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經濟發展“新常態”與直企 “新心態
核心提示:中國市場“新常態”的來臨,不僅改變經濟運行的軌跡,也糾正和顛覆了影響長久以來人們的認知偏差與理念——“新常態”必須具有“新心態”。直企面對“新常態”,需要保持“平常心”,才能得心應手;保持“責任心”,才能贏得人心;保持“創新心”,才能創造未來;保持“創新心”,才能創造未來。
過去,中國GDP年增長10%是常態,這是低水平的增長;現在,中國GDP增長7%~8%是“新常態”,但這是成熟經濟體的增長。中國市場“新常態”的來臨,不僅改變經濟運行的軌跡,也糾正和顛覆了影響長久以來人們的認知偏差與理念——“新常態”必須具有“新心態”。隨著國際市場的變化與影響,我國經濟增速也逐漸放緩,國內人均消費水平也趨于疲軟,不僅對傳統的商家造成沖擊,也深深的影響了直銷行業整體的發展。
中國直銷行業大發展不過十余載,從2005年12月《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頒布到目前,有46家直銷企業被國家商務部批準獲牌,市場的擴容必然會給直銷行業帶來更多的競爭者。然而中國憑借龐大的人口紅利,經濟實現了飛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市場新常態,也給直銷行業帶來了空前的挑戰,直銷企業在市場的新常態中摸索前行,帶來的也許是機遇,更可能是重重的危機。
記者觀察發現隨著獲牌直銷企業逐年的增加,覬覦直銷牌照的企業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市場的繁榮,但是也造成一些直銷企業躺在直銷的“溫床”里不思進取。同時記者從各大新聞網站搜集大量的關于直銷企業的新聞,食品安全危機與傳銷始終是獲牌直銷企業揮之不去的兩大痛處,然而這些痛處之所以會頻發與隱隱作痛,在于直銷企業不能夠在我國市場面臨新常態的情況下,積極調整新心態面對與采用應對機制造成的必然結果。
直企應保持“平常心”,才能得心應手
市場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直銷企業應該順應市場的規律,去尋求應對的辦法,盲目的追求高銷量與盈利未必能夠在市場新常態下立足,反而會給企業員工帶來莫大的壓力,致使企業部分工作人員鋌而走險。因此,記者認為:直銷企業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對待目前的經濟形勢,遵循市場價值規律的變化,只有宏觀的去看待整個中國經濟的新形勢,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安排,也能夠得心應手,贏得更好的商機。
直企應保持“責任心”,才能贏得人心
我國的直銷企業幾乎都履行過社會責任,關注并支援了弱勢群體,弘揚了民族企業積極向上的精神,同時也做到了直銷企業應盡的義務,也讓直銷行業的名譽大振,社會地位有了顯著提高,大部分消費者對直銷企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直企也通過廣泛做慈善工作,給自身企業一個最好的詮釋,這些恰恰反應了直銷企業一顆大愛無疆的社會責任心。記者認為直銷企業能夠保持積極的“責任心”,無論對待消費者還是大眾,這都是一個樹立社會榜樣的壯舉,在市場“新常態”的沖擊下,更能夠彰顯直銷企業的責任感,中國古之有言:“得人心者,得天下”,直企若都能堅持如此,那么何愁中國經濟不再振興?
直企應保持“事業心”,才能擁有未來
記者通過觀察發現:直銷在不了解人的心里,認為只是一種微觀的營銷模式,而不拿直銷作為一項事業去看待,不僅如此,部分人認為直銷與傳銷是一種模式,區別在于一種是合法的賺錢,另一種是非法的騙錢。不難看出,直銷在部分人心中,曲解成一種賺錢的營銷模式,而不了解直銷真正的意義所在。記者多次走訪一些直銷企業,發現直企都是有嚴格的培訓與一批具備企業文化武裝的專業人才,具備完善的體系,擁有高新技術與GMP車間的企業,記者通過采訪部分從事直銷工作的人員發現,直銷在他們心里,不是單純的學會如何銷售產品,更多的是認為直銷是一份事業,不是簡單的銷售,雖然銷售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對于直銷人來說,直銷更類似于一個家庭,溫暖而充滿關愛,能夠給直銷人一個可以暢想的未來。記者認為直企作為一項事業去做,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與挑戰時,才能夠冷靜而妥善的處理危機與挑戰,轉而為安,從而更好的穩步前進,把握時局,看準商機,最終擁有未來。
直企應保持“創新心”,才能創造未來
直銷企業想要擁有未來,前提是構想未來的藍圖。記者通過觀察發現,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許多企業紛紛倒閉,而那些擁有自主創新產品與科技的企業并未受到很大沖擊,反而在危機中迅速成長,分析指出:中國直銷行業總量還將保持較高速度的持續增長,但中國直銷企業將迎來有序競爭和發展階段,如果不做好應對機制,必然在接下來的競爭中被淘汰。同時,新的環境必然造就新的企業,也是黑馬企業出現的又一次機遇。
直銷企業謀求生存,更要考慮長期的發展,而發展的動力源于創新,技術研發需要創新,團隊協作需要創新,營銷模式更需要多元化創新,特別是管理創新,直銷行業健康發展不僅僅依靠監管部門,更需要直銷企業強化管理,創造出新的管理模式。只有這樣,直銷企業才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尋找到一片真正屬于自己的土地,在那里開拓、發展,甚至建設新的商業“帝國”。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