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丨國際愛鳥日:珍惜鳥類朋友
國際愛鳥日
鳥
白居易〔唐代〕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世界保護益鳥公約》規定,每年的4月1日為“國際愛鳥日”。鳥,是人類親密的朋友,因為有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靚麗的風景,我們的地球家園有了靚麗的光彩和無限的活力!
秉承“和諧、共治、友愛、厚德”的核心價值觀,和治友德公司始終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值此春意盎然的美好時節,我們向全球員工和合作伙伴發起“國際愛鳥日”倡議,讓我們一起悉心愛護鳥類朋友,保護健康生態環境。
國際愛鳥日
鳥類是人類的親密朋友
鳥類為人類作出了不可計量的貢獻,一只大山雀一天可捕食害蟲200多條,一只貓頭鷹一年能消滅500只老鼠,一只山齒鶉每天從農田中吃掉的雜草種子可達15000個,一對啄木鳥可以保護10多畝森林不受害蟲侵襲……鳥類在整個生態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保護鳥類,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后,在向大自然爭取生存和發展中,就與鳥類建立了情同手足的關系,在生產和生活中與鳥類結下了不解之緣。鳥類與人類,自古就是親密的朋友。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鳥類品種超過10000余種;中國有各種鳥類1400多種,是鳥類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
鳥類生存面臨巨大威脅
在過去500年中,主要因為人類的捕獵活動,有279種鳥類已經消失。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和虛榮心以及獲取暴利的需要,有些人將魔爪伸向了大自然的精靈──鳥類,鳥類的生存環境一度岌岌可危。1902年《世界保護益鳥公約》發布,公約規定每年的4月1日為“國際愛鳥日”,希望人們時刻謹記:愛鳥護鳥光榮、捕鳥食鳥可恥。
根據國際鳥類聯盟發布的《2022年世界鳥類狀況》報告顯示,世界上近一半的鳥類物種現在都在減少,只有6%的物種數量在增加。全球八分之一的鳥類物種(即折合1409種鳥類)現在面臨著滅絕的威脅。
我國高度重視鳥類保護
我國高度重視鳥類保護,公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規、通令和辦法來愛鳥護鳥,依法保護鳥類。早在1981年,國務院批轉了原林業部等8個部門《關于加強鳥類保護執行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請示》報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區都要認真執行,并確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1992年,國務院批準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明確將"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
我國候鳥保護取得了積極成效,鳥類種群數量總體呈現恢復性增長,候鳥停歇地和遷飛通道生態質量有效改善,盜獵等破壞鳥類現象明顯下降,濫食鳥類等野生動物的陋習得到有效遏制,總體上維護了候鳥遷飛安全。
鳥類與健康養生
《黃帝內經》記載:天有五音,人有五臟……人與天地相應。所以古代隱士多喜擇山林清靜、鳥語花香之地養生。凝視鳥的動作,還能使人聚精會神,使人的思維逐步條理化,不僅有利于預防近視眼保護視力,還能培養人們動中取靜的習慣,從心理上也可以做到與自然同頻共振,達到心理養生的益處。
現代生物學家也認為清脆悅耳的鳥語同音樂一樣,作為一種聲音信息,具有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從緊張情緒中松弛下來,從而使人產生輕松感,煥發人的活力,激發生活情趣,發掘人的潛能,同時使緊張的大腦得以休息,驅散身體的疲勞,提升愉悅感。
和治友德公司愛鳥倡議
和治友德公司在企業發展的歷程中,倡導“和諧、共治、友愛、厚德”的核心價值觀,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和治友德在踐行“和諧”文化的過程中,積極倡導企業與自然、企業與社會、企業與事業伙伴、企業與員工的和諧共存,共贏共發展。
為了天空永不沉寂,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和治友德積極向全球企業員工與合作伙伴發起愛鳥倡議:
1.學習愛鳥的科學知識,樹立愛鳥光榮的理念,養成愛鳥護鳥的好習慣。
2.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讓鳥兒們有更良好的棲息地。
3.看到傷鳥行為要勇敢制止,并宣傳愛鳥護鳥知識。
4.拒食野生鳥類,也勸阻身邊的人不要食用。
5.在適宜鳥類棲息的地方,搭建人工鳥巢,給它們一個舒適的“家”。
和治友德的伙伴們,讓我們每個人都為保護鳥類貢獻一份力量,讓鳥類朋友和大自然感受到我們的愛心與溫暖,與鳥類朋友和諧地在同一片藍天下自由、健康、快樂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5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