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監管部門打擊“拉人頭”社交電商“正當時”
熱直銷網快訊:近日,知名社交電商淘小鋪簽約的運營商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傳銷被凍結1000萬元以及云數據(海南)科技有限公司被凍結3130960.31元,桐城金財匯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凍結500萬元,杭州心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支付寶被凍結26069006.89元的消息驚動整個社交電商企業。
此消息并非空穴來風,據首發媒體《中新融媒》顯示,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一則《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該裁定書顯示,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0年4月16日接到群眾舉報稱其在淘小鋪注冊店鋪后,其銷售模式和傭金模式涉嫌傳銷,因淘小鋪的運營公司為廣州三帥六將,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19年4月16日立案進行調查。
其中賬戶被凍結金額最多的是杭州心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而該公司是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如果說此事跟阿里與淘寶沒有關系,似乎有些牽強。
無獨有偶,6月10日,湖南省漢壽縣人民法院對外披露了一起非訴保全行政裁定書。該裁定書上顯示:漢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杭州迅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杭州酷梨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云庭網絡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涉嫌傳銷一案中,為防止上述公司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于2020年4月23日向漢壽縣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對上述公司在支付寶公司開立的結算賬戶內的資金合計3000萬元予以凍結。
而這個杭州迅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恰恰就是知名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的運營公司。由此可見,一個月內,兩家知名社交電商同時因涉嫌傳銷被凍結巨額賬戶令人吃驚。
事實上,社交電商“拉人頭”的商業模式似乎已經成為圈內不怎么新鮮的事情,甚至部分社交電商為了“拉人頭”可謂是絞盡腦汁的攻擊同行,互拉團隊以及干出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此前,因為涉嫌傳銷被處罰的社交電商比比皆是,去年3月,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因設置會員層級最多達51級,累計收取傭金超過4.5億元等涉嫌傳銷(直銷)違法行為,被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開出7456萬元“天價”處罰;今年3月,廣西百色市市場監管局公布消費者維權案例,指出社交電商平臺“未來集市”的消費返利是傳銷新模式……
當然,還有比以上兩家“拉人頭”更積極的社交電商沒有被查,但是心存僥幸并不能換來安然無恙,殊不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是依靠強大的阿里公司淘小鋪,還是網紅達人吳召國的未來集市,一旦觸碰法律的底線,沒有“大而不倒”的企業,百億直銷帝國“權健”就是典型的前車之鑒。
那么,既然有社交電商又被處罰了,相反,肯定也有從中賺得盆滿缽滿,如2017年8 月,貝貝網成立了貝店,采用“拉人頭”的模式在17個月內累計了4485 萬會員。因此,不少主流媒體質疑其模式涉嫌傳銷。
換言之,諸多社交電商基本都是模仿微商而來,不過微商比起社交電商來說,微商是基于人與人之間的裂變,而社交電商是用技術讓人與人之間裂變更快,其實方式都一樣。因此,社交電商難以真正擺脫微商遺傳的詬病,尤其是拉人頭的方式,無論怎么樣修改變化終究是“萬變不離其宗”。
不可否認,如今的社交電商早已超過直銷行業成為涉嫌傳銷的“高危地帶”,究其緣由,一是社交屬性的銷售裂變增長速度太誘人,二是自認為已經做了有效的規避措施。然而,盡管不少社交電商聘請知名律師作為顧問避免制度涉嫌傳銷,但是法律擦邊球也許能夠避免企業相關人員不犯罪,但是并不是避免行政處罰,也許淘小鋪做夢都沒想到“涉嫌傳銷”的行政處罰裁定書居然會來的這么快。
7月1日,關于規范直播帶貨的規范出臺實施。那么,社交電商就是法外之地嗎?顯然不是,6月23日,由國務院參事室、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聯合舉辦的“社交電商監管創新政策研討會”在國務院參事室召開,該會議對社交電商從業者主體認定與非法傳銷行為區別界定,擬定《社交電商經營規范》行業標準,使平臺及從業者有法可依,也希望規范社交電商的經營規范標準早日出臺,防止更多的社交電商異化為非法傳銷。
- 社交電商,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