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某超市發行會員卡手段似傳銷 拉下線掙積分
繳錢辦張會員卡→拉來“下線”掙積分→積分夠了能免費旅游
小超市發行會員卡手段似傳銷
律師說,此舉實為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有非法融資之嫌
前些天,市民楊先生致電本報稱,母親在一家超市辦理會員卡,還整天鼓動親友們加入,“他們說拉人進來就有‘積分’,我擔心這是搞變相傳銷。”記者暗訪后發現,這家超市聲稱“靠消費獲取財富”,會員靠拉“下線”獲得返現或“免費旅游”。
多名律師直言,此舉系以正常買賣為幌子積聚社會財富,有非法融資之嫌。
六旬婆婆充值2萬元
楊先生的母親朱婆婆,前不久在漢口水塔附近的一家超市辦了會員卡。工作人員告訴朱女士,這張會員卡可以積分,按照額度可以換取免費旅游的機會。
在得知此事后,楊先生并未太在意。沒過多久,楊先生便覺察出不對:為了提高積分,會員必須不斷往卡里充錢,還要拉身邊的人一起加入。很快,朱婆婆便往卡里存了2萬多元,還不停地跟幾個兒女念叨,鼓動他們加入。
楊先生說,母親過去曾搞過一段時間傳銷,整天到處發展“下線”,“現在這個感覺跟傳銷也差不多。我們勸她,她不但不聽,還總找我們要銀行卡號,說要幫我們入會。”
楊先生表示,雖然沒有勸服幾個子女,但母親已經拉了不少身邊的人,“聽說辦卡的人非常多,很擔心她重蹈覆轍。”
小小超市“內有乾坤”
昨天上午,按照楊先生的指引,記者來到了這家位于漢口三新橫路的小超市。這家超市的門上寫有“大福源一天陽光便利店”的字樣,在玻璃窗上貼有關于“入會辦卡”的宣傳語,但未寫明相關細節。店內的商品以日用和副食品為主,規模與普通便利店差不多。
記者佯裝購物,在結賬時向收銀員詢問“入會”事宜。對方聽明來意后,便稱“找個人給你介紹情況”,隨后帶著記者穿過超市的后門進入里間。這個里間被改成了一間辦公室,有七八位市民正在辦理“入會手續”,其中大多數都是中老年女性。
一位婆婆說,她已經在卡里充了4000多元錢,“這個挺劃算的,又能買東西,又有機會旅游。我也是被街坊介紹來的,現在我們那片有好多人都辦了。”
超市員工說這是“消費革命”
隨后,一位自稱“楊老師”的女子接待了記者。“楊老師”告訴記者,只需要繳納10元錢就可以成為會員,并獲得一張購物卡。同時,記者必須在卡里充值330元,并此后的每個月初續繳同樣的數目,以維持會員身份。
那會員的積分如何計算?“楊老師”說,這是他們掀起的一場“消費革命”,可以“靠消費獲得財富,幾年后就能把那些大超市擠垮”。
“楊老師”說,從入會開始,增加的每個會員都算作自己卡上的積分。當積分達到一定額度,會員就可以獲得旅游的機會。如果放棄旅游,他們還會將按積分折現返還給會員。
記者在墻壁上的宣傳畫上看到,按照積分的高低,旅游的景點從張家界一直到歐洲各國。“楊老師”稱,他們跟各大旅行公司都有協議,“絕對不會騙人”。
看到記者流露出興趣,“楊老師”進一步稱,卡里的積分增長起來十分迅速,“你只需要拉兩三個人進來,他們又拉其他的人,這些都可以算你的積分。等人數越滾越多,你每個月的返利都不止330元。”
關于“目前有多少會員”的問題,“楊老師”并未正面回答,只稱“這個制度的推出才10來天,但每天都有不少人來辦”。在記者的暗訪中,還不斷有申請辦卡的市民進入辦公室。
律師稱此舉有非法融資之嫌
關于這種行為,湖北普明律師事務所的邱華律師直言,超市并不具備進行此類經營的資質。從法律角度來說,他們是以“充值消費”做為掩護,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已有非法融資之嫌。
湖北光年律師事務所的曾憲強律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并稱超市此舉已經違反了金融管理政策。“不管是旅游還是返現,這些錢從哪兒來?都是從之后入會的‘下線’身上來的。會員人數不斷增長,財富積累越來越多。就算部分會員能得到返利,大頭也都被組織者抽走了。”
記者將此情況反映給了超市所在轄區的水塔工商所。所長曾偉告訴記者,該超市經營已有1年多,尚未接到類似的舉報。
曾偉說,這種經營方式和傳統的傳銷不同,目前尚難以界定其性質。他們將進行詳細調查,也希望當事人或家屬與工商部門聯系。
- 漢口,超市,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