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不嚴謹!《直銷行業消費維權輿情報告》純屬扯淡
兩天前就看到了由某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所謂的《直銷行業消費維權輿情報告(2023)》,由于這份報告的不專業和不嚴謹,我們認為它對于政府監管部門、社會公眾客觀公正地認識直銷行業不僅毫無作用,相反還可能起到誤導性的作用,因而并不想對它發表什么看法。
這兩天,這份不專業的報告居然被諸多不明就里的媒體報道和轉載,我們就不能不客觀公正地說幾句了。
01
我們說這份報告不專業、不嚴謹是有依據的。由于槽點太多,我們只列舉幾個方面,大家一看便知。
02
第一個槽點是它的數據采集范圍超過了直銷范疇,甚至連研究對象都不明確。《報告》開頭定義了“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但是在其分析的輿情案例中,有2處案例(如下圖)和它所定義的范圍明顯不符。
大家看懂了嗎?它將“廠家直銷”里的“直銷”等同于直銷行業的“直銷”,這兩者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但是該份《報告》居然也堂而皇之地當作案例寫了進去。不是行業之外的人,真的沒人可以干出這種事情來。
03
第二個槽點是報告的關鍵詞詞云中最核心的詞和大多數關鍵詞居然與直銷行業幾乎沒有關系。
這份《報告》因為研究的范圍沒有界定清楚,研究基礎和對象都弄錯了,所以當我看到報告中“2023年直銷行業消費維權輿情關鍵詞詞云圖”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一臉蒙圈。
What?這是個什么圖?
《報告》說:“本次直銷行業消費維權輿情的關鍵詞以“高仿”“質量問題”“雜亂”“傳銷”等為中心,這也能反映出直銷的主要問題所在。”我在直銷行業媒體十年,只聽說過“假冒偽劣”產品,還從未聽說過直銷行業里的“高仿”產品。
但我很快意識到,這里所說的“高仿”關鍵詞,可能與直銷行業無關,而是與“廠家直銷”有關。我嘗試以“廠家直銷+高仿”的關鍵詞在百度進行搜索,結論是果然如此,而且網絡輿情聲量不低,連“人民日報”“新華社客戶端”等央媒都進行過曝光,完全符合《報告》中關鍵詞詞云的特點。
依據《報告》所提供的這個關鍵詞詞云,你會發現大多數的關鍵詞都與直銷行業幾乎沒有關系,比如“男裝”“香水”“飾品”“皮帶”“莆田”“迪奧”“糧食”“gucci”“糧食”“手表”等等。其實光看這個詞云,我們就能夠知道這份報告做得有多么不專業了。
04
一份研究直銷行業消費維權輿情報告中最核心的聲量最高的關鍵詞居然與直銷行業無關!
一份研究直銷行業消費維權輿情報告中的關鍵詞詞云中的大多數關鍵詞居然也和直銷行業無關!
這是多么荒誕的報告!
不過這也正常,就如我們前面所說,因為研究的范圍界定不清,研究的對象都弄混淆了,那么研究的結論跑偏實屬正常。
05
第三個槽點是數據完全經不起分析。
因為研究范圍界定不清,研究對象都弄錯了,那么該份報告所采集的數據肯定是錯的,壓根經不起推敲。
比如說,《報告》稱共采集到了25978條輿情數據,在“主要企業維權輿情概況”的輿情統計分析中稱“在88家企業中,涉及消費維權輿情的企業占據絕大多數,達到66家”。
如果按照其這組數據進行分析,那么每一家直銷企業的輿情均數應該是“25978/66”,經過計算這一均數是393.6條。但是《報告》給出的數據如下表,內資輿情均值49.59條,外資輿情均值為34.45條,這個均值差距近10倍。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就在于《報告》的范圍界定不清,將許多非直銷行業的輿情統計進了報告,這造成了數據的統計誤差極大——10倍左右!
06
在數據采集上,這份報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將舊聞新發、舊聞新炒的內容也放入其中。已經發生了幾年的事情,因為有資訊平臺轉發,也被統計在內,這顯然是不符合2023年直銷行業維權輿情這個時間段的。
另外,《報告》研究的是直銷行業,但是將直銷行業之外的傳銷案例和數據也納入其中。按道理,如果是88家獲牌直銷企業有傳銷行為,消費者網絡維權,這應該屬于直銷行業的輿情范圍之內。但是88家直銷企業之外的企業進行傳銷,歸入到直銷行業中來是不是不合適?是不是有模糊直銷傳銷邊界、誤導社會公眾之嫌?
07
范圍不清、研究對象不明,導致數據統計出現極大的偏差。甚至連制作《報告》的人也意識到數據的不對勁,對于關鍵詞中的“高仿”問題避而不談。
只可惜的是,他可能意識到了數據的問題,但并沒有推倒重來的打算,而是在此基礎上,強行分析,但是分析浮于表面,并沒有真正切入到直銷行業產生許多消費維權輿情的核心點上。
08
第四個槽點是給出的建議大而無當,反映出了對直銷行業的現狀一無所知的實際。
比如,《報告》針對相關部門的建議包括:第一,完善、明確管理規定;第二,加強審核機制;第三,設立監管機構;第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第五,建立投訴處理機制。看上去每一條建議好像都沒有問題,但真正的問題是它的這些建議已經被監管部門所落實,甚至做得更多。
看著這份《報告》所提出的建議,我甚至懷疑它都不知道今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直銷圓桌座談會上所傳達的精神,甚至不知道2023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明確表明要修例立法。
09
第五個槽點是報告里語句不通、錯別字問題時有存在,比如“天津天獅”會錯寫成“天津天師”,有些語句讀不通,甚至都猜不出其想要表達的意思,等等,不一一細舉。
10
所以,這樣的一份不專業的、低質量的《直銷行業消費維權輿情報告(2023)》,我們沒有辦法認同,也沒有接受。
而且,我們相信直銷行業也沒有辦法接受。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