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挖掘“清明商機”經濟效應明顯 保健品竟成祭品
熱直銷網快訊:“風雨梨花寒食過,家家戶戶子孫來。”清明自古就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吃艾糍、掃墓園、踏青……帶動了一系列與清明有關的消費,讓“清明經濟”效應更加明顯。
4月6日就是清明節,這個原本屬于祭祀的節日,自從被冠以“小長假”的名號后,其帶動的消費能量就不僅限于祭品市場,而是延伸到各行各業。昨日,記者走訪了濟寧多個商場以及批發市場,販賣祭品的商販已經“無處不在”。與此同時,氣候適宜帶旺短途游,家電賣場也趕在夏季到來之前進行家電大促銷,餐飲業更是沾了清明祭祀“家族齊出動”的光,預訂率爆棚。
節日用品
平板電腦、按摩椅 祭品花樣還真多
“我母親今年年初去世,這是第一個清明節,我們兄弟姐們都想辦得體面些。所以,今天我在買祭祀用品的時候,衣、食、住、行每樣都選了一些,也算我們兒女們盡一份孝心。”正在選購祭祀物品的曲大哥告訴記者。記者留意到,曲大哥選購了五疊每張面值10億元的冥幣,每捆冥幣賣10元,此外他還買了金元寶、寶塔、香煙以及印有iPhone手機圖樣的產品,總花銷130元。
記者留意到,隨著人們思想及觀念的轉變,紙扎祭品的花樣也越來越多樣化,除了傳統的冥紙、冥錢及金元寶外,各種生活用品、用具的設計也花樣百出,幾乎是照搬人間衣、食、住、行的需求。而這些紙扎祭品的推出也在趕潮流,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手提電腦、按摩椅及保健品等等,只要是人間日常生活中所需的似乎都能看到,每件的價錢從幾元錢到幾十元不等。更有甚者,還有市民選擇在網上購買祭祀產品,更加省時省力。
同時,市場上的菊花價格也在上漲。據花店老板介紹,今年菊花的價格同比去年略高,白菊花、黃菊花每枝上漲了0.5元左右,售價達到每枝2.5至3.5元不等。受此影響,花束比去年同期貴10元左右,售價從每束30元至50元不等。
■記者手記
清明節,多點理性少些盲目
燒紙錢、燒元寶、放花圈,商家銷售火爆,市民購買也不手軟。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消費者顯然已經進入“祭祀也要攀比”的怪圈,人家買什么,我也要買什么,在增加精神壓力的同時,也增加了經濟壓力。與此同時,每當臨近清明節,幾乎每個墓園都會出現煙霧繚繞、垃圾遍地等問題,街頭巷尾也會出現類似問題,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其實,不斷上漲的祭祀用品價格,只是把利潤倒進了商家腰包,而祭祀產生的污染卻在破壞我們的生活環境,顯然這也并不是真正尊重先人的做法。在祭奠活動中推廣文明之風,需要更多的力量,應該通過政府倡導、媒體宣傳等形式,在社會上形成文明氛圍,讓更多的人理性消費,進行更加有意義的祭奠活動。
- 清明,保健品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