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亂價怎么辦?多家直銷企業重拳整治亂象
近期出現了不少市場價格混亂的事件,具體為經銷商或直銷員以低于商品成本價或廠家限價的價格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導致市場上出現低于企業所設價格的商品,擾亂了市場秩序。
實際上,直銷亂價現象是存在于直銷行業中的一個長期的問題,這個問題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既難解決,也很難從根本上杜絕。但越是痛點,越是難點,就更要及時解決。很多直銷企業在解決價格亂象問題上有著自己規范的思路和精準的方法。
01 市場亂價現象從何而起
價格亂象重要原因之一:囤貨。
有一些企業的經營模式可以說是鼓勵經銷商囤貨。企業會定期發布促銷產品,以捆綁銷售等方式給予經銷商一定的優惠,有些經銷商為了獲取某個階段的利潤,做出沖業績、沖獎銜的事情,導致囤積貨物過多。
還有些經銷商在對市場進行預測時,可能會因為信息不足、判斷失誤等原因而過分樂觀,導致大量進貨,最終造成庫存積壓。或是有些企業有最低消費的限制,有些職級過高的經銷商,自用產品的消耗速度遠小于最低消費時,也會產生囤貨。
這些行為導致部分經銷商所囤的貨過多,自己用不完又銷售不出,為了盡快清理庫存,只能低價銷售產品。除了直接降價外,還會有贈送贈品等方式變相降低商品價格,以回籠資金。而經銷商低價銷售或者是向降價銷售的第三方平臺提供產品時,便會擾亂市場中的價格秩序,致使商品亂價銷售現象出現。
除此之外,有臨期類的產品以某種優惠和政策進入市場,也可認為是一種變向的囤貨。
除了囤貨,假冒偽劣產品也是市場低價、亂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第三方購物平臺所存在的低價店鋪通過降低產品質量、減少售后服務、混淆實際產品等方式來降低成本,獲得低價優勢。但這些通過未經公司授權的非正規渠道購買的產品可能是過期產品或是相似度極高的假貨。
并且,售賣低價產品的商家,在產品品質無法保證的同時,更不可能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
亂價使企業面臨著產品價格混亂的挑戰,部分經銷商投機取巧和部分不良商家打著公司的名義進行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活動,既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又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及正規品牌的聲譽。
02 市場亂價現象,人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市場亂價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實際上損害品牌方、經銷商等多方利益。
對品牌方而言,這會導致市場上同一品牌產品的價格混亂,使消費者對品牌的定價策略產生疑慮,對品牌的信任也會大打折扣,進而影響品牌的整體形象和聲譽。
長期以往,可能會使企業失去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
對經銷商來說,低價銷售直接壓縮了合規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使得其他經銷商在經營過程中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所以違規經銷商的低價行為不少是被合規經銷商舉報而被發現的。
違規經銷商可能更注重短期利益,會不計后果地進行低價銷售,但長期來看,這種行為會破壞市場秩序,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對消費者來說,低于成本價購買產品可能損害自身合法權益。
在市場亂價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面臨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問題,產品來源無從追溯,質量也得不到保證,容易購買到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或服務。此外,由于價格信號的失真,消費者難以做出理性的購買決策,從而增加了消費風險。
低價亂市的行為,既沖擊了直銷企業的正常市場銷售秩序,也損害了一線市場人員的利益,更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甚至會對直銷企業的品牌造成嚴重的影響。直銷企業要拿起法律武器,對這一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也需要經銷商、監管部門以及消費者地共同努力,各自都維護好自身的權益。
03 法律屢禁不止,亂價問題到底該如何整治
在市場中,一些假冒偽劣產品沒有溯源碼可追查,以假充真、偽造質量低劣,但因價格低廉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違規者為了逃避追查和監管,會采取開罐刮出代碼、重新罐裝的手段,產品二次包裝中會遭受污染,有食品安全隱患。
在大數據時代,直銷產品逐漸實現了“來源可溯,去向可查”的產品標碼功能,為了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溯源系統被廣泛應用于產品質量追溯中。
通過加強溯源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可以有效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則有助于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
7月9日,三生微生活發布了《關于6月網絡亂價銷售情況的處理通報》,通告提到,在經過工作人員對各電商平臺亂價銷售、低價銷售、及假貨銷售的店家長期追蹤、不斷調查取證后,已要求商家進行整改或進行維權處理。
這一聲明的發布,為市場更加規范運營,建設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公司品牌信譽邁出了重要一步。
8月底,艾多美中國對侵權商家的起訴也得到了結果。
商品上帶有的條形碼、數字碼等可用于品牌識別、商品防偽以及商品流通環節的追蹤, 去碼行為妨礙了企業對商品的管理追蹤,還會使消費者對商品的質量和來源產生懷疑,不僅損害了企業的品牌信譽,也損害了消費者對商品信息知情及品質受保障的合法權益。
艾多美通過努力,對侵權事件說:NO。
讓廣大消費者認識到,購買具有溯源系統的產品,能夠享受正品保障和完善的售后服務,避免因購買假冒偽劣產品造成的不必要的傷害及經濟損失。
無限極高度重視產品品質管控,獨創的“天眼”追溯系統,讓客戶與消費者輕松回顧整個種植過程,在購買產品時也能更加放心。
完美公司也對假冒偽劣產品進行了一系列打擊措施——成立打削專項小組,全面圍剿削價行為;從嚴從重處理,持續公示名單;推行舉報有獎,發動市場全員監督。
事實上,為了促進直銷行業健康發展,國家層面早已出手打擊這一現象。為了依法懲處價格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價格秩序,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已有多項法律中有相關條例。
此前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直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執法部門提供了明確的執法依據和處罰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以下簡稱價格法)的有關規定,制定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中第四條寫到:“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需進行處罰。
在企業層面,各直銷品牌也在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完善銷售渠道等方式,防止渠道亂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發生。
一般在向經銷人員警告其違規低價擾亂市場行為時,企業已經基本完成了辨別、查證等環節,重點是如何依照雙方簽訂的合同進行處罰以及終止合作。
直銷企業如何應對低價亂價問題,是整個直銷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解決直銷亂價這一艱巨任務,需要直銷企業、行業協會、政府部門以及消費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促進直銷行業的繁榮與發展。
來源:商界號角新撰組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