驗的復方中藥制劑和中國原創新藥(復方丹參滴丸)的誕生地。
2013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指引下,在河北省政府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推動下,天士力與保定市、安國市政府簽署投資協議,共同建設安國數字中藥都,打造新時期在全國具有行業引領性、示范性的安國數字藥市。
今天,安國市人民政府與天士力控股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股權轉讓協議,代表了政企股權合作的重大模式創新,是雙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也是安國數字中藥都在新時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嶄新起點。
河北省中藥質量研究院和中藥材質量檢驗檢測聯盟的揭牌以及全國4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發布與河北省中藥質量研究院的科研聯動方案,更標志著以安國數字中藥都為代表的“政企”合作模式進一步向“政企學研”聯動的更廣泛合作機制拓展,必將帶動安國市乃至河北省在中藥材科研、關鍵技術升級、檢測檢驗、行業標準建立等多個關鍵領域的系統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