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專家解讀兩會:直銷發展有了大展拳腳的時空
熱直銷網快訊: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十八大后的變革之年,有很多重大的改革都在這一年啟動了。可以說影響遍布全社會,直銷行業也感受到了這股改革春風的潤澤。今年剛剛結束的兩會對2013年的改革工作做了總結,也對2014年的改革工作做了新的部署。
面對新的一年,2014年的全面改革會給直銷行業帶來哪些影響,這是很多直銷人所關心的問題。為了解答大家的問題,我們特地邀請一些直銷領域的學者、專家談談他們對2014年兩會的解析,相信從他們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直銷行業的未來。
資深直銷專家歐陽文章:政府工作報告為直銷行業發展提供新的政策指向
剛剛結束的“兩會”對我國直銷行業的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歐陽文章認為,值得關注的是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為我國直銷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政策導向。他從三個方面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解讀。
一、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處于換擋期,直銷發展也要“換擋”
我國前幾年的經濟發展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了中速的經濟增長速度,說明了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一個“換擋期”。就去年而言,我國出口困難和經濟下行的原因不完全是外部,經濟困難主要是因為我們正處在增長速度的換擋期,由過去的兩位數高位增長向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轉換,中間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再跟外部的因素相互疊加在一起,這就使得面臨的困難可能多一點。比如,盡管出口下半年有好轉,但上半年還是面臨一些困難。同時,投資的增長,去年也有一定的回落,包括基礎設施。由于融資的局限性,地方融資平臺正在規范,包括制造業受到產能過剩的一些影響,企業利潤的一些影響,投資有一定的回落,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壓低了增長速度。
經濟增長處于換擋期,直銷行業發展也要“換擋”。我認為,這個“擋”不是指速度,而是指質量。20多年的直銷發展一直是粗放型的,這對改善直銷行業發展質量很不利。要換成“質量擋”,最主要的是要尊重直銷本身的邏輯,就是要以銷售老百姓喜歡的產品為主要目標,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新,追求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完整統一。就當前而言,一定要在履行好社會責任上做好文章,把經濟社會責任、法律社會責任、道德社會責任落到實處。
二、微觀政策要活:直銷行業是搞活的重要板塊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我以為,直銷行業是我們需要搞活的重要板塊。
微觀政策怎樣活?最根本的是向市場放權,創造好的發展環境。黨的十八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20多年來,政府總是以“有形的手”取代“無形的手”,對直銷行業說的是“宏觀調控”,做的卻是“微觀干預”,嚴重束縛直銷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必須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為直銷市場主體松綁;政府在不該管的直銷市場領域堅決退出,切實把經營決策等自主權還給直銷市場主體。而政府應該做的,就是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進一步采取措施,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營造公平競爭的直銷市場環境。
放活微觀經濟,不搞“微觀干預”,但還須有必要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要創造一切條件,努力增強直銷企業的活力。直銷企業是就業的“吸納器”、增長的“助推器”。要加大對直銷企業的扶持力度,減輕企業、勞動者的稅費負擔。要創造條件,推動直銷企業進行存量調整,促進生產要素優化組合,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在結構調整中培育新的增長點。
三、經濟數據解讀:直銷發展有了大展拳腳的時空
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4年的GDP增長目標是7.5%左右,物價漲幅控制在3.5%左右,新增城鎮就業人口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6%以內。
今年的7.5%,這是一個經過反復認證考慮國內外各種因素最后達成的預期目標。因為GDP增長不光是一個經濟總量的增長率,更重要它是一個國民經濟的綜合指標,所以大家也非常關注。報告中說到7.5%左右,而確定這個目標,很重要一個就是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的信心。特別是現在又有聲音說中國經濟又要怎么樣怎么樣,這種聲音又多起來,我們要有自信,要對自身經濟的運行穩定增長有信心。同時我們也要圍繞7.5%來配套,這樣給市場一個穩定的預期。
在這個穩定期,直銷行業發展就有了大展拳腳的時空。因為把目標定為7.5%特別重要的一點是要考慮就業和收入。我們去年實現了1300萬新增就業,今年預期目標是1000萬,這個比往年要高100萬,往年我們定的900萬,最起碼的要保證充分的就業。直銷行業能容納大量的就業人員,可以為以7.5%的經濟增速保證1000萬上以上的就業,作出重大貢獻。另外也可提高人們收入,讓老百姓共享發展的成果。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黃英姿:國家對直銷行業更多的應該是管理 而不是管制
從學界的角度來說,如果在兩會提建議,我覺得國家對直銷行業更多的應該是管理,而不是管制。直銷之所以區別于其他的行業,它的特色在于:企業和直銷商不是一種雇傭關系,而是一種合作關系,涉及到直銷的分配制度,而它的分配制度也決定了直銷本身的類型,比如說單層次、多層次。現在國內不允許多層次,但多層次本身就是直銷的核心競爭力。實際上國內還是有很多企業在用多層次。法律規定不能用多層次,這樣就給人造成一種用多層次就是“知法犯法”的感覺,但是說沒用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這對整個社會風氣來說不是一種好的現象,還是讓一個行業恢復本來面貌比較好。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MBA導師倪躍峰:需要維護兩會的政治性協商色彩
兩會是一個嚴肅的政治性協商的平臺與場合,對于直銷渠道來說,我并不認為一定要有代表在兩會上深入地提直銷的具體問題,而直銷也不存在政治身份的問題,。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們更多的應該關注整個社會,而不是局限在某個圈子里面的事情。
但是,我們可以站在整個社會的層面來提一些具體問題,譬如,從直銷渠道運行立法的必要性、程序、機制來等方面進行探討,是不是需要在直銷立法層次問題上做一些提升,或者對所有行業協會(包括直銷協會)的發展空間做一些規范,到底應該是限制還是放開。我們需要維護兩會嚴肅的政治性協商色彩。
資深直銷培訓專家李洪青:為直銷立法 化突擊式管理為日常化管理
2014年是改革的重要時期。社會生產、結構在轉型,而直銷作為流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促進社會就業,推動經濟的發展,是改革轉型必須關注的領域,但是一直以來兩會幾乎沒有關于直銷的議案。
一部不成熟的法律是擋在行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塊大石。中國直銷立法已經有將近十年的歷史,和實際的運作情況已經不相符了。其中對直銷的合法與非法鑒定沒有明確的概念的劃分,直銷企業和直銷人因身份特殊而尷尬,而政府對直銷牌照的發放就像IPO重啟一樣,似乎沒有常態的運作,牌照的尋租現象時有發生。由此,合乎實情的法律是直銷行業迫切需要的。
另外,在直銷管理方面,提議采取一致性管理原則,而不是一次性。雖然去年政府的打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決定今年開展三個月的直銷市場檢查,但是這種時緊時松的突擊式檢查管理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日常化的管理檢查才是行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總之,希望政府能夠重視直銷行業,根據實際情況為直銷立法。也呼吁全國的輿論喉舌客觀報道和評價行業。
- 直銷,兩會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