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協會相繼籌備 解決直銷行業根本問題才是重點
熱直銷網快訊:進入2014年,行業協會的籌備信息一下子冒出來很多,健康產業經銷商委員會、外商直銷協會、中國直銷協會等多個直銷相關組織陸續新聞上陣,挑開大眾期待的眼簾。尚且不說他們的籌備和反應如何,單說成立后的這種社會中介組織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很多企業和行業人士都持保留意見,“不解決直銷行業根本問題成立再多也沒用”。時下的調查顯示,“有總比沒有強”反而成了眾多關注人士的基本態度。
進入2014年,直銷企業發牌數量已達43家之多,直銷從業人員已有千千萬,在“規范直銷打擊傳銷”的聲音和行動不絕于耳的大環境之下,如何盡快籌建直銷行業組織,形成企業自我管理的新格局,是這個行業人士熱衷關心的話題。
2014年1月16日,全國健工委健康產業經銷商委員會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北京廣播大廈舉行。據委員會負責人介紹,本次新聞發布有受聘職位:副秘書長5名、常務委員5名、執行委員10名、會員若干,經銷商委員希望“促進健康產業流通企業誠信經營,切實保障經銷商的合法權益,營造規范有序的商業環境,為國人打造安全綠色的健康生活保障”。
馬年春節之后的2月19日,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直銷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外商直銷協會)成立大會又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外商直銷協會召開了第一屆理事會,會議通過了直銷業委員會《章程》和《會員商德守則》等有關決議案,選舉產生了本屆委員會會長一名和副會長四名。
與此同時,2月27日,由商務部牽頭、13家直銷企業參與的直銷行業協會籌備會在北京舉行。商務部市場司、外資司、條法司等相關人員共同探討了直銷行業協會成立的具體事項,籌備會旨在統一觀點,統一思想,為直銷行業協會的成立奠定良好的開端。據悉,自有直銷行業協會構想以來,已經歷時三年時間,此次直銷行業協會籌備會的召開,是推進行業協會成立的一個重要過程。
記者了解到的消息是,據說還有其他職能部門也在謀劃直銷行業協會組織。頓時間,直銷行業的組織林立,角逐紛爭不斷,“外資和內資不融合在一塊,行業組織先后有不同的形式,我們以后究竟該聽誰的?”某企業負責人這樣尷尬表示。
外商直銷協會的成立
2月19日下午,受邀媒體如約來到了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大會在下午四點鐘準時開始,持續一個小時,五點鐘結束。之后是晚飯時間。記者了解到,外商直銷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是提前到當日下午兩點、在沒有媒體參加的情況下召開的。商務部條法司、市場秩序司和外資司、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管理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北大直銷研究中心等有關部門和機構以及外商投資直銷企業的會員代表約60人出席了大會。到會的媒體以主流大眾媒體為主,《工商時報》、《國際商報》、《中國消費者報》、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中國網、騰訊網等11家媒體均在受邀之列。
會議結束后的信息顯示,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推薦胡國財副會長當選本屆委員會會長,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總裁黃德蔭、李錦記健康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國晉、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對外事務副總裁張晶、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總裁李道當選副會長。
據悉當日會上,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德銘向大會發來了賀詞,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胡國財向與會代表匯報了成立直銷業委員會籌備情況。李道副會長代表本屆委員會當選會長、副會長發表了就職感言。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曹宏瑛發表了講話,肯定了外資直銷企業基本現狀及其地位和作用,并就外資直銷企業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兩個《條例》,加強管理,規范經營,嚴格自律,實行公平競爭,發表了意見。同時,對新成立的委員會工作提出了要求。石廣生名譽會長在講話中提出三點希望:一是直銷企業要促進銷售,擴大社會消費;二是規范銷售行為,打擊傳銷;三是促進產銷見面,了解消費者需求,保護消費者權益。
去到外商直銷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的記者描述說,整個會議召開得很低調,會場上沒有鮮花,也沒有設立提問環節,吃飯也沒有包間,領導和與會人員都是在一起就餐。有些企業代表因為有事沒有就餐就匆匆離開了。
從主席臺上的座次上來看,胡國財坐中間,緊挨著胡國財就座的是玫琳凱的張晶,其次是安利的黃德蔭,再是寶健的李道,最右邊是李錦記的楊國晉。胡國財的左邊則是石廣生、任興洲等領導和專家,因此可見企業與協會的關系非同一般。
事實上,2月17日-19日,作為外商協會副會長的胡國財一行就赴上海和寧波直銷企業調研,期間考察了美樂家、雅芳、如新、玫琳凱、克緹和三生等六家直銷企業。考察期間胡國財就向直銷企業通報了協會直銷業委員會成立和即將舉辦的成立大會籌備的有關情況。“外資先行一步單獨成立社團組織了,這樣外資企業以后有娘家了”。評論人士認為,在沒有統一正式的直銷行業協會組織之前,“屬二級分會性質的外商直銷協會只能尷尬起步”。
內資直銷企業下一步
“就內資和外資來說,本來審批部門之間就有各自利益和相互矛盾存在,現有的牌照審批監管格局決定了行業協會組織的協調和統籌不可能利益統一、速度很快。”一位接近商務部的人士這樣表示協會籌備方面的內幕。
內資方面好像也不甘示弱。記者得到的消息是,由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溫再興巡視員負責牽頭組建工作的“中國直銷協會”正在籌備當中。該協會由安利、玫琳凱、康寶萊、新時代等13家直銷企業發起,于2014年2 月27 日在商務部內部二號樓召開了第一次籌備會議,組建中國直銷協會臨時籌備小組,開展各項籌備工作。商務部有關司局已向相關直銷企業發出邀請,接到邀請的部門企業也按時參與了此次會議。
根據協會籌備工作小組相關聯系人之前向直銷行業媒體透露的說法是:“中國直銷協會”已籌集注冊資金210萬元,由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發起單位各捐贈70萬元,主要用于協會成立初期的必要經費。同時截止目前,全國13個省市有43家直銷企業遞交了加入中國直銷業協會的申請。
參加此次會議的企業代表會后均表示,他們都被要求保持低調,也不發新聞稿。記者了解到的消息是,本次籌備會議內容事實上也沒有關于今后協會框架方面太多實質的說法和進展,起到的效果是“旨在統一觀點,統一思想,為直銷行業協會的成立奠定良好的開端”。之前,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在所發邀約文件《關于請參加并協助籌建“中國直銷協會”的函》中表示,中國直銷協會籌建的目的在于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直銷企業經營行為,增強行業凝聚力,建立政府與直銷企業的溝通平臺,促進我國直銷行業健康發展。
關于參與和出席的企業,有消息靈通人士告訴說,“應該主要是以內資企業為主,當然也包含了外資企業,例如除了天獅、太陽神、新時代等企業代表參會之外,康寶萊、玫琳凱、如新等企業也都在這個直銷協會籌備會議的出席名單之列。”
一位熟悉商務部內部事務和流程的人士告訴記者說,溫再興等行業協會牽頭人言語非常謹慎,他們拒絕了媒體的到場參會,他們也是在走一步看一步,他還沒有關于協會成立方面的更多思路和觀點。現在的情況看來,內資直銷企業這接下來的這一步將何去何從,還有待時間的論證。
按照國際慣例,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在具備完整的法律法規、有一定數量企業參與的前提下,都會建立行業協會。直銷行業協會的籌備和建立,是政府在政策和法律監管直銷的一個補充,將有利于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完善企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促進行業更加有序地發展。“中國直銷協會”是繼今年2月19日成立的首個直銷業委員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直銷業委員會后,又一籌建關于整個直銷行業的協會,它們的穩步推進或將給中國直銷行業帶來更多機遇。
直銷協會的籌備心路
按照國際慣例,都是先有行業的存在,而后才有行業組織的建設。但是中國直銷行業的發展比較特殊,這就直接引發了行業協會組織成立時間上的不同意見,曾有人主張在直銷法沒有出臺前現在就可以籌備直銷行業的協會組織,以便在中國直銷立法的過程中能起到力所能及的協助作用。
“成立直銷協會固然是行業自律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是在直銷法沒有正式出臺的情況下,毅然成立直銷協會是不太現實的做法,畢竟要先有直銷企業再有直銷行業協會。”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公平交易局的有關官員如此表示。這一點,可以從國家工商總局之前曾先后叫停的“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直銷專業委員會”、“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分會”、“中華全國工商聯直銷商會”等事件中看出一斑。
這其中需要重點提及的是,2004年10月5日,中國保健協會在北京召開了成立直銷分會的首次籌備會議,表示將在當年10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保健節上倡議發起成立“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分會”。據說這一事情后來被國家工商總局有關領導知道后,與協會協商叫停了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分會的籌備工作。
2005年5月18日,又一次直銷行業的秘密會議由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牽頭在蘇州召開,時任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鄧湛也到會發表了重要講話。而到會的直銷企業代表,是安利、如新、康寶萊、雅芳、玫琳凱、完美、李錦記7家。“蘇州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商討成立直銷行業協會”,這是由參會的以上7家外資企業聯名提出的。不過,蘇州會議并未成立直銷行業協會,按照一位與會官員的說法,“中國目前還沒正式開放直銷市場,自然也沒有直銷企業,這個時候成立直銷行業協會“不合時宜”。隨后,為了保持企業間的基本溝通,“關注中國直銷開放小組”作為一個過渡性的組織便在蘇州會議上浮出水面,但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銷協會。
按照國際市場慣例和當時的說法,直銷協會一般是由直銷公司組成,所以要成立直銷行業協會,必須等到直銷市場真正開放以后。現在直銷企業已有43家企業之多,達到了民政部《社團管理條例》中的協會成立的基本要求,這個行業可以成立直銷行業組織了。但是如何籌備成立,這又是一個問題。“商務部內部內資和外資的部門博弈就沒有很好的協調和統籌,以致出現了利益紛爭、協會林立的情況。”直銷行業某知名評論人士認為。
直銷行業協會成立后,將開展如下工作:第一,對行業的發展進行探討和調研,為政府了解行業提供第一手資料;第二,研究和探討政策法律法規,對其完善及修正;第三,成為政府和直銷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第四,對行業的健康文化有一些研究和推動;第五,企業之間進行良性競爭秩序的調整;第六,社會公眾宣傳、公眾形象的建立和整體品牌的打造。
這樣的描述更多的出現在相關籌備倡議書的紙面上,可能在春節過后馬年伊始的北京城,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直銷業委員會的成立給直銷行業人士帶來了久違的喜悅,但與此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份特別的感受。從形式上來說,直銷自此有了一個社團組織,各企業可以有平臺進行溝通有渠道去申訴;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不是統一接受管理和服務,“這叫企業今后如何找娘家可就為難了呢!”
內外資博弈在改革中發展
“雖然經過8年時間發展,但在中國直銷市場上,外商投資企業依然唱著主角。”這也是記者從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直銷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了解到的數據信息。商務部外資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自《直銷管理條例》實施8年來,我國直銷市場一直在規范有序健康地穩步發展。2006年、2007年是直銷企業獲批直銷經營許可證較為集中的兩年,2008年后批準速度放緩。目前全國獲批直銷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共43家,其中外資直銷企業共22家,超過半數。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統計,2013年,全國外資直銷企業銷售額是209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直銷總銷售收入的96%;外資直銷企業直銷員200萬人,占總數的97%,外資直銷企業所設分支機構239個,占總數的79%。總體來看,外資直銷企業發展平穩健康。“這或許就是外商直銷協會現行成立的條件了嗎?”在外商直銷協會成立新聞出來后一位“望會興嘆”的內資企業的代表人士當時這樣質疑說。
但不管怎么樣,直銷行業發展二十余年,行業人員對行業協會的成立有共識,但是一直沒有納入到實際的進程中,此次中國直銷協會第一次籌備會的召開將此項工作納入進程,是行業發展的重要事件。同時,對行業自律和管理部門的有序對話、強化企業共同管理、協助政府管理,可以說是具有重要價值,對行業是利好的事情。
記者了解到,在2月20日的外商直銷協會成立大會上,發布了《“做好直銷,杜絕傳銷”倡議書》,號召直銷企業嚴格執行國務院兩個《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嚴格遵守《會員商德守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回報社會,為中國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共圓“中國夢”發揮積極作用。這些對中國直銷今后的發展是正面積極的宣傳和號召,有利于直銷的進一步本土化健康發展。
面對這些事實,行業專家同時也表示,直銷行業協會的成立,許多實際工作是需要企業的支持和各方的努力。在目前中國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度改革的前提下,協會的成立將建立直銷行業的新秩序,推動政府主導、企業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的新格局。
2013年全國兩會后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對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提出了核心要求。一言以蔽之就是,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明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隨著本輪大部門制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國社會組織將迎來怎樣的制度變革和發展機遇?有消息顯示,民政部將于2014年啟動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試點,爭取到2015年底前全面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李勇早在2013年7月間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就談到,現代社會組織體制改革的要旨就是要理順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部門的關系,讓社會組織回歸社會,保持法律賦予的獨立性。在此基礎上,依法行事,優勝劣汰。同時探索“一業多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行業協會商會中引入競爭機制,以改變行業協會商會行政化傾向,增強其自主性和活力。
在萬眾矚目的政府機構改革方案中,專門要求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這是本輪大部門制改革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與以往機構改革、職能轉變不同之處。但直銷行業的協會組織如何成立,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這些都還要拭目以待!
- 外商,直銷,中國直銷,直銷協會,直銷行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