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行業信用體系已初步建成
保健食品行業信用體系已初步建成
——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及品牌監督管理平臺正式啟動
品牌監督常態化、動態化 三位一體的行業信用體系
3月27日,中國保健協會在北京召開了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及品牌監督管理平臺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此次發布會傳達出兩個信息,一是保健食品行業的公信力產品及品牌引入常態化和動態化的監督管理機制,建立起一個能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受理消費者投訴渠道和監督平臺;二是以企業信譽保證、消費者公信力推選、行業信用評價三位一體的行業信用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并基本形成,這對維護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保健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都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品牌監督常態化、動態化
從2006年起,中國保健協會開始推行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及品牌推選活動,每兩年一屆,現在已經舉辦了三屆。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欒成章介紹,幾年來,公信力推選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尤其是得到廣大消費者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僅第三屆就有800多家企業、近2000個產品踴躍報名,最終有480家企業生產的近1000個產品成為候選,260萬人次的消費者分別參加了網絡、短信、信函等投票。欒成章說:“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及品牌推選活動參選的產品一屆比一屆多,參與的消費者一屆比一屆踴躍,反響很大。但同時,我們也收到了很多消費者及有關部門對推選活動和獲選產品及品牌的意見和建議。”公信力產品和品牌不是終身制,怎樣才能加強行業自律,保證帶有“信用保證”標識的公信力產品和品牌確實優質誠信?為此,中國保健協會決定建立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及品牌監督管理平臺,目的是構建一個信息暢通、能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受理消費者投訴的渠道,把公信力推選與監督管理工作常態化,提高保健行業的誠信度以及廣大消費者對保健產品的認知度,進一步凈化和規范保健品市場。
欒成章介紹,中國保健協會將成立公信力產品及品牌監督管理辦公室,負責公信力產品及品牌監督管理的日常工作。監督管理辦公室接受消費者以及社會各界的投訴,根據投訴情況對大型商場、超市、社區以及企業舉辦的宣傳和銷售活動等進行深入調查,對經調查核實其產品及品牌有失公信的,政府部門通報的違規產品及品牌,第一時間給予披露和報道。凡獲得公信力品牌的企業,沒有投訴,并能始終如一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的,將給予紅牌獎勵,并在行業中大力宣傳,積極推廣;凡有消費者投訴或有夸大宣傳等行為的,將給予黃牌警告;凡有違規違法行為并受到政府職能部門通報和公示的,或累計受到3次黃牌警告的,將被亮出黑牌,取消其公信力產品和品牌稱號。
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國家衛生監察專員汪建榮認為,建立公信力監督管理平臺有兩方面意義:其一,對獲得公信產品及品牌的企業而言,能夠起到激勵作用,鼓勵企業以誠信經營為榮;其二,通過用制度和手段來制約失信的企業,起到行業自我凈化作用。
三位一體的行業信用體系
近年來,與保健品行業發展欣欣向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消費者對保健品的信任度逐漸下降,2008年,商務部、國資委正式批準中國保健協會為中國保健食品行業惟一的行業信用體系評價單位,行業信用體系正式開始建立。盡管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有少數不法企業以普通食品假冒保健食品,在保健食品中添加違禁物質,還有夸大宣傳、聲稱療效等違規違法行為,嚴重地危害了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規范保健品市場不僅要依靠政府、協會的力量,更要依靠消費者的監督和行業本身的自律。為此,中國保健協會把加強行業自律、倡導誠信經營、建立和完善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塑造行業良好形象,作為首要任務,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中國保健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秦小明介紹,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在全行業同仁們的共同努力和消費者的積極參與下,中國保健協會開展了“信譽保證活動”,組織保健企業向消費者承諾——不生產和經營假冒偽劣產品,不夸大宣傳等違規違法行為;保健協會舉辦了“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及品牌推選活動”,組織消費者推選出“始終如一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的品牌和產品”;保健協會還接受了國家商務部委托的“中國保健行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對企業的行為能力和可信任程度進行了綜合評價。目前,有了企業本身承諾的信譽,有了消費者推選的公信力,有了行業的信用評價,至此,以企業信譽保證、消費者公信力推選、行業信用評價三位一體的行業信用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并基本形成。
作為獲得AAA級信用等級的企業,大連珍奧集團常務副總裁潘曉菲表示,誠信是企業長期堅守的一份責任,保健行業信用體系的建立使企業更加關注產品品質,關注企業的公信力,這也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她也呼吁行業內的同仁要加強自律,凈化保健品市場,給消費者一個健康、安全的消費環境。
- 保健食品,珍奧,潘曉菲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