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企業應主動全面履行社會責任
熱直銷網快訊:今年是《直銷管理條例》頒布實施的第9個年頭。9年來,直銷企業正朝著規范有序健康的方向發展。但直銷企業違規直銷、違規培訓、服務網點建設不規范、信息報備披露質量不高、盲目擴張等問題仍然存在,使得直銷行業的社會認知度不高。
正是在此背景下,國家工商總局去年10月頒發了《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全面貫徹落實《指引》的要求,應成為直銷企業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指引》從法律、經濟、道德等多個層面,對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了具體、有針對性的要求。直銷企業要充分認識履行社會責任對于提升直銷行業正面形象、增強直銷企業競爭力及構建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意義,主動全面推進履行社會責任建設。
時代發展到今天,企業的社會責任已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而是必須承擔的義務,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是大勢所趨。
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符合社會性要求。直銷企業具有雙重性,作為市場經濟主體,具有經濟屬性;作為社會組織形態,具有社會性。每個企業都享有社會賦予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權利和通過此項活動獲取利潤的權利。按照權利與義務對等原則,企業就應該對社會負責。社會性要求直銷企業的目標定位由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理念向追求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轉變,把追求利潤與對社會負責統一起來。
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提高競爭力。凡從事正常經營活動的企業都希望有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只有企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大量事實證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提高企業聲望,提高銷售市場客戶回頭率,強化企業成員內聚力和責任心,吸引高素質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具有其特殊的現實意義。因為直銷企業有歷史包袱,社會對直銷企業的認知度還不高,有些公眾會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質疑其履行社會責任的動機,認為是在“作秀”。眼光更挑剔,要求也會更嚴。要想消除這些偏見,讓公眾相信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發自本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成千上萬的直銷從業人員是企業與公眾最直接的接觸點,稍有疏漏或者松懈,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薄弱環節,讓企業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東流。這就要求直銷企業樹立更強的責任意識,以加倍的努力履行好社會責任。
直銷企業的社會責任的范圍較廣,其表現形式也很豐富。《指引》主要從法律、經濟和道德3個層面對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了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直銷企業與一般企業既有共性,又有其鮮明的特殊性,除了履行《指引》所要求的責任外,還要踐行企業的共同責任。直銷企業在全面履行《指引》所要求的責任的同時,要加強對法律義務的履行,強化對產品的全程管理和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加強對營銷人員的管理。
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是履行社會責任的基本要求。國家制定直銷法律,對從事直銷活動采取審批許可,目的是要規范直銷行為,促進直銷行業的健康發展,從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首先要依法經營。個別直銷企業不珍惜來之不易的直銷牌照,甚至認為有了直銷牌照任何經營模式都是合法經營,這是十分錯誤的。直銷牌照不是護身符,不按照直銷法律制度去經營,照樣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直銷企業獲得了直銷經營許可證,就應該履行好依法經營這一重要的社會責任,要把有關的直銷法律制度滲透到企業的擴區、招募、培訓、計酬、信息報備和直銷活動的全過程,讓遵守直銷法律制度成為直銷企業和直銷員的一種生活方式。
其次,加強對產品的全程管理和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產品是企業最好的形象代言人,特別是對于直銷行業來講,產品大多都和人的健康相關,不是吃的,就是用的,安全性尤為重要。要把產品質量當作企業的生命線來管理,從研發、原料遴選、生產到售后服務,建立起一套“從種子到消費者”的全鏈條管理體系。
再其次,加強對營銷人員的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直銷企業營銷人員人數眾多,管理好了,會成為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管理好自己的營銷人員,是直銷企業對政府、對社會的重要責任。有的直銷企業過度宣傳企業,過度強調業績,過度要求員工對企業的忠誠,雖然是極個別現象,但如果不加以解決,就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對營銷人員的管理要教育、規范和引導三管齊下,多頭并舉。一是完善教育,實現自我規范經營和素質的提升。二是嚴格規范,制定公正嚴格的規范辦法,加強對營銷人員的全程管理,嚴格防止違規招募、違規培訓、私自結網、違規開會、夸大宣傳等違法現象的發生。三是正向引導,組織營銷人員參與公益活動,做好社會公益事業,培養營銷人員對社會的感恩意識,提升他們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增強他們規范經營的自律性和自覺性。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