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保健服務產值將達4萬億 現已進入規范發展期
熱直銷網快訊:據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那么,中醫藥極具優勢的保健服務產業能占到多少份額呢?11月27日,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周邦勇在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和中國保健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醫藥健康服務高峰論壇上指出,“包含養生保健服務、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三大版塊的保健服務產業到2020年將達到4萬億元以上。
周邦勇認為,健康服務業包括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兩部分,即醫療與非醫療,前者為治已病,后者為治未病。以前人們關注健康更多投入的是醫療,把很多錢投入到了臨終之前的治療,通過國家對健康服務業的支持和大眾對養生保健的重視,到2020年,將基本建立覆蓋從出生到臨終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這其中,中醫藥發揮作用的空間非常大。”
周邦勇介紹說,保健服務產業包含各種以中醫藥技術為主的養生保健服務機構,包括營養膳食劑在內的保健食品,以及具有保健功能的紡織品、器械、化妝品等保健用品。據專家學者測算,這一產業在2020年能達到4萬億元以上。
長期從事中醫養生研究的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孫曉生直接指出當前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一是相關政策和制度不完善;二是中醫藥保健人才缺乏;三是服務網絡不健全,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四是提供的服務與群眾需求存在差距;五是新產品的研發缺乏;六是中藥保健品在宣傳上夸大其辭。“中醫藥要在健康服務業中大展身手,這些問題必須解決。”
對此,廣東省營養健康產業協會秘書長張詠指出,我國的保健食品經歷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野蠻”發展期、2000年前后的發展停滯期,再到2003年-2009年的高速穩健發展期,逐步進入目前的規范發展期。“保健服務產業必須要規范發展。”
廣州中醫藥大學保健技術研究所自去年5月成立以來,承擔了足療等多個中醫藥保健技術標準和規范的起草工作,所長由該校基礎醫學院副院長賀振泉擔任。他表示,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產業必須要靠社會力量,但如何保證其服務水平和質量,怎樣監管,這都離不開相關的服務標準和規范。“我們希望從技術角度進行專業指導,加以規范。”
參會的多個保健養生機構負責人對國家出臺發展健康服務業的文件感到非常振奮。香港(廣州)扶正堂康療養生有限公司創始人楊志華深有感觸,“以前做保健服務的人社會地位低,被人看不起,現在感覺一下子‘腰板硬了’,可以更加放開手腳干了。”
不僅是業內人士摩拳擦掌,一些大的IT、房地產企業也紛紛將目標轉投健康服務業。“國家是希望放寬健康服務業的市場準入,直至完全放開,但會通過設立相關標準來加強監管。即重監管,輕審批。”周邦勇認為,保健服務產業會有一次洗牌,迎來新的發展格局。“4萬億元的測算我們還是相對保守的。”
除此之外,本次論壇還就沉香保健養生功效、保健食品與藥店非藥盟合作、亞健康與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藥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給予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