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更應注意!這些保健品詐騙上億!成本你想不到…
近日,一起涉及全國25個省,206家經銷商的養老詐騙案宣告終結,該案受害人多達數千人,涉案金額高達數億元,因案情重大、涉及面廣,被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列為“雙督辦”案件。某生物科技公司將每盒成本僅為14.6元的淀粉丸,通過包裝設計和虛假宣傳,以“復活丹”的噱頭進行兜售,最高定價6980元。
最終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總經銷商強某銷售偽劣產品罪、虛假廣告罪、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合并處以有期徒刑十五年;判決二級經銷商陳某某、劉某某等6人詐騙罪,分別處以有期徒刑五年、三年;判決楚某倒賣公民信息罪,處以有期徒刑三年。
無獨有偶,鎮江市潤州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案值高達1.4億余元的特大保健品詐騙案。
被告人熊某、王某偽造身份、冒充權威,開設講座推銷定價3980元的保健品,然而宣傳中具有治療慢性病功效的產品包裝盒上竟然寫著“壓片糖果”,成本價僅十幾元。
最終主犯熊某、王某因犯詐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十二年六個月,并各處罰金。
騙局“三件套”,謹防被套牢
第一套:非法手段獲取個人信息,包括病歷等,從而物色有消費能力、身患疾病、重視養生的客戶群體,進行精準詐騙。詐騙團伙前期會定制產品包裝、宣傳資料,做足準備。
第二套:通過免費體檢、養生講座、專家義診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向被害人面對面推銷,騙取信任。然而這些專家、名醫的身份均為偽造,在推銷過程中極力夸大被害人的病情、虛構產品價值療效,使其產生錯誤認識。常見話術有:名貴藥材加工、國外進口、高科技產品、祖傳秘方等。
第三套:蠅頭小利引誘被害人購買。犯罪團伙設計一系列折扣優惠、充值返現、贈送禮品等活動,利用被害人貪圖小利的心理,引誘其下單消費。然而偽劣保健品可能導致被害人病情延誤甚至產生背道而馳的作用,不僅損失財產還會造成身體傷害。
保健品騙局可能涉及多項罪名
利用偽劣保健品實施犯罪,可能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構成詐騙罪,以及虛假廣告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等?!蹲罡呷嗣穹ㄔ?、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酌情從嚴懲處。
面對形形色色、真假難辨的保健產品,廣大消費者要增強防范意識,意識到市面上并沒有“包治百病”的萬能良藥。保健產品不能替代藥品使用,如果有健康問題,應第一時間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治療,遵從醫囑或通過正規渠道理性購買藥品、保健品,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牢記“四不”:不相信夸大其詞的廣告,不貪圖不切實際的便宜,不輕易透露個人信息,不購買無合法資質的產品。如果不幸遇到詐騙,請立即保存好相關證據,及時報警求助。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