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企業公益項目 引領直銷公益新勢力
熱直銷網快訊:馬年春節期間,央視公益廣告大打孝心牌,一句“陪伴,就是最好的孝心”向社會發起關愛老人的號召。而另一則《別讓等待成為遺憾》廣告,更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在新浪微博引發6萬多條網友互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兩則公益廣告在喚醒公眾孝心的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公益的重新認識和思考。
目前,國內針對老年人的公益項目不多,社會上不時爆出的“獨居老人死亡多日無人問津”等新聞刺激著國人的神經。尤其是在人口老齡化時代,“老有所養”成為突出的問題,隨著社會發展,公益項目需求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對于衣食無憂而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而言,傳統的捐錢捐物行為顯然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公益,究竟路在何方?
2013年12月16日,在廣州舉辦的首屆公益趨勢論壇上,包括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騰訊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等知名公益人,就未來公益的發展方向進行探討。“捐點時間做公益”得到與會嘉賓認同。對于熱衷公益事業的直銷行業而言,不少企業早就意識到了公益領域的空白,并采取行動做出改變。基于與眾不同的行業特性,充分挖掘行業公益潛質并開設公益項目,一股直銷公益新勢力正在形成。
三生:全員公益
慈善,從來不是富人的專利。其中,在由中國首善曹德旺捐贈的南京大學河仁社會慈善學院,擔任常務副院長的陳友華指出,政府做的不應該是公益,而是盡基本責任,公益慈善應該回歸民間。但是,職業化公益人才畢竟稀少,不少公益項目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需要眾多志愿者參與和支持,如何解決人力瓶頸?
相比其它行業,直銷從業者擁有積極、熱情、渾身散發正能量等特點,因此,在遇到他人需要幫助時,往往主動伸出援手。正是因為這一特點,讓眾多直銷企業的公益項目開展得有聲有色。
2013年,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生)發起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和愛心教室項目,以預防留守兒童身心隱患、讓孩子們笑起來為愿景,三生在留守兒童較多的省份設立“愛心教室”,配備圖書、電視、音像制品和音樂、體育、美術器材等,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其中特意配備了具有視頻通話功能的電腦,讓他們有機會與在外打工的父母聊天。因為直觀地看到了“愛心教室”為留守兒童帶來明顯的變化,這一項目得到三生經銷商大力支持。他們爭當志愿者,通過專業的志愿者培訓,加入到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輔導儲備隊伍中。
此外,雅安地震發生后,為幫助災區兒童盡快恢復上學,三生和經銷商反應迅速,除公司帶頭捐款捐物外,經銷商和員工捐款80余萬元,幫助雅安建立25個愛心教室。有的經銷商主動申請,愿意以一己之力認捐愛心教室。
隆力奇:注重家庭關懷
汶川、雅安地震之后,中國人的公益意識逐漸增強,社會投入公益領域的力量日益強大,關注物質層面的公益項目越來越成熟、完善。然而,涉及心理層面的公益項目,目前國內也有涉及,但相對來說不成熟。尤其是針對弱勢群體心理關懷方面的公益項目,在國內有著巨大的缺口。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力奇)認為,家庭關懷將成為針對老年人群體公益項目的主要方向。
2013年,隆力奇發起“倡孝修德、孝行天下”免費為天下老人洗一次腳活動倡議,計劃在2014年,為100萬老人免費洗一次腳。為了讓公益活動不流于形式,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以身示范,戴上老花鏡為岳父母洗腳,這一行動得到公司高管、經銷商、業務員的積極響應。隆力奇副總裁兼定制營銷中國區總裁何健表示,這不是一項簡單的關愛老人項目,而是借此喚回人們對家庭關懷的重視。“現代生活節奏過快,人們在追求物質財富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家庭,而免費為老人洗腳公益活動,能夠增進人與人的溝通和了解,增強家庭氛圍。”
衣物會穿破,棉被會變薄,而美好的回憶歷久彌新,對于很多老人來說,這種由洗腳引發的家庭關懷帶來的溫暖,將一直陪伴他們左右。何健表示,圍繞“愛家愛生活”理念,未來隆力奇開展公益活動將圍繞家庭關懷,通過產品和文化,引導社會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倡導社會關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安利:培養公益人才
近年來,公益人才培養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公益事業開始進入專業時代,人才匱乏制約公益事業發展的現實日益凸顯。一方面,被譽為“洋奶”的國外公益資金陸續撤離;另一方面,國內相關扶持項目尚未成形成規模。此前,曾發起資助青年公益人項目的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公益組織第一是缺人才。“很多青年人對從事公益有很高的熱情,但經常碰到理想和現實沖突,為了面包,只能放棄理想。”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專業化、職業化將是中國公益人才的發展方向。在培養公益人才方面,身為企業,在這一過程中應該發揮什么作用?
2013年,安利基金會出資1000萬元,與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合作,推出“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以培養中國公益慈善領域領袖人才和專業人才,搭建資源對接平臺,推動公益慈善機構發展。去年,該項目吸引1000多家公益組織報名,對入圍前50名的NGO負責人進行培訓,并最終資助10位公益機構負責人。該公益項目得到國家民政部高度認可,目前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公益人才培養項目之一。
通過參加以“拓展社會資源”、“提高組織能力”為主題的兩期專業公益培訓,學員們了解政策動態與行業信息,提高公益組織的籌款技能,學習組織戰略與治理,了解項目管理與評估,結識公益圈的朋友。在兩次培訓期間,學員們進行公益項目創新,探索出了相互合作、取長補短的項目模式,并籌得了不少善款。“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可以說,安利的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專業化、體系化培訓,從源頭上為中國未來的公益事業儲備人才,注入新鮮血液。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