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保健食品“智慧監管”新路子 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3年,聊城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達52家,占全省份額的23%,監管任務重,監管精細化程度不足;與2022年底相比同期增長7家,增速為15.5%,位居全省第一,監管基數快速增長與監管力量相對薄弱的短板日益凸顯。其中,東阿縣保健食品生產企業33家,全市最多,占全市份額的63.5%,全部為阿膠類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監管任務全市最重。
為提高全市保健食品監管效能,市市場監管局扶持東阿縣10萬元專項資金,在阿膠類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探索創新“智慧監管”新途徑。在生產車間安裝監控設施,實時采集數據并遠程傳輸到監管端,實現遠程可視化監管;采取遠程人工巡查與智能識別抓拍相結合的監管方式,精準識別保健食品生產過程中不符合生產要求的情況,自動抓拍、實時報警,全方位、智能化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保健食品生產企業9家,鋪設視頻監控線路46條,下一步將把東阿縣33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全部納入試點范圍。
“智慧監管”的探索和使用實現了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監管部門監管效能的雙提升。一是可視化監管打造了食品安全“千里眼”,以保健食品生產為重點領域,打造以遠程移動為特征的“不見面監管”新模式,食品安全“一眼可見”。提高了監管的精細化程度和效率;二是精細化監管打造了生產全程“顯微鏡”,通過可視化監管平臺,實現對保健食品生產全過程監管,精準識別生產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快速采取糾正措施。同時,根據監管數據對企業進行同步預警,對違規操作“隔空喊話”、就地整改,提升了監管智能化程度和企業生產管理的透明度;三是誠信化監管打造了行業自治“風向標”,以可視化監管平臺提供的監管數據為主要依據,結合投訴舉報、體系檢查、日常監管等情況,完善健全企業誠信檔案,對企業實施動態風險分級分類管理,倡導行業自律,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為實現差異化分類監管提供強力支撐;四是智能化監管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可視化監管平臺的運用,實現了監管與自治相結合,幫助企業分析生產過程中的風險隱患,提升了市場主體自我管理意識和水平。
下一步,聊城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推動東阿縣“智慧監管”工作,打造樣板,以點帶面,從東阿向全市推廣,形成源頭嚴防、過程嚴控的“全流程”監管鏈條,守護全市保健食品安全,擦亮聊城保健食品品牌。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