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重啟”,直銷行業已迎來“生機”
“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審批”意味著直銷行業或已迎來“春天”?
近日,商務部官方網站更新了行政許可事項的信息,“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審批”出現在了第五位,并且發布了相關的辦事指南。
而央廣網此前報道稱,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同時,根據《通知》的附件內容,此次清單共計包括996項事項。其中,第429項內容事項名稱為“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變更審批” 。因而多家媒體就指出,《通知》或許是重啟直銷相關審批和備案等事項的信號。
那么,商務部此次關于“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變更審批”的更新意味著什么?哪些直銷企業有望先行試水?
01
什么是“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審批”?
就該問題,我們第一時間通過商務部了解到, “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審批”,包括3個子項目:1.直銷經營許可(設立直銷企業);2.直銷企業設立分支機構;3.直銷企業重大事項變更。
設定依據為:
(一)《直銷管理條例》
(二)《直銷企業保證金存繳、使用管理辦法》
(三)《直銷員業務培訓管理辦法》
(四)《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
(五)《直銷行業服務網點設立管理辦法》
并且商務部對“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變更審批”行政許可事項制定了實施規范,確定子項、辦理項,明確許可條件、申請材料、中介服務、審批程序、審批時限、收費等內容都作了具體的規定和辦理指南,可以說,直銷政策已經明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也意味著在2019年權健事件以后,商務部對于暫停辦理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的“風向”開始有所改變,直銷企業或能重啟“直銷牌照”的申領。
本次“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變更審批”更加規范、流程化、透明化,但與2015年第一版相比,本次更新在具體的要求和門檻方面并沒有重大的改革。盡管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從中感受到一股“生機”,尤其是直銷經營許可審批再度出現,對于直銷行業來說,無疑是提振信心的“強心劑”。
02
凜冬已過,直銷行業再迎“生機”
2019年1月8日,商務部就“權健事件”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2月1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正式回應記者提問稱“已暫停辦理直銷相關審批備案”。并且要求已經繳納的直銷保證金全部退返,這對于“一只腳已經踏入直銷門檻”的企業更是一記重拳。
而這一暫停就持續了5年,5年間僅有一家企業獲牌審批,截至今年,全國也僅有89家直銷企業擁有“直銷牌照”,相較于中國廣闊的直銷市場來說,確實體量很小。
為此,正在“申領牌照”的準直銷企業開始了選擇各自的“發展路徑”,有的選擇主攻傳統銷售渠道,有的直接注銷登記,有的選擇社交電商,有的則選擇“掛靠”直銷牌照……
與此同時,商務部進一步加強了對于直銷企業的“大體檢”,尤其是針對部分直銷企業通過掛靠、轉讓股權、相互交叉持股等多種方式與其他企業合作,涉嫌變相轉讓直銷經營許可證的情況,專門于2019年10月下發了《關于核查直銷企業以合作形式變相轉讓直銷經營許可問題的通知》,嚴管市場亂象。有人稱,2019年是直銷“寒冬”。
但是我們注意到,按照《公司法》和《直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直銷企業重大事項變更”的范疇包括直銷牌照轉讓,涉及企業股權結構、企業名稱、企業章程、企業重大決議等相關事項。
因此有行業人士指出,《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與變更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的更新意味著企業要轉讓直銷牌照,可以按照規定提交資料變更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務部“直銷企業重大事項變更”的審批規范中明確說明,“申請企業應當在相關事項變更前向商務部提出變更申請,審批通過后,再辦理變更手續,即必須遵循“前審后批”原則。未經批準擅自變更的,將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予以處罰。”
如果直銷企業在未經商務部批準的情況下,辦理公司股東、公司法定代表人等事項變更,就屬于違反《直銷管理條例》第十一條的行為。
此前,九極生物就因在未經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批準的情況下,擅自對股東、經營范圍和法定代表人等事項進行變更,并辦理變更登記及章程備案的行為,構成直銷企業未經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批準對企業章程進行重大變更的行為,被罰款15萬元。
同時,對于“直銷企業重大事項變更”,商務部也做出了具體的要求,包括:
1.投資者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外國投資者還應當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的經驗;
2.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8000萬元;
3.依照規定在指定銀行足額繳納了保證金;
4.依照規定建立了信息報備和披露制度。
只有滿足以上4項基本條件,才能進行審批。可見,直銷經營許可證的申領與轉讓也是有所保留的,并非無任何限制。
03
春江水暖,哪些企業能最先試水?
如上所述,按照《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與變更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的規定,申領或轉讓直銷牌照或許已經成為重啟,那么哪些企業可以最先試水?
有行業人士表示,按照商務部的直銷企業設立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流程來看,商務部在受理之后,在90個工作日內要做出批復,因此,批牌重啟,勢必將要迎來一波新牌照高峰期。
對此,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反不正當競爭處稽查專員薛國富針對直銷行業的發展提出多條建議中就包括:修訂兩個條例,完善牌照相關制度以及完善發牌機制,長期不發牌對一個行業的社會評價是重大打擊,會造成借、賣、假合作等現象,同時建議建立退出和禁入機制。此次重啟,或是有關部門對此的回應。
因此,從我國當前直銷行業的情況來看,這幾類企業會沖在前排:
1.從2019年以來,雖然沒有批牌,但一直堅守陣地,仍然合規經營,保持正常的生產、產品研發創新,企業沒有大的變動,傳統業務維持較良好的企業;
2.近年來特別是2019年以來,仍然專注中國市場,在實體經濟建設方面、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比較務實的企業;
3.涉傳負面較小,品牌形象較積極的企業;
4.當地的明星企業,在當地有重大貢獻的地方龍頭企業;
5.國家鼓勵和扶持的產業,如高新科技、《中國制造2025》扶持產業;
6.出于區域平衡因素,如本省沒有拿牌直銷公司,或者拿牌直銷公司比較少的省份、直轄市,如中西部地區省份。
從行業過往的經驗來看,直銷牌照的發放數量也是一張行業“晴雨表”,尤其是歷次重啟,都伴隨著一系列新政策的出臺實施,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信號。因此,本次商務部發布的“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審批”政策對于直銷行業來說,春江已聞“潮聲”,尤其對于那些依然堅守直銷陣地的企業無疑將是健康發展的關鍵一步。
這也意味著很快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直銷行業的隊伍中,直銷行業勢必將進入新的一輪“百花爭艷”景象,相信會給直銷行業帶去一劑強心針,但愿直銷行業的發展可以迎來新的陽光。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